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煮酒笺花人归何处(李清照传)
内容
内容推荐
梅寒著的《煮酒笺花人归何处(李清照传)》怀古寻迹,以洗练文字回首李清照崭露头角的大宋旧影。
情落纸笺,随一阕一笔感知漱玉词采撷深蕴的悲欢离合。
她是婉约派代表词人之一,虽传世之作甚少,仍以清新奇隽的“易安体”在宋代词坛独树一帜,光耀京华。
她的词工丽婉转,她的诗浩气豪迈,她的人生亦是跌宕起伏。
两宋朝局风云万变,李清照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其中,倍受党争株连之苦。
少时天真烂漫、琴瑟和鸣,晚景几经丧乱、形影相吊。大半生远离故土,流离失所,她却以堪比男儿的豪情与坚毅,凭沉博绝丽之著作,傲立于浮沉乱世。
她不只是感月吟风的婉约词人,更是心怀家国之思的千古词宗。
作者简介
梅寒,懒散随性的七十年代女子,有时爱热闹,有时喜独处。油盐酱醋烹调生活,音乐文字风花雪月。多写爱情、婚姻、亲情、心灵感悟类文字,在期刊杂志发表散文、随笔近百万字,已出版《最好不相忘:张爱玲传》《知行合一:王阳明传》等。
目录
第一章 家世
第二章 婚事
第三章 朋党之祸
第四章 屏居青州
第五章 赵明诚重返官场
第六章 南渡江宁
第七章 生离死别,流寓浙东
第八章 移居杭州,再嫁风波
第九章 桑榆暮景
导语
《煮酒笺花人归何处(李清照传)》再现宋代朝堂党争迭起、风起云涌的乱世家国;追溯一代词宗心系国难、绝世独立的琴心剑胆。
作者梅寒通过具体详实的资料,真实呈现出李清照所生活的两宋时期的时代背景:党争迭起,内忧外患,君臣不战而退,苟且偷安。身处乱世,李清照倍受党争株连之苦,晚景更是颠沛流离,居无定所。但她不随波逐流,以笔唤天,抒发自己的胸怀与志向,即使贫病交加,依然关心国事,有堪比男儿的琴心剑胆。
精彩页
01 千载悠悠,藕神何处
那是一个初夏午后,天微阴,天空中飘着丝丝小雨。我没有打伞,迎着那难得的丝丝清凉,穿过杨柳依依的青石小径去看她。读书、出差,曾数次经过她所在的城,又数次与她擦肩而过。那天,我专程去看她,看望那个九百多年前在一片藕花荡里笑洒云天的少女。
是那一片湖光山色吧?“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也是这样一个莲荷盛开的夏日午后,她和游伴们划着一只小舟,在碧波荡漾的湖上采莲、唱歌,玩得不亦乐乎,一直玩到天色欲晚,西天的云霞如彩锦一样铺满湖面,才想起要归家了。可家在哪儿?眼前只有铺天盖地的青青荷叶,在晚风中翻滚着一波又一波的绿浪,滚向天边。来时路,早已经被那些荷叶轻轻遮挡。一条轻快的小舟,还是勇敢地冲开层层荷浪,向着那片藕荡的深处驶去。她是那片山的女儿,是那片湖的女儿,在母亲的怀里,女儿从不会因为暂时地迷失方向而惊慌。晚栖的鸥鹭,被突如其来的小舟和那一群少年惊起,扑棱棱地从藕荡深处飞起,夕阳下的湖,瞬间失去了它原有的宁静。清脆的笑声扬起来,穿越长长的时空隧道,从北宋一直绵延到今天……
站在今天的济南大明湖畔,看眼前荷叶在细雨微风中轻轻翻滚,看远处数只游船悠闲地在湖面上游弋,橘红的船体,黄色的篷顶,在一片碧荷垂杨环绕的湖面上那般醒目。我不知道,那年她游湖时,划进藕荡深处的可也是这样一条艳丽的小舟,一如她那明艳如花的年华?再向远处,当我的目光落在湖对面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之上,落在湖四周的亭台楼阁之间,远飘的思绪倏地荡了回来。这一片湖,这一颗静静地栖居在泉城大地上的北方明珠,终究不是她儿时的“大明湖”了。那一片水域,应该远比现在的大明湖更加浩渺无际,那时的荷花,应该开得比现在更有气势,不然,它们何以会调皮地挽住一群游湖少年的橹,让他们急匆匆找不到归家的路。
可她分明又在这儿,在碧荷红莲之间的小舟里,在垂杨翠竹环绕的寂静小院里。漱玉泉边的漱玉堂内,她手持一卷诗书,略低着头,永远在思考的姿势。藕神祠内,她端坐堂中手持卷轴,一脸的安详。清明的月光底下,等喧嚣了一天的城市静下来,湖面静下来,她是否会轻轻放下手中的书卷,走出她的漱玉堂、藕神祠,到大明湖畔划一叶小舟,轻轻荡向藕花深处?
会吧,她是藕神。
大明湖自古产藕,藕在泉城人的心里,是一种绝妙美食,又是一种象征崇高、纯洁的吉祥物,而能驾驭掌管那些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荷之仙子的,定是非她莫属。自清代起,热情的济南人民就将她视为藕神祭祀。在今天大明湖东北侧,汇波楼南侧,就有一处修建于1998年的藕神祠。藕神祠单独成院,祠堂在院北侧,面阔三间,堂内悬“藕神祠”的巨大匾额,祠内正中即是藕神坐像,坐像高2.8米,蓝衣白裳,外披一件大红的拖地披风,是典型的宋代仕女装扮。再看那女神,面若满月,满目安详,纤纤玉指,手持卷轴,看上去温文尔雅又娴静端庄。女神两侧,荷花丛中,两位侍女一人手持红荷,一人手持绿荷,她们也是服饰华丽,珠翠叮当,在这里静静地陪伴着这位荷中女神。祠内四壁绘满彩色的壁画,画中仙子彩衣飘飘,楹柱悬挂的楹联为徐北文先生所书:“是耶非耶,水中仙子荷花影;归去来兮,宋代词宗才女魂。”
去时,正值大明湖中莲荷盛开之际,阵阵清风携荷香吹来,站在湖畔的藕神祠内,真如徐北文先生所言,是耶非耶?李清照,这个光耀千秋的宋朝大才女,她真的在这里吗?
很多人也曾如我一样慕名而来吧,将这个“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城市当成她的故乡,将大明湖误作她年少荡舟的湖。今天的济南城,趵突泉公园一角,漱玉泉畔就坐落着她的纪念堂。
修建于1959年的济南李清照纪念堂,其实只是同类纪念馆(堂)中的一座,在另外几个地方:山东章丘明水镇、山东青州、浙江金华,也有以她名字开辟的纪念堂。明水镇是被后世学者、读者们普遍认同的李清照的故乡;山东青州,是李清照与赵明诚屏居避难的乡间别墅,归来堂中他们曾共理金石、赌书泼茶,留下一段千古佳话;李清照登上浙江金华的八咏楼时,已是国破家亡的暮年,八咏楼上,望山高水远,回不去的故国与故乡,让她留下“江山留与后人愁”的无奈长叹。为纪念她而建的藕神祠,更是遍布各地,有莲荷盛开的地方,常常都能看到李清照的影子。在我的故乡小城一个不起眼的公园里,一片荷池中间,我就曾赫然遇到过手持书卷、凝思远望的李清照雕像。
也许,因为她的光芒太过耀眼,那些她曾经住过、曾经来过的地方,都想努力捕捉保留她的芳踪与气息。她一直是济南人的骄傲,济南这座城市甚至将她作为一张特有的名片。1984年,纪念李清照诞辰九百周年学术讨论会在济南召开,国内研究李清照的学者们齐聚济南,济南社会科学院(当时名为济南市社会科学院研究所)为此编辑了《李清照研究论文集》和《李清照研究论文选》两书,先后由中华书局和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将李清照的学术研究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1999年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煮酒笺花人归何处(李清照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梅寒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9425676
开本 32开
页数 28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6
出版时间 2018-09-01
首版时间 2018-09-01
印刷时间 2018-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410
CIP核字 2018170042
中图分类号 K825.6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10
146
19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5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