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此生平仄终成诗(林清玄说诗词)
内容
内容推荐
《此生平仄终成诗(林清玄说诗词)》精选林清玄先生的诗词美文42篇,如《合欢山印象》《月到天心》《禅皮诗骨》等。随着先生清新灵动的文字,我们品诗词,读美文,平仄四季,俯仰山水,叹万物有灵,惜长亭送别。于方寸田园中把酒话桑麻,在尺幅江山里说千古风流人物。
原来,生命的起落只是一首诗的平仄,而诗的极致尽在禅的无穷。
不如合上书,抬头看天空,我们知道,这才是真正的四季:是童年田园记忆中的那个春天,是少年栀子花开的那个夏天,是诗僧贾岛在寺门前发现第一片落叶的那个秋天,也是合欢山上把许多诗歌写在雪片上的同一个有颜色的冬天。
作者简介
林清玄,台湾高雄人,散文大师,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二十岁出版散文集《莲花开落》,正式走上散文创作的道路;三十岁前揽尽台湾各项文学大奖;三十二岁时入山修行三载,出山后写成“身心安顿”系列,风靡整个台湾地区;四十岁出版“菩提”系列,畅销数百万册。
他在文学上悲智双运,情境兼容,不断创造推新,自成一家之言。三十多年来,他著书百余部,且本本畅销。他的作品曾多次被中国大陆、港台地区及新加坡选入中小学教材,是国际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
目录
平仄四季:沐春风,凌秋云
笑春风
秋天的心
合欢山印象
生活中美好的鱼
怀君与怀珠
春夏秋冬
太阳雨
方寸田园:把酒话桑麻
清欢
卷帘
家家有明月清风
茶道第一帖
文章辜负苍生多
生平一瓣香
失去心更宽
俯仰山水:鸟鸣山更幽
孤独的艺术
温一壶月光下酒
月到天心
走向生命的大美
寒山无常偈
山色如何
一口饮尽西江水
万物有灵:感时花溅泪
在微细的爱里
一朝
野生兰花
深香默默
失落的王者之香
知了
惜生诗抄
长亭送别:天若有情天亦老
晴窗一扇
今夕,何夕?
伤心渡口
南国
云散
至死靡他
云无心而出岫
尺幅江山: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逐鹿天下,无限江山
无灾无难到公卿
羲之送来的橘子
雪中芭蕉
禅皮诗骨
初渡河
感甄赋
导语
《此生平仄终成诗(林清玄说诗词)》是林清玄诗词禅意散文首集结,这是一次探问人生智慧的诗词课堂,这是一场沐洗尘心杂念的禅意旅行。
本书共收录四十三篇禅意美文,精辟解读一百三十首古诗词。同时本书由知名古风画手樂兮等加持,收录五十三张诗意美图,让读者体会诗词之美。
书评(媒体评论)
一个有诗骨的人,如果能把诗写到最高境界,
正好触到禅的皮;知道了文字的极限,就能触到禅
的血肉;体会禅的自由与文学的渺小,则触到禅的
骨;只有到了无言的时候,才触到禅心!
——林清玄
精彩页
我喜欢《唐子西语录》中的两句诗:
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这是说山上的和尚不知道如何计算甲子日历,只知道观察自然,看到一片树叶落下就知道天下都已经是秋天了。从前读贾岛的诗,有“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之句,对秋天萧瑟的景象颇有感触,但说到气派悠闲,就不如“一叶落知天下秋”了。
现代都市人正好相反,可以说是“落叶满天不知秋,世人只会数甲子”。对现代人而言,时间观念只剩下日历,有时日历犹不足以形容,而是只剩下钟表了,谁会去管是什么日子呢?
三百多年前,当汉人到台湾来垦殖移民的时候,发现台湾的平埔族山胞非但没有日历,甚至没有年岁,不能分辨四时,而是以山上的刺桐花开为一度,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初到的汉人想当然地感慨其“文化”落后,逐渐同化了平埔族。到今天,平埔族快要成为历史名词了,他们有了年岁,知道四时,可是平埔族后裔,有很多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刺桐花了。
对岁月的感知变化由立体到平面可以如此迅速,宁不令人兴叹?以现代人为例,在农业社会,我们还深刻知道天气、岁时、植物、种作等变化是和人密切结合的,但是,商业形态改变了我们,春天是朝九晚五,冬天也是朝九晚五,晴天和雨天已经没有任何差别了。这虽使人离开了“看天吃饭”的阴影,却也多少让人失去了感时忧国的情怀和胸怀天下的襟抱了。
记得住在乡下的时候,大厅墙壁上总挂着一册农民历。大人要办事,大至播种耕耘、搬家嫁娶,小至安床沐浴、立券交易都会去看农民历。因此,到了年尾,一本农民历差不多翻烂了,这使我从小对农民历书就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情。
一直到现在,我还保持着看农民历的习惯,觉得读农民历是快乐的事。就看秋天吧,从立秋、处暑、白露到秋分、寒露、霜降,都是美极了,那清晨田野中白色的露珠,黄昏林园里清黄的落叶,不都是在说秋天吗?所以,虽然时光不再,我们都不应该失去农民那种在自然中安身立命的心情。
城市不是没有秋天,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就会知道:本来从东南方吹来的风,现在转到北方了;早晚气候的寒凉,就如同北地里的霜降;早晨的旭日与黄昏的彩霞,都与春天时大有不同了。变化最大的是天空和云彩,在夏日明亮的天空,渐渐地加深蓝色的调子,云更高、更白,飘动的时候仿佛带着轻微的风。每天我走到阳台,抬头看天空,知道这是真正的秋天,是童年田园记忆中的那个秋天,是平埔族刺桐花开的那个秋天,也是唐朝山僧在山上见到落叶的那个秋天。
如若能感知天下,能与落叶飞花同呼吸,能保有在自然中谦卑的心情,就是住在最热闹的城市,秋天也永远不会远去,如果眼里只有手表、金钱、工作,即使在路上被落叶击中,也见不到秋天的美。
秋天的美多少带点儿萧瑟之意,就像宋人吴文英写的词:“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一般人认为秋天的心情,就会有些愁恼肃杀,其实,秋天是禾熟的季节,何尝没有清朗圆满的启示呢?
我也喜欢韦应物一首秋天的诗: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在这风云滔滔的人世,就是秋天如此美丽清明的季节,要在空山的落叶中寻找朋友的足迹是多么困难!但是,即使在红砖道上,淹没在人潮车流之中,要找自己的足迹,更是艰辛呀!
P5-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此生平仄终成诗(林清玄说诗词)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清玄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致公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513042
开本 16开
页数 24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4
出版时间 2018-10-01
首版时间 2018-10-01
印刷时间 2018-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90
CIP核字 2018158138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67
14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由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授权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3: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