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传奇中的大唐
内容
内容推荐
看似古旧的唐传奇,其实一直在为戏曲(《柳毅传书》等)、影视(《聂隐娘》等)、文学作品(王小波《红拂夜奔》等)提供灵感,其丰富的故事题材和多样的思想、情感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刘勃作为一名成熟的作者,他所著的《传奇中的大唐》在重新讲述唐传奇时,注重从文本出发进行解读,行文轻灵而不轻浮,内容扎实,言之有据,语言生动,“视角别致,每每有独到见解,新人耳目。
作者简介
刘勃,70后,大学边缘的闲人一坨。
著有《歧途哭返说战国》《战国五大公知》《读罢春秋不成歌》《小话西游》等书,其余作品散见于《读库》《国家人文历史》等书刊。
好说故事,曾与人合作编剧《大清盐商》等。
目录
第一部分 长安的春天——唐传奇中的考试与爱情
《莺莺传》:前任的凯旋
《霍小玉传》:渣男的病根
《李娃传》:放手的智慧
名门、名媛与名妓
科举:考场内外
第二部分 超越物种的爱欲
《柳毅传》:好心与好运
龙的传说
龙心难测
《任氏传》:长安城第一只爱上男人的狐狸?
男人需要怎样的狐狸精?
不愿娶领导女儿造成的血案
古镜下的绝唱
第三部分 剑侠无情缘
《虬髯客传》:唐太宗的分身
安史之乱后的侠客
外一篇 怎样佛系地斗鸡
代后记 唐传奇的作者、读者及其他
导语
《战国歧途》作者刘勃所著的《传奇中的大唐》从唐传奇文本入手,借虚虚实实的故事,讲述唐代的政治、社会与人情。
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背后,是唐代的门阀观念、科举制度与风月行业;龙女、狐精等非人物种,却无一不是世情人性的明镜;虬髯客、聂隐娘、昆仑奴等侠客故事当中,则藏着唐太宗的分身,藩镇与藩镇之间、藩镇和朝廷之间的复杂关系,或者对遥远世界的想象。
后记
对于非中文系的朋友,这个书名有点误导,这
是故意的。
这本书,聊的是一些和唐代小说有关的事。
古人对小说的定义,和今天很不同。大体说,
一件作品,像是历史书,但题材不够重大,叙述不
够严谨,那就叫“小说”。又或者,一本发议论谈
思想的书,但见地比较肤浅,观点比较荒唐,也可
能被称为“小说”。
今天的看法,小说有一个标志性的特点,就是
虚构。唐代以前,被称为“小说”的作品,不管是
写鬼怪的《搜神记》,还是写人物轶事的《世说新
语》,则理论上都是反对虚构的。
小说的作者,可能会承认自己写的东西并不太
可靠,但一定会强调自己并没有虚构。如果有讲的
不对的地方,那是因为自己的信息来源出了问题,
自己不会承担全部责任。
换句话说,写小说的原则就是,传谣可以,造
谣不行。
但从唐代开始,事情有了重大变化:写小说的
人开始自己编故事了。古人的说法,叫“作意好奇
”。
唐代的小说里,篇幅比较长一些(当然不能和
今天的长篇小说比,千字左右就达到了长的标准)
,故事比较曲折,文笔比较优美的,被称为“传奇
”。
文学史上,对唐传奇评价是很高的。有人认为
,传奇可以和唐诗并列,是“一代之奇”;还有人
说,它和明清的白话长篇小说一起,构成了中国小
说史的两大高峰。
但如果把这两个高峰上的小说家都列出来,会
发现这两个作者群明显不同。
第一,唐代的小说家,和诗人或散文家的重合
度很高:明清写小说的和吟诗作文的,则很大程度
上是两个不同的圈子。
代表唐代散文最高水平的韩愈、柳宗元,都写
过小说性质的作品。如《莺莺传》这样最优秀的传
奇作品,作者元稹也是有名的诗人。甚至,从陈寅
恪先生开始,就一直有学者强调,中唐传奇的盛世
,就是韩愈的那个搞古文运动的朋友圈,和白居易
、元稹搞新乐府运动的朋友圈,一手打造出来的。
明清的情况则很不同。大诗人、大文豪多半不
写小说(有人说王世贞是《金瓶梅》的作者,显然
不是事实),小说家的诗文水平,则往往不怎么样
。当然也有例外,如纪晓岚这样的人会写《阅微草
堂笔记》。但正像钱锺书说的,例外存在正是因为
有一般:《三国演义》《水浒传》里的诗许多简直
不能以诗的标准来衡量,何况多半也不是作者自己
写的。《红楼梦》粉当然会追捧林妹妹的诗,但如
果不是和人物命运结合起来,作为BGM(背景音乐)
有效果加成,《葬花吟》其实也就那么回事。
第二,如果划阶级成分,唐代的小说家比起明
清,会高出一大截。
出身世家大姓,参加科举考试,中过明经最好
是进士,进入仕途后,混得好的如张说、元稹、牛
僧孺等人,甚至一直做到宰相级别,就算官做得不
大,担任的也是很有清望的官职。这样的人生履历
,在唐代小说家中很常见。
明清小说家,则是落魄文人居多。《三国演义
》《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这所谓的明代
“四大奇书”,作者是什么人都说不清楚。冯梦龙
、凌濛初、蒲松龄们,家庭背景都只能算中产,然
后在残酷的考场竞争中,做了失败者。吴敬梓、曹
雪芹倒是出身很好,但本人都是体制外的人。不管
教材怎么强调他们的命运多舛是政治黑暗社会不公
造成的,照世俗的眼光看来,他们总是混得挺惨的

当然,上面这两个区别某种意义上是一回事,
因为有名的诗文大家,往往都有不错的社会身份。
稳拿(winner)作诗文,卢瑟(loser)写小说,这
是明清常态化的分工。身为比较成功的人士而写小
说,往往就要先承认自己无聊,表示这事只是消遣
,总之是有点不好意思。
唐朝人则并不觉得写小说丢人。如《李娃传》
的最后,白行简交代自己写这篇传奇的缘由:
贞元中,予与陇西公佐,话妇人操烈之品格,
因遂述汧淠国之事。公佐拊掌竦听,命予为传。乃
握管濡翰,疏而存之。
……
可不就是荥阳生吗?小南一郎先生居然说这个
形象“影薄”(日语,存在感很弱),只能说这个
日本老爷子真是太直男了。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谈论了《莺莺传》《霍
小玉传》《李娃传》《柳毅传》《任氏传》《虬髯
客传》六篇传奇。这当中,有五篇都是公认的唐传
奇中最优秀的作品(都有各自的拥趸誉为唐传奇第
一),只有《任氏传》是我私心推重。
《莺莺传》《霍小玉传》《李娃传》都是才子
佳人小说。而要读懂大唐爱情故事,两个话题牵扯
最多,不可不知:一是门阀观念,一是科举制度,
所以都做了一点背景介绍。
《柳毅传》是人类和龙女的爱情故事,所以也
要介绍一下当时人对龙的认知。
《任氏传》的女主人公是一只狐狸。狐狸精赶
超女鬼,成为古代男人第一梦中情人,唐代是还差
最后一步的关键时刻,所以聊聊狐狸。
《虬髯客传》写豪侠,于是连带谈了《昆仑奴
》《聂隐娘》《红线传》等几篇剑侠小说。金庸先
生写过关于《三十三剑客图》(即《卅三剑窖图》
)的一组散文,提到这几篇时
精彩页
《莺莺传》:前任的凯旋
元稹的《莺莺传》,当时影响就很大,后来流传更广,于是就有了许多改编版本,一直到元代,出现了王实甫的《西厢记》。
当然,这改编是夺胎换骨式的。
张生和莺莺的相识
按照《莺莺传》的说法: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有一位张生,性格好,长得也漂亮,就是和朋友一块儿玩的时候,出入各种娱乐场所,表现很不积极。所以,已经二十三岁高龄了,还“未尝近女色”。按照当时读书人里的习气,这就算很诡异的。以至于不免有朋友
问:你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张生给了这样一段解释:
“登徒子非好色者,是有凶行。余真好色者,而适不我值。何以言之?大凡物之尤者,未尝不留连于心,是知其非忘情者也。”
这段话里用了《登徒子好色赋》的典故。登徒子向楚王打宋玉小报告,说宋玉是好色之徒。宋玉反驳说,不对,我是很纯洁的,好色的是登徒子自己。然而宋玉证明登徒子好色的理由是,登徒子的老婆
丑得要死,他却还和老婆生了五个儿子。
可见,《登徒子好色赋》里“好色”的意思,不是喜欢美女,而是性欲旺盛,不管对方长成什么样都下得去手。
而张生的观点不同,他认为,性欲旺盛不是好色,善于发现、欣赏女性的美,才是真好色。张生表示,自己看见美女还是很上心的,只是没有遇到合适的人而已,所以才保持处男身份至今。
这种二分法,和《红楼梦》里警幻仙子的观点差不多。登徒子,是“皮肤滥淫之蠢物”;张生则和贾宝玉一样,是“意淫”一派。
不久之后,张生到了山西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市),住在蒲州城外十余里的普救寺。同时住在这里的,还有一位“崔氏孀妇”,姓郑,论起来,这位郑老夫人算是张生的远房姨妈。
这时,当地发生了兵变,失控的士兵开始肆虐百姓。郑老夫人带着很多财产,觉得自己正是待宰的羔羊。刚巧张生与“蒲将之党”有点交情,便请人过来保护,帮崔家渡过了危机。
局势得到控制之后,郑老夫人对张生非常感激,于是在内堂设宴感谢张生,并且说:
“姨之孤嫠未亡,提携幼稚,不幸属师徒大溃,实不保其身,弱子幼女,犹君之生,岂可比常恩哉?今俾以仁兄礼奉见,冀所以报恩也。”
姨妈我一个寡妇,带着小孩子,不幸遇到这样的大灾难,按说很难活命了。一双幼小的儿女,都靠你才得以保全。现在,我让他们以拜见兄长的礼节来拜见你,希望能报答你的恩情。 十岁的儿子自然马上就出来了。女儿也就是崔莺莺却自称生病,始终躲在后面。直到母亲发怒说:“张家哥哥保全了你的性命,不然,早就被乱兵抢走了,还有什么嫌疑好避的呢?”
又过了好久,莺莺才出来,她看起来非常美丽、娇弱而羞涩。张生询问莺莺的年纪,郑老夫人说:
“今天子甲子岁之七月,终于贞元庚辰,生年十七矣。”
按照当时的礼法,张生问女孩的年纪,本来颇为冒昧。但郑老夫人不但不以为嫌,反而回答得唯恐不详尽,她本来说十七岁就可以了,但非要具体到哪年生、几月份,生辰八字差不多都给报了。
饭桌上,张生开始尝试逗莺莺说话,莺莺始终没有回答。
到这里我们发现,从编故事的技巧上说,《西厢记》高明得不是一星半点。
今天,不管是写通俗小说,还是写剧本,都讲究要有戏剧冲突,而且强调冲突要集中在主要人物身上。
即使以这个标准而言,《西厢记》仍然是很高明的作品。
《西厢记》里,张生路过蒲关,住进了普救寺。他为什么要住进来呢?因为他看见了崔莺莺。为了追求这个美丽的女孩,他放弃了原本进京应举的计划,决定留在这里。
P3-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传奇中的大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勃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化发展出版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221244
开本 32开
页数 29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3
出版时间 2018-10-01
首版时间 2018-10-01
印刷时间 2018-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368
CIP核字 2018204476
中图分类号 I207.41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99
141
16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1: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