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银器掇香
内容
内容推荐
在“大航海时代”,银茶器代表着欧洲对中国、对东方、对一切美好世界的热情与向往:早在唐宋时代,中国银器就已东渡日本,深刻影响了日本茶器的审美与技艺发展。
银茶器与千年茶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传承了中国传统工艺美学和人文内涵,也反映了政经时局与对外贸易的发展。
池宗宪著的《银器掇香》从银的发茶性出发,将唐宋以来各代银茶器的形制演变娓娓道来,细致描述了银茶器的材质、纹饰、款识特色,千变万化的制作工艺,以及品茗感触,追溯了外销银茶器的风光岁月、中西银茶器文化交融的盛况。让我们在欣赏、品鉴、追忆的过程中,完威一次关于银茶器的感官与文化之旅。
作者简介
池宗宪,台湾资深媒体人,精于收藏鉴赏,痴迷中国茶文化。自《联合报》专栏组记者始,历任《联合月刊》主编、《大成报》编辑部总编、《人间福报》新闻总监,现为《茶人雅兴》电子报总编。其作品曾获“曾虚白新闻公共服务奖”和“吴舜文新闻奖”。
池宗宪从小就跟着拣茶的母亲识茶,此后始终不改爱茶本色。在茶艺馆、茶山和茶的史料堆里遍寻茶踪,并受邀赴日本、美国、欧洲各国谈茶论器。他能喝出高山乌龙茶的确切产地,能喝出种植茶树所用的肥料是豆饼还是化学原料,也能喝出存放十几年的老茶,当初采自什么季节。
目录
前言 银器掇香;
第一章 银对茶的发茶性
银与茶结良缘
银器保鲜,有益身体
银离子杀菌
靠着银餐具保命
爱上银茶器
高传导性发茶韵;
瓶宜金银得灵味
银铫煮水驱恶气
清馥逼人好回味
识银大解密
“纯银”“足银”说成色
925银天下
第二章 唐宋品茗用银的智慧
历史甘醇的载体;
唐银注壶“器”宇非凡
侧把壶与提梁壶
银茶炉华丽雕琢
穿越古今共享纹饰
追求幸福,向往美好
拥银入茶的盛况
技法工艺传东瀛
宋银茶器的炫耀
银盏托银杯吸睛
葵花形银茶托的流行
第三章 穿越时空的留洋之旅
第四章 外销银茶器的风华岁月
第五章 奢华的炫目之色
第六章 银泰器纹样的魅力
第七章 造型与歀识大揭秘
第八章 勾连东西文化的蹿升
第九章 银茶器的巧夺天工
第十章 银茶器身体感品茗对话
导语
池宗宪著的《银器掇香》介绍:理解中国茶文化,离不开茶器。银器的细白衬托出茶色的稳重,银器的清亮诉说着茶味的和匀,银器的华贵增添了茶香的品级,银器的精致滋润了茶水的清樸。茶人池宗宪继茶叙艺术、茶翫雅集之后,重新静观茶器之美,展现银器熠熠生辉的茶香世界。一只茶器,就是一个世界。从单只茶器的器形、材质、纹样、款识,茶器、茶水与茶叶之间形成的形香色味结构,到茶席的文化区别、美学异同,茶器中的千丝万缕,满溢着古往今来的工艺美学、人文内涵,也折射着政经时局与贸易条件的演变。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银器掇香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池宗宪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655390
开本 32开
页数 22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9-01-01
首版时间 2019-01-01
印刷时间 201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烹饪美食-家常菜谱
图书小类
重量 406
CIP核字 2015229724
中图分类号 TS972.23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50
1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艺术家出版社授权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