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梦的解析(插图导读版)
内容
内容推荐
《梦的解析(插图导读版)》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公众受知最广泛的思想大师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代表作也是他对心理学领域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弗洛伊德这样描述它: “lnslght such as thIs f alls to One ’s lot but once ln a lifetime (这样的觉悟一生仅能幸运地获得一次)。
《梦的解析》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及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并列为人类三大思想革命的经典著作,在作者去世前已被再版了8次,并被译为多种语言畅销世界各地,至今仍深受读者推崇。它作为精神分析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建立了人类认识自己的新的里程碑,就像一把火炬为心理学的研究照亮了前进的方向。并于1956年被美国唐斯博士列为“改变历史的书”、“划时代的不朽巨著”之一。
作者简介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出生于奥地利摩拉维亚一个犹太人家庭,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恋母情结”,“潜意识”、“自我、本我、超我”等概念,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精神分析学始终坚持将性(爱)本能视为人类一切行为的主要动机,从上世纪以来就一直在学术界以及社会上颇具争议。因此,弗洛伊德一生毁誉参半,很难评判他在历史上的地位。有人认为他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也有人将他视为“欺世盗名的江湖骗子”、“变态色情狂”。
2000年,英国BBC将弗洛伊德与爱因斯坦、笛卡尔、牛顿、达尔文、康德、马克思、黑格尔、马克斯韦尔、阿奎那评选为千年来的十大伟人。
目录
第一章 关于梦的科学文献
第二章 梦的解析方法
第三章 梦是欲望的满足
第四章 梦的伪装
第五章 梦的材料及来源
第六章 梦的工作
第七章 梦过程的心理学
导语
《梦的解析(插图导读版)》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及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并列为人类三大思想革命的经典著作,在作者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去世前已被再版了8次,并被译为多种语言畅销世界各地,至今仍深受读者推崇。它作为精神分析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建立了人类认识自己的新的里程碑,就像一把火炬为心理学的研究照亮了前进的方向。并于1956年被美国唐斯博士列为“改变历史的书”、“划时代的不朽巨著”之一。
精彩页
以下我将向大家证明,有一种心理学可以将梦的解析变为现实,利用这种方法,我们还可以将梦看成一种有意义的精神结构,并在现实生活的精神活动中为它寻找到相应的位置。我还会尽力解释梦中出现的一些奇1圣的或令人不解的事物的缘由,并由此推导出某种精神力量,是这些精神力量促成梦接连不断地发生。
我想以一种前言的形式对前人关于这一问题的解释进行整理,并研究一下如今的科学界对梦的看法。在这些资料中,我可以看到很多有意思的事件,它们为我研究梦提供了大量材料,但是它们却没有涉及梦的本质,也没有讲到如何解释难以理解的梦的方法。显然,这些知识对于那些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或非专业人士也是毫无用处的。
人们也许会问,原始的人类对梦有着怎样的看法?梦对他们的世界观和灵魂观念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这些问题的确很有意思,但是由于一些条件的限制,我无法对此加以解释。我希望将约翰·卢波克爵士、赫伯特·斯宾塞和泰勒等人的作品介绍给大家。
古代关于梦的解释观点,对现代人也有着一定的影响。他们认为梦与他们所信仰的神灵世界密切相关,梦即是神灵对某种意旨的传达——这在古代人的生活状况中可以看出。并且,可以肯定的是,梦是对未来的预测,是极为重要的。但是,由于梦的内容太过复杂,人们对它们的印象和看法也不尽相同,所以很难对它们进行统一的解释,也就没有必要对其可信度和重要性进行划分了。因此,古代的哲学家对梦的划分在某种程度上包含了很多个人的观点。
在亚里士多德关于梦的作品中,将梦提到了心理学的范畴。从中我们知道了梦并非神灵的旨意,也没有神圣的性质,而是一种“人神各半”的性质。梦即使再“神通广大”,也不会超出自然的范畴,然而自然本就是人神共有的。梦是人精神世界的一部分,然而精神和神在某些程度上来说确有相似之处。梦可以被界定为做梦者睡眠过程的一种精神活动。
亚里士多德认识到梦的一些特征。例如,他知道,梦是将睡眠时的细微刺激进行夸大而形成的, “在梦中感觉自己像行走在火中,身上异常的热,而现实只不过是受到某一些发热的东西的烘烤罢了”。由此,他得出以下结论:在清醒的时候常常无法感受到细微的刺激,因而不能够让医生有正确的判断。
众所周知,在亚里士多德之前的人们常常将梦视为神的旨意,认为其中暗含着深刻的意义,而非精神的产物。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梦的解释自古以来就存在分歧,且难以达成一致。它们主要的区别在于:一种是现实而有价值的,可以让梦者预知未来或带给梦者某种警示:一种是虚拟而毫无价值的,只会让梦者更加迷茫,甚至将其导入歧途。
格鲁伯关于梦的划分,曾借用了马克罗比斯和安迪米德鲁斯的思想:“梦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生活的影响,现在的或过去的,但是并不包括未来的;一类则与之相反,是对未来的预测。这包括三个方面:①直接接受对事物的预测i②对未来事物的预知;③具有象征意义的梦。这种思想盛行长达数百年之久。”
根据梦的价值划分梦的类型就和“梦的解析”问题联系了起来。我们一般可以判断出梦的重要与否。由此人们就会寻找一种方法,将不能解释的内容转换为可以理解的内容。
曾经,马克罗比斯和安迪米德鲁斯对梦的解释被认为是最有权威性的,他们的观点弥补了前人对梦理解的缺失。毋庸置疑,古人对于梦的科学认知与他们对于世界的认识相一致。这种认知致使他们将心中幻想的事物映射到了外部的世界,好像这些东西完全是现实存在的。并且,这种对梦的认知还包括他们醒来之后对梦存有的整体记忆,此时他们的梦境好像与他们的生活毫不相关,无法与他们心灵中的某些东西相对应。P2-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梦的解析(插图导读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译者 译者:陈晓云//那振玲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武汉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073920
开本 16开
页数 3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0
出版时间 2013-03-01
首版时间 2013-03-01
印刷时间 201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498
CIP核字 2012305799
中图分类号 B845.1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2
出版地 湖北
240
170
2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5:4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