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东北饮食文化(精)/东北文化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东北地区的饮食曾经给关内的同胞一种粗放甚至粗糙的感觉。实际上,这在笔者看来只是一种适合东北地区自然和人文环境的不加修饰的豪迈,是传统东北饮食最大的特点,也可以说是东北菜得以五洲落户、四海安家的重要原因。廖晓晴、冷厚诚著的《东北饮食文化(精)》以东北地区的东胡、溅貊、肃慎、汉族古族系以及朝鲜族、俄罗斯族等外来民族为区分,向广大读者以及饮食爱好者介绍了东北地区各族人民饮食发展的源流,具有代表性的特色饮食及其所蕴含的饮食文化。作者力求比较全面系统地梳理东北地区饮食文化的整体发展脉络和趋势,并对当代东北地区知名饮食老字号进行简要介绍,希望能为广大读者特别是饮食爱好者呈现一本“舌尖上的东北”。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满族及其肃慎族系先世概说 一 肃慎 二 挹娄 三 勿吉 四 靺鞨 五 渤海 六 女真 七 满族 第二章 满族及其肃慎族系先世民族饮食演进 一 肃慎、挹娄等肃慎族系古民族饮食概说 二 渤海人饮食概说 三 金代女真人饮食概说 四 明代女真人饮食概说 五 满族饮食概说 六 满族特色饮食 第三章 蒙古族及东胡族系先世概说 一 东胡 二 乌桓 三 鲜卑 四 室韦 五 契丹 六 蒙古 第四章 蒙古及其先世东胡族系饮食演进 一 东胡、乌桓、室韦等先世民族饮食概说 二 契丹人饮食演进概说 三 蒙古族饮食概说 四 蒙古族特色饮食 第五章 朝鲜族饮食文化 一 朝鲜族的源流 二 朝鲜族传统饮食品及种类 三 朝鲜族传统饮食的特点 四 朝鲜族特色饮食及其制作方法 第六章 东北地区回族饮食文化 一 东北地区回族的源流 二 东北回族饮食概说 第七章 俄罗斯族的饮食文化 一 俄罗斯族的由来 二 俄罗斯族饮食概说 三 俄罗斯族饮食变化的原因 四 俄罗斯族饮食发展趋势 五 俄罗斯特色饮食 第八章 赫哲、锡伯、鄂伦春、达斡尔族概说 一 赫哲族概说 二 锡伯族概说 三 鄂伦春族概说 四 达斡尔族概说 第九章 赫哲、锡伯、鄂伦春、达斡尔族饮食文化 一 赫哲族的饮食特色 二 锡伯族的饮食特色 三 鄂伦春族的饮食特色 四 达斡尔族饮食特色 第十章 东北地区汉族的饮食特色 一 东北地区汉族的由来 二 东北汉族饮食风俗 三 东北汉族的特色菜 第十一章 东北老字号和特色饮食品牌 一 李连贵熏肉大饼 二 马家烧麦馆 三 鹿鸣春 四 宝发园 五 牛庄馅饼 六 马迭尔冰棍 七 中街大果 八 哈尔滨啤酒 九 沟帮子熏鸡 十 朝阳喀左陈醋 十一 老边饺子 第十二章 雪域之国的饮食特征 第十三章 各民族相互融合的饮食特征 一 各民族饮食相互融合 二 外来饮食文化的融入 三 闻名全国的东北大米 四 各民族饮食融合的代表——满汉全席 第十四章 新时代饮食的发展方向 一 食品种类多样化 二 食品加工方便化 三 饮食习惯精致化 四 饮食环境优质化 五 新时代饮食创新的代表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东北饮食文化(精)/东北文化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廖晓晴//冷厚诚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13356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98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287 |
出版时间 | 2018-09-01 |
首版时间 | 2018-09-01 |
印刷时间 | 2018-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700 |
CIP核字 | 2018199862 |
中图分类号 | TS971.2(23) |
丛书名 | |
印张 | 20.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4 |
宽 | 174 |
高 | 24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