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居日记》是梅·萨藤五本日记中公认的经典之作。梅·萨藤于声誉正隆之时,隐居避世,与内心搏斗,以独居疗愈。日记中,她时常谈论自己的思考和创作、恋情与友情,不断记下日常生活琐事,以及对变幻无常却又惊喜不断的四季的细致观察,这一切不断抚慰着她敏感、脆弱的内心。
梅·萨藤的文字诚恳、真实、尖锐,透过这本日记,我们会看到自己的内心深处。
图书 | 独居日记 |
内容 | 内容推荐 《独居日记》是梅·萨藤五本日记中公认的经典之作。梅·萨藤于声誉正隆之时,隐居避世,与内心搏斗,以独居疗愈。日记中,她时常谈论自己的思考和创作、恋情与友情,不断记下日常生活琐事,以及对变幻无常却又惊喜不断的四季的细致观察,这一切不断抚慰着她敏感、脆弱的内心。 梅·萨藤的文字诚恳、真实、尖锐,透过这本日记,我们会看到自己的内心深处。 作者简介 梅·萨藤,原名埃莉诺·玛丽·萨藤(Eleanore Marie Sarton,1912—1995),生于比利时,4岁时随家人移居美国。她是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美国诗人、小说家,一生创作了50多部作品,拥有17个荣誉博士学位,曾在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多所大学教授过诗歌,1958年当选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梅·萨藤被誉为“人类精神的探索者”。她在前半生的教学与写作生涯结出累累硕果之时,选择了独自隐居,从喧嚣中抽身而退,面海而居,写作、沉思、倾听大自然的天籁、体悟孤独与人性的关联。 目录 正文 导语 《独居日记》是梅·萨藤所有创作中最重要的一部作品,那年梅60岁,在文坛已有一定地位,而她却决心击碎那个读者眼中虚假而完美的自己。她记录生活中的细节:大自然、园艺、烹调、动物、走访朋友以及朋友来访;还记下了她自己在日子里穿梭时的种种心境:她也脆弱,也怕孤独,很多时候,她还很害怕写作的艰辛;她想见人,见了人又后悔;她不想给读者回信,却不能自控地每信必回;她渴望友情和爱情,但又发现这些都不是她真正的生活,真正的生活是她的独处,热情而宁静的独处,她在这中间找到了幸福。 书评(媒体评论) 梅·萨藤把她称为“奏鸣曲”的日记,塑造成 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放松而不失尖锐,将自省编 织进富于美感的观察和日常琐事中,引领读者走进 她最深处的思考。 ——《出版人周刊》 从梅·萨藤的日记中,我们可以听到人类心脏 的跳动。 ——《华盛顿邮报》 精彩页 1970年9月15日 就从这里开始。外面正在下雨。我望着枫树,有几片叶子已呈黄色。鹦鹉庞鸱在自言自语,雨水轻轻地敲打着窗子。几周以来我第一次独处,又拾起了我真正的生活。说来也奇怪,朋友、热恋都不是我真正的生活,唯有独处,在这独处中探究、发现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了的才是我真正的生活。缺少干扰、没有关心和气恼,生活会变得乏味。然而,只有当我独处,环视这屋子,重温旧时和它的谈话,我才充分品尝到生活的滋味。 桌子上有几枝粉红色的小玫瑰花。奇怪,秋天的玫瑰花看上去常显得悲哀,凋谢得早,花瓣边缘会显出冻伤的颜色,而这些玫瑰花却粉红得可爱、鲜亮,令人咏叹。壁炉台上,日本花瓶里,两枝白色的百合花弯曲折回,栗色的花粉粘附在花蕊里,一堆芍药叶变成了奇怪的棕粉红色。这束花很优雅,日本人管它叫“shibui”(优雅)。独处时花才显得可见,我可以留意它们,感到它们的存在。没有花,我不能生存。为什么这样说?部分原因是它们在我眼前变化着,它们的生存只有几天,这使我与过程、成长、消亡紧密联系着。在它们的运动中我飘浮着。 周围的气氛是协调而美丽的。这也使我再次独处时感到恐惧。我感到一种不适。我开创了一片天地,一片冥想的天地,我能在这里找到自己吗? 写日记是一种方法。长期以来,与另一个人的每一次会面都是一种冲突。我感觉太多,太敏感。甚至最简单的谈话,我都会回味得精疲力竭。而最厉害的一次冲突一直使我不能自拔,折磨他人,也折磨自己。我所作的每首诗,写的每本书,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寻觅自己的思想,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我所发现的并不能使我改变。我像一台不胜任的机器,在关键时出了故障,戛然而止:“不行了!”或者更糟,迁怒于有些无辜之人。 《种梦根深》的出版让我结交了许多朋友。人们喜爱这本书,因而称我是一位亲密的朋友,这就比较难以作复。我开始无意中认识到这本书造成了一种错觉。我这里生活中的痛苦,因它而起的恼怒,很难提到。但愿现在我能穿破岩层,进入最底层,那里狂啸怒吼永不止息。我独身自处,大概不为什么,为的是我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人,一种脾气让我离群索居。这种脾气,我本来可以利用,可从来也没有学会去利用。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阴雨天,或者贪杯太多都会影响我的情绪。我需要孤独,同时又有一种恐惧。突然进入一种巨大的空虚寂寞中,如果找不到支撑,不知道情况会怎么样。心情变幻无常,早晨起来后是天堂,一小时后就到了地狱。保持生机的唯一方式是强使自己遵循常规。我写信过多,作诗太少。表面上这里也许是沉默的,但在我内心深处却是人的呼喊,充满了太多的需求、希望和担忧。每次坐下来,“还没做”“还没送走”总缠绕着我。我常感到疲倦,但不是因工作而起(工作是一种休息),而是在满怀朝气与热情工作之前,努力排除他人生活与需求所引起的。 P1-3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独居日记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梅·萨藤 |
译者 | 译者:杨国华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译林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477424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9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8-08-01 |
首版时间 | 2018-08-01 |
印刷时间 | 2018-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32 |
CIP核字 | 2018134023 |
中图分类号 | I712.65 |
丛书名 | |
印张 | 6.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03 |
宽 | 131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10-2017-526号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