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虚空(宇宙源起何处)(精)/微百科丛书
内容
内容推荐
如果这世界没有生命,没有地球,没有太阳和星星,没有用于聚集的原子,而只有虚无的空旷会怎么样?
世间万物从何而来?时间和空间是如何从无到有的?假设我们从一个空间范围内移走了所有的物质,那么这个空间会回到原初的“无”的状态吗?古往今来的人们关于“无”的认识和探索经历了哪些博弈和变革呢?在《虚空(宇宙源起何处)》一书中,牛津大学物理学教授弗兰克·克洛斯为你打开了一扇宇宙中的虚空之门,由浅入深带领你进入玄妙的虚空世界。
作者简介
弗兰克·克洛斯(Frank Close),英国人,牛津大学物理学教授,埃克塞特大学研究员,曾任卢瑟福·阿普尔顿实验室的理论物理学部门负责人,曾荣获了大英帝国官佐勋章(OBE)、英国物理学会开尔文奖。他还担任过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公共教育和通讯部的负责人,因其在促进物理学的公众理解和科普写作方面的突出贡献,他获得了英国媒体评出的2007年佳科普写作奖(“Sygenta Prize”)。他的其他作品有:《路西法的遗产》(2000)、《奥德赛粒子》(2002)、《虚空》(2007)等。
目录
1 庸人自扰
1.1 对虚空的早期理解
1.2 憎恶从何而来?
1.3 空气
1.4 制作真空
1.5 布莱斯·帕斯卡:水与酒的博弈
1.6 真空长什么样?
1.7 大气压强
2 原子内部何其空旷
2.1 电子
2.2 原子到底有多空旷?
2.3 场
2.4 场是否有大小
2.5 重力场和平方反比定律
2.6 波
3 空间
3.1 创世纪
3.2 牛顿
3.3 空间及运动的概念
4 波在何处
4.1 电磁场与波
4.2 波的载体
4.3 以太难题
5 随光束旅行
5.1 空间、时间及时空
5.2 时空
6 自由空间的代价
6.1 时空扭曲
6.2 引力和弯曲
6.3 宇宙膨胀
7 无限的海洋
7.1 量子世界
7.2 波和量子不确定
7.3 沸腾的真空
7.4 无限的海洋
8 希格斯真空
8.1 相和组织
8.2 相变和真空
8.3 改变真空中的力
8.4 希格斯真空
9 新的虚空
9.1 宇宙的状态
9.2 暴胀
9.3 更高维度
9.4 搜寻虚空
书目提要
导语
弗兰克·克洛斯著的这本《虚空(宇宙源起何处)》简明、全面地介绍了与空间相关的基础知识,展现了人类对“无”“空”的认识过程以及科学探索,尝试解答了“世间万物从何而来”“真空是真的空吗”的物理谜题。从空间、力、量子、希格斯真空……科学阐释虚空世界。
本书获评为重庆市优秀科普图书。
精彩页
我们当中很多人在年少时都会突然遇到这样一个问题:“世间万物从何而来?”我们可能也好奇于在我们出生之前,我们的意识委身何处。你能识别你最早的记忆吗?当我刚开始上学时,清楚地记得之前两到三年发生的事情,特别是那些在海边的美好暑假时光,但当我试图回忆更早发生的事情时,印象就模糊了,直至消失。我被告知那是因为我太年幼,仅仅5岁(生于1945年)。我父母谈及的战争,以及战前发生在他们身上的诸多事情,对于我来说毫无意义。我所知的世界似乎是随着我的诞生而出现的,在那之前并不存在。那么,在我的意识世界开始“之前”。它们在哪里呢?
这种1945年前所有事物构成的奇幻的虚无世界持续困扰着我:接着在1969年,一件事情将要带给我关于这个问题的新的想法。
这一年,“阿波罗”10号掠过月球表面,展示给人类一个充满岩石和沙砾的不毛之地。这片灰色荒原一直延伸到月球的地平线。弧形地平线衬托出黑暗幽深的宇宙,其间点缀着星罗棋布的、闪烁的群星,以及无数无生命氢球聚变发出的恒定光芒。突然间,在这贫瘠的画面中出现了一颗绮丽的蓝色星球,拥有白色云朵和长满植物的绿洲:人类历史性地第一次见证了地球的升起。在这宇宙中至少有一处生命之所,巨量的原子在那里有序地聚集在一起,从而具有自我意识并能带着求知欲凝视这个宇宙。
如果没有智慧,生命会怎样?如果没有生命来了解,所有的存在又有何意义?百亿年前的景象可能会是这样:一个无生命的虚无世界在广阔的空间中盘旋,其间杂乱地充斥着等离子体云和贫瘠的岩石块。参照我个人的“1945年前”时期。那时重力舞动也在进行,只是没人意识到:这个“意识前”时期正如我的“1945年前”时期的一个巨大的扩展。虽然没有生命,但那时就存在的原子却构成了我们今天的身体。一旦参与进来,这些原子之间复杂的契合就变得有序,从而创造出所谓的意识并且可以看到字宙远处“意识前”无生命时期发出的光。现在的我们可以接受并见证早期的无生命时期,它在这个事件之后已经成为一种现实。我们还不是从虚无中被创造出来的,而是源自原始的“粗糙物质”以及亿万年前形成的原子,它们的有序排列、聚集就形成了我们。
这就引出了我的终极问题:如果没有生命,没有地球,没有太阳和星星,没有用于聚集的原子,而只有虚无的空旷会怎么样?首先,我删除了我头脑中对宇宙的惯性思维印象,来尽力想象剩下的、一无所有的世界。接着,我发现了一个哲学家们早就明白的事情:思考虚无是极其困难的。年少无知时的我一直好奇在我出生前字宙在何处,现在我考虑的是如果我压根儿没有出生,宇宙会如何。“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终将死亡”,因为所有可能的DNA组合是无限的,而其中有几十亿种永远无法引发出意识。对于那些永远无法出生或者已经死亡的东西,宇宙又该如何?几乎所有文明都创造了关于人死后的神话,所以过去的人很难接受当脑死亡之后意识只能消亡的观点。但是对于那些永远没有开始也不会开始的DNA组合,意识又意味着什么昵?
要理解意识的出现和消亡,和理解宇宙万物如何从无到有一样困难。物质是被凭空创造出来的还是原来就有的某种原始的东西?如果没人知道这里空无一物,那么这里还能空无一物吗?我越努力想解开这些谜团,就越感觉自己处在启蒙和癫狂的边缘。若干年后,作为一名资深宇宙学科学家,我又重新回到这些问题上,开启了一段寻找答案的新旅程。而所有的结果就是这一本薄薄的书。我为我之前问过自己这些问题而感到骄傲,因为数百年来这些问题一直被无数大哲学家提及,并且还没有公认的答案。在不同时期,当一种哲学学说力压群芳,人们接受到的智识也在进化。可以存在一种真空吗?一种一无所有的虚无状态?正如上帝是否存在的问题,这些答案似乎要看你怎么定义虚无了。
考虑到逻辑的巨大力量,古希腊哲学家们持有相反的观点。亚里士多德就曾断言不可能有一个完全虚空的地方。历史上甚至还随之出现了一个名为“自然界憎恶真空”的公理。我首先需要研究的问题之一就是这个公理意味着什么,以及为什么它会在过去两千多年里被奉为真理。稍微归纳一下,我们就会发现,这个理论一直持续到17世纪,而随着实验方法的出现,伽利略的学生们发现,对真空憎恶论的信奉源于对自然现象的误解。在每平方米的地面物体上都有10吨重的空气将气体挤压进任何可能的缝隙中,从而表面上看起来自然界是憎恶真空的。
P2-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虚空(宇宙源起何处)(精)/微百科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弗兰克·克洛斯
译者 译者:羊奕伟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8910491
开本 32开
页数 182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11
出版时间 2018-06-01
首版时间 2018-06-01
印刷时间 2018-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物理
图书小类
重量 346
CIP核字 2018069554
中图分类号 O412.1-49
丛书名
印张 6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17
154
18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贸核渝字(2013)第289号
版权提供者 牛津大学出版社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4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