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虽然很想哭但更想喝一杯奶茶
内容
作者简介
塔拉·拉尔(Tara Lal),畅销书作家,心理理疗师。出生于伦敦,现居住于悉尼。她受过专业的防自杀训练,现工作于澳大利亚黑犬研究所。黑犬研究所是一家致力于帮助人们度过危机时刻的社会机构。
书评(媒体评论)
这本书无疑是本佳作,是我读过的对悲伤最感人
至深的描写,必读。
——畅销书作家帕特里克·凯门特
作者,也是本书的主人公,详细追溯了内心被摧
毁和重建的过程。感人至深且勇气可嘉。
——《机械姬》编导亚历克斯·嘉兰
这是关于的塔拉的鼓舞人心的故事,她的韧性来
自她想要活下去的信念。她坚持学习、工作,用自己
的勇气和适应能力创造了一个值得她和她所爱的人去
体验的生活。
——临床心理学家托尼·梅里特
目录
有人有自杀倾向时,该做,不该做的事
引言
一 万物皆有所归
二 在黑暗中前行
三 此刻我真正活着
结语
精彩页
一 万物皆有所归
英国,1976年
“谢夫,谢夫!”
“嗯,嗯。”
“谢夫,现在往哪儿走?”
“呃……这个……等一下。”
爸爸重新从座位底下拿出地图,我们全家在去萨福克度假的路上。
“你为什么就不能把地图放在外面,谢夫?”
“呃……这个嘛,嗯……让我看看……”
“受不了你!拿过来,让我来看!”
妈妈转过身,一只手把着方向盘,另一只手去够地图。我们三个在后排不安地坐着,一声不吭。因为年纪最小,我被安排坐在中间的位置。这个位置最容易被妈妈的怒气牵连,很久以前我们就得出了这个结论:中间的位置是后排她唯一能够得着的地方。
我们越来越靠近马路牙子,前方的转弯也在不断逼近。而妈妈正看着地图,爸爸在一旁犹犹豫豫,我也选择保持沉默。
“好了,布丽奇特,我可以的!”爸爸还在挣扎着想要夺回地图的使用权,而妈妈一直拽着不放。
“妈妈……妈妈!”
我往前探过身,使劲拉住方向盘。妈妈的脸上露出了惊恐的表情,她迅速控制住方向盘,一脚踩在了刹车上。车内一片寂静,只有爸爸不紧不慢地说:“啊呀,布丽奇特,真希望你不要那么做。”
我很想接话说:“做什么?你是指撞死我们全家吗,爸爸?”当然我什么也没说,因为我也被吓坏了。真理就是:妈妈很吓人。
非要追究的话,爸爸刚认识妈妈时都是他开车,但两年了他还是不会换挡。后来,在我大姐姐乔出生不久后,爸爸出了车祸,那时乔也在车里。就是从那时起,妈妈下定决心再也不让爸爸开车了。
妈妈和爸爸是在1966年4月,一个共同朋友的派对上相识的。那是在北伦敦的时尚中心,参加派对的都是电视节目制作人、学者和作家。他们隔着一间屋子看见了彼此,爸爸一下子就被这个金发碧眼,高挑貌美,有着一头齐肩卷发的伦敦女孩吸引住了。爸爸说她穿了一件白裙子,微微低着头,很明显对他的“挑逗”并不抗拒。随后,他开始谈论他最近看的书——伯纳德·马拉默德的《店员》,还谈起了精神分析学和心理学,极力想要给她留下好印象,最后成功地要到了她的电话号码。第二天一早,妈妈就冲进英国广播公司,跟她的同事大谈特谈昨晚遇到的这个帅气的印度学者。妈妈在英国广播公司担任文献研究员一职,她对印度有一种着了魔的迷恋,非常渴望去印度旅行,而且就在前一年她已经独自去过一次了。谈起爸爸,她语速飞快,显得异常兴奋,很明显已经被这个印度学者征服了。当时她已经33岁了,有着一堆复杂的人际关系,有冒险精神又充满好奇心,与她古板的英国父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时,妈妈和她最好的朋友一起住在汉普斯特德盖顿新月街的一套公寓里。后来汉普斯特德成为伦敦的潮流中心,但还没有发展成为现在这样的高档豪宅区。爸爸第一次约妈妈时,一眼就看见了她们公寓壁炉架上的《店员》,心里乐开了花,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邀请她共进晚餐,又在国家电影院看了浪漫喜剧《棕榈树的故事》。他费尽心思想要说服妈妈让自己在她家过夜,但妈妈只是淡淡地笑着,温柔地送他离开。
从那以后,妈妈和爸爸的罗曼史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爸爸古怪的幽默感,他的才华,他的健谈和印度血统都深深吸引着妈妈。而爸爸则对妈妈的美貌、热情以及她对印度的热爱着迷,他们就像一对神仙眷侣。不久后妈妈怀孕了,爸爸微笑地回忆着,叙述着那年6月他们是如何在牛津的一个舞会上订婚的。妈妈的父母对她要嫁给一个印度人这件事惶恐不安,但这丝毫影响不了妈妈的决定。在她34岁生曰时,他们在汉普斯特德的一个小教堂里结婚了。这个教堂像极了几年后我们一家人在里头泪流不止的那个教堂。
他们在南斯拉夫度的蜜月,截至目前,他们才相识不到四个月。第二天早上,爸爸穿着整齐的西装,打着领带,皮鞋锃亮,还戴着婚礼时戴的礼帽出现在沙滩上。妈妈被这样的场景逗乐了,或许就是在这个时候,她第一次预感到了自己的宿命。
我们在北伦敦的一栋排屋中长大,沿着皇家自由医院向下走就能找到。爸爸妈妈,姐姐乔,哥哥亚当和最小的我,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家庭。
“妈妈!妈妈!”P7-9
导语
这是一个抑郁症患者自我救赎的真实回忆录,持续高居英国好书榜单前十名的位置。科幻巨作《机械姬》编导亚历克斯·嘉兰倾情推荐,已被7个国家引进版权并出版。这是一部温暖的、令众多读者爱不释手的书籍。
本书根据作者的真实经历改编,文风虽然轻松,但每一段描写都饱含丰厚的感情。对于抑郁症患者或者情绪处在低谷的人来说,最大的伤害不是你得了心理疾病,而是没人觉得你病了,他们只是觉得你想太多。作者在书里详细描写了这种时刻该如何自处,每一个需要治愈的人都可以在书中找到自己。
蔡康永曾说:“隧道的尽头,一定有一丝微光。”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有这样一段至暗时刻,我们无处倾诉,无法逃脱,但只要我们能都挺过这些极度悲伤的时刻,就能获得重生。书中附带专业的小贴士,告诉你如果你不幸得了抑郁症或身边的人正在被抑郁症折磨,你该怎样避开误区,正确地走出情绪低谷。这是一本温情又实用的,值得阅读的高品质书籍。
序言
达令赫斯特消防局,悉尼,2009
“嘿,大熊。什么时候可以吃饭?”“预计开饭时间
是7点左右。”此时我正在水槽边削土豆皮。别误会,不是
因为我是唯一的女性所以要我做饭,只是刚好轮到我而已
。我们按照资历轮流下厨,而我在比较靠后的位置。第一
个是我们的老大,也就是局长;然后是老家伙,外号间谍
。之所以外号叫间谍,是因为他叫史密特,跟史密斯只差
一个字。他在局里干了四十年,间谍这个外号也跟了他四
十年。
我是“大熊”。我的外号是从守门事件得来的,那时
候我差不多已经在消防局工作一年了。守门呢,是一项非
常重要的工作,就是站在消防局门口,站在消防车正前方
,观察世界的变化。说得更具体一点儿,就是点评周五和
周六晚上经过国王十字区的女孩们。作为一名女性,这个
癖好就好像看着水壶里的水烧开一样有意思,但这件事,
能让男孩们,也就是剩下的所有人都乐此不疲。
在这样一个有意思的夜晚,女郎派对随之而来。虽然
女郎们总是喜欢消防员,但让我难受的是这个理论对女消
防员来说并不适用。那时差不多是深夜1点钟,我回到房间
里打算在下一次警铃响起前小憩一会儿。周六晚上总是很
忙碌。我躺了大概一个小时,闭着眼睛极力忍受门口女郎
们的尖叫,还有男孩们的调情,最后终于忍不住了,爬起
来非常礼貌地问他们能不能声音小一点儿。但根据男孩们
的描述,当时我给了他们一个死亡凝视,吓得他们大气都
不敢出,调情也停止了,愉快的夜晚也随之消失了。他们
说我就像灰熊一样可怕,大盖兹指出我在饿了或者是累了
的时候就会变得十分可怕,所以,我就成了大熊。
受不了他们时,我就会回到自己的房间里。那次女郎
派对之后,我的房间就被称为我的洞穴了。男孩们会相互
警告,然后自鸣得意地打趣称只要带着蜂蜜和浆果,他们
就能安全地进入洞穴。很快,消防局里出现了各种各样与
熊有关的小物件:我的工作证上,我的储物柜上,以及任
何他们能想到的地方。
几乎每个消防员都有绰号,有的很可爱,有的又很讨
厌。相比之下,大熊也没什么不好。
在消防局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那就是当你不小心
做了什么,哪怕是一点点不好的事,或者是有任何怪癖不
幸被发现,就会被人揪着不放,然后这件事就会像影子一
样跟着你。
有一次我给自己泡了杯茶,但忘记给其他小伙子也泡
一些。从火灾现场回来后,我看见餐厅的白板上贴了张森
林火险等级表,有个箭头指向“极强”,下面写着“塔拉
:自我级”。从那以后,只要我做哪怕只有一点点自私的
事,这张表就会出现。这就是我们。此刻我正在水槽旁边
削着土豆皮,间谍朝我走来,他满头白发,脸上坑坑洼洼
满是战争的痕迹。“最好不要又是一个三文鱼饼之夜,大
熊。”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一晚。那是第一次轮到我做饭
,我做了一些需要高超厨艺的三文鱼饼,想让他们对我刮
目相看,但却犯了新人最容易犯的错——分量不足,最后
有个男孩不得不去买鸡肉汉堡充饥。
“三年了,我还是对那件事耿耿于怀。”我笑着说。
随后警报响了,一如既往地越来越响。我关了炉灶,放下
手上的削皮刀,心里祈祷这是一次假警报。
自动语音广播叫着:“水泵,协警。”“我们有跳高
选手了。”老大对我说。一开始我还没反应过来,随后便
意识到是自杀。警察经常给消防局打电话请求帮忙清理血
迹。我深吸了一口气:“在哪儿?”“十字街后面,斯普
林菲尔德大道。”我穿上黄色的裤子、夹克,戴上帽子,
跳上消防车拉响警报,然后打开警灯出发了。这一连串的
动作我已经做了无数次,但这一次的感觉却不一样。我感
到胸口闷闷的,连呼吸都变得困难了。
我们在警车旁停了下来,我看见了血迹。“去拿水管
,塔拉,把它冲掉。”老大指挥道。我走到消防车尾,拉
出一卷水管。转身时,我看见地上有一副眼镜。于是我抬
头看向楼上的窗户,脑海里,有一个身影爬到窗外,纵身
一跃,然后身体垂直坠落到地面上。我感受到了一切,甚
至是某一秒里闪现的后悔。身体撞在人行道上的力量好像
撞击在我心里一般。
我拿着水管,僵住了。因为我回想起了另一个时刻,
另一个国家,另一具尸体……
亚当。
内容推荐
母亲因癌症去世;
父亲患精神疾病;
姐姐强大却冷漠;
唯一相依为命的哥哥因抑郁症自杀。
所有的黑暗汹涌而至,主人公也曾想一了百了。但她觉得,既然活着,一定有什么更值得留恋的美好事物,于是她一点一滴地慢慢放下过往。虽然过程百般煎熬,但挺过去后,她迎来了重生,也终于不负母亲和哥哥的期望,成了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书里每一段描写都感人至深,细细读来,会让你觉得这便是人生。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一段至暗时刻,只要挺过来,就能重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虽然很想哭但更想喝一杯奶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塔拉·拉尔
译者 译者:翁婉仪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70212835
开本 32开
页数 21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9
出版时间 2020-01-01
首版时间 2020-01-01
印刷时间 202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262
CIP核字 2019243644
中图分类号 I561.45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10
145
1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2: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