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米芾(淡墨秋山画远)/北宋星空下
内容
内容推荐
宋四家系列小说“北宋星空下”之吴梅影著的《米芾:淡墨秋山画远》一书截取主人公米芾“淡墨秋山”帖首句为书名,一是突出其宋四家中才气最高之书法成就,二是暗示其“米家山云”如同秋山绵绵不绝画意般淡远。小说由米芾独特的身世开始,围绕着其母阎氏与宋英宗及皇后高氏的关系缘起,描写宋神宗熙宁新法前后,米芾与王安石、苏轼等人交往经过,以及宋徽宗登基后,君臣间的书画往来,并穿插其玩石、赏砚的有趣故事,读来妙趣横生。全书分五部分:火正后人、襄阳漫仕、鹿门居士、海岳外史、南宫舍人。
目录
总序
自序:家中曾经挂着他的行草书
一 火正后人
1.求新不获狂时发
2.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
3.云已去,泉更长
4.百氏何人传至米
5.曲生初月魄,远淡满川霞
6.砧声送风急,蟋蟀思高秋
7.读书窗纸照萤飞
8.借我此地倒金瓯
9.山晚烟栖树,渔收鹭宿沙
10.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
11.暑木结苍阴,飞泉落青翠
12.不学宋玉解悲愁
13.烟艇两三横岸处
14.沙边临望处,紫燕双飞语
15.愧无五色笔头花
16.青松劲挺姿,凌霄耻屈盘
17.物外平生萧散
二 襄阳漫仕
18.微雨过江来,烦襟为一开
19.蒹葭风外烟笼柳
20.石月无痕竹无韵
21.柴几延毛子,明窗馆墨卿
22.广寒宫阙人间世
23.舆握古书同岸帻
24.皎皎中天月,团团径千里
25.我生辛卯两丙运
26.位维列仙长,学与千年对
27.半生湖海看青山
三 鹿门居士
28.地惟东吴偏,山水古佳丽
29.晴献溪山入醉哦
30.千年谁人能继趾
31.垂虹秋色满东南
32.朝来还蠹简,便起故巢嗟
33.彩笺书尽剪江波
34.懒倾惠泉酒,点尽壑源茶
35.使君高会群贤
36.松竹留因夏,溪山去为秋
37.吴山削玉青崔嵬
38.墨色染遍万壑泉
39.意足我自足,放笔一戏空
40.十日隋花窈窕中
41.烟华浓淡动彷徉
42.一噫万古称天童
43.绿烟更染秋波骨
四 海岳外史
44.无雨洗嵩少,春烟淡寥廓
45.淡墨秋山画远天
46.回首望北固,云藏净名天
47.千古涟漪清绝地
48.一生林壑与心论
49.青松本无华,安得保岁寒
50.夷惠中何有,图书老此生
51.北固轻绡外,西山淡素中
52.三峡江声流笔底
53.满腹风云六月寒
54.鸥鹭依寒水,蒹葭静晚风
55.今岁步辛月亦然
五 南宫舍人
56.千里江山白鹭飞
57.襄阳米元章,将卜老丹徒
58.去颜肉,增褚骨
59.常贫须漫仕,闲禄是身荣
60.好作新诗寄桑苎
61.天使残年司笔砚
62.谢守风流古所传
63.老境谁堪宠辱惊
64.烟光秋雨细,树色碧山重
65.庖丁解牛刀,无厚入有间
66.宝月圆时多异气
67.玉瓶未耻有新声
68.霜华惭缀紫宸班
69.五色光中望玉颜
尾声:同日声名四海飞
后记:满船书画同明月
附录:北宋帝系及米芾生平大事记
序言
家中曾经挂着他的行草书
幼时,家中曾经挂着印刷的碑拓行草四条屏,
上面有一首五言诗:“皇都初度腊,凤辇出深宫。
……”父亲告诉我,这是宋之米芾所书。
字体潇洒飞舞,字认不全,但觉得好看。
云蒸霞蔚,其书法的美,具有画意。
成长的岁月里,没有人可以请教,没有书可以
查,虽然父亲告诉我了,还是不敢确定,一直私下
里琢磨,这“米芾”的“芾”,到底该发什么音?
芾——不对不对,音同“废”,太难听。还是芾好
,他该是个有福气的人嘛。
有了资料,有了互联网,了解米芾初名黻,后
改芾,字元章。一下子恍然大悟。
又查字典验证:黻,指古代礼服上绣的半青半
黑的花纹。同“钹”。
柳宗元《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
质而白章。”意思是:永州的野外出产一种奇异的
蛇,(蛇有)黑色的身子白色的花纹。章:图章,
花纹。
那么米芾,字元章,就用不着多解释了。
记住了他。后来的岁月里,总是以能够接触到
的他的行草的笔意来练习钢笔字。写得较像的最具
特色的有二:其一,蟹爪钩。竖弯钩之钩笔向左出
或左下方平推,然后向左上方提笔勾出:来源于《
兰亭序》之“殊”字。其二,反向“走之儿”。底
部横捺书写方向与常规写法相反,呈下覆反扣式。
如《蜀素帖》中的“远”字。此为个人钢笔字的米
意“乱舞”,为此,还收获了几个粉丝的模仿跟随
。这,真的要感谢米元章呢。
个人经验,米芾的字,是学行书、行草的最佳
入门范本。它有姿态,有笔法,笔势翩翩,意态天
成。“宋四家”中,吾独爱米书——他的字,是四
家中才气最高、个性最为鲜明、最耐看耐品的。东
坡才气也极高,但在书法上下的功夫不够,字伤于
肥;山谷太放,字伤于长;论仪态,论气质,论超
迈飘逸,论字里行间风云际会,米书第一。
米芾他,多热爱书法啊,不一般的付出,不一
般的努力,成痴:
“一日不书,便觉思涩,想古人未尝半刻废书
也。”“智永砚成臼,乃能到右军(王羲之),若
穿透,始到钟(繇)、索(靖)也,可永勉之。”
(《海岳名言》)
还有,他那不依别人想法生活,不按照世俗标
准来界定自己人生的生活态度:笑傲江湖,独立悠
悠。他,可以拜石为兄,可以和皇帝无大无小,执
著地爱着自己所爱,哪管他人怎么看。痴也好,狂
也罢,癫又如何,干卿底事?诗意地活,真实地活
,为自己的心,在这一世——这,曾经是我们很多
人,少年时代的梦和理想。
多年以后,回返故乡,回到父亲的书房。打开
大书橱,里面有几个卷轴。拿出来细细端详,四十
多年了,父亲仍然完好地保存着它们,曾经的女儿
幼时的陪伴:米芾的字,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

导语
吴梅影著的《米芾:淡墨秋山画远》,取米芾诗帖“淡墨秋山画远天”,去掉“天”字,原为了突出他以画名以及“米家云山”的意境,更为了和前两部《苏轼:一樽还酹江月》《黄庭坚:因风飞过蔷薇》保持一致。全书分五部分:火正后人、襄阳漫仕、鹿门居士、海岳外史、南宫舍人。
后记
满船书画同明月
这个(2017)秋夜,我开始写米芾。
窗外的小雨,淅淅沥沥地唱着,轻轻敲打窗棂
。独自一人,听雨,读书,写作,并不觉得寂寞。
三十多年来,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沉浸于精神的
世界中,和喜欢的入神交,把物质需求降到最低。
忘记自己,更忘却人间的一切享乐与游玩。
这部书,命名为《米芾:淡墨秋山画远》,取
米芾诗帖“淡墨秋山画远天”,去掉“天”字,原
为了突出他以画名以及“米家云山”的意境,更为
了和前两部《苏轼:一樽还酹江月》《黄庭坚:因
风飞过蔷薇》保持一致。
哦,我那亲爱的、自小熟悉的、天天对着的老
米呀。——幼时,家中挂着他的行草四条屏,录的
唐人林宽五言诗《省试腊后望春宫》,挂了好多好
多年。
如何写出“这一个”?其实有些难度。
而今,书已成,知我罪我,尽在广大读者。
把和好友水云的对话记录如下,以为后记。
梅影:水云弟,请帮看看,宋四家系列之《米
芾:淡墨秋山画远》,有朋友说:应是“淡墨秋山
盎(不是鲞?)远天”?
水云:他这应该是“画”。因为我临过太多遍
,还记得全诗是:淡墨秋山画远天,暮霞还照紫添
烟。故人好在重携手,不到平山谩五年。
梅影:也觉得“画”比较顺,但好些人、包括
网络上百度,都说是“尽”,就疑心自己看错。
水云:米芾写字是有讲究的,他所有“尽(盎
)”字都会把四点写出来,没见他偷懒整成一横来
代替的。多翻他几个帖就知道了。
梅影:你讲得靠谱。我也觉得,四点的“盎”
,省略也不该通下去。
水云:不管是比这稍前或是同时或是稍后的手
札或专门的书法作品里,都可找到实证的。
梅影:找到专家了。那我书名还是:《米芾:
淡墨秋山画远》。
水云:哈哈,我可不敢妄同高人更不敢妄称高
人哦。
是的,就像东坡不会用“倍”代替“仙”一样

梅影:觉得他本来以画名,如果用“画”就有
味道了。
水云:梅影姐你看,这是他稍前或同时或稍后
的“盎”(发了几张书帖示意),最多偷懒把四点
写成两点三点。
还有个直接证明那是“画”字的就是他的《苕
溪诗帖》里的“渔歌堪画处”。同帖中前面句“点
尽壑源茶”,你看就不会把四点弄成一横。
梅影:是的!
水云:还有《虹县诗》中的“满船书画同明月
”的“耋”也是那样写的。你放心用,有问题想吵
架的,咱们翻米芾的“板砖”砸他们。
梅影:水云弟对老米,下了不一般的功夫呀。
我得好好写他。
水云:梅影姐你看《珊瑚帖》,几乎米芾的“
耋”字都写成那样的。他是集古成家的入,不会乱
来的。
梅影:是的,集古出新。彻底放心了。
水云:坡公那么潇洒的人尚且不会乱来。
梅影:当然,他们是“北宋星空下”一颗颗闪
亮的星呀。
水云:是的,他们是天上明亮的星,照耀我们
这些凡人。宋四家的帖子除了山谷没好好临过,其
他三家都是花了功夫琢磨的。所以好多帖子虽然多
年不临,却能背得。老米自己这些诗大多和画有关
系的。
梅影:真好。有爱才会赢。所以,用“淡墨秋
山画远”,省略了“天”字,是可以的,也有味道

水云:他们的诗句做书名,可以有很多以供挑
选,这也很开心哦。就像上面给梅影姐说的那句虹
县诗里的“满船书画同明月”一样是好书名。
梅影:是的,每个人都个性十足,正乃前人所
评:“是干载人,不可无一。”
水云:君子和而不同,骨子里是一样,干净利
落。蔡君谟给人感觉像个老学究,但一样干净利落
,不迂腐。
梅影:是的是的。很开心和水云弟聊这些,非
常感谢。
水云:梅影姐,你看,米芾研究专家曹宝麟先
生的“画”字,完全是按照米书方式写的。
精彩页
2.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一位眉清目秀的小姑娘,在宫殿前石阶下,和几名宫女一道,脚底翻花,笑语叽喳,你来我去,欢快地踢毽子来着。一双朱红色的绣鞋,蜻蜓点水般,忽上忽下,忽左忽右,跳腾翻飞,把个毽子踢得花样百出。越发衬得她秀脚纤纤,身儿轻轻,眼波汪汪。
和她年纪相差无几的、同样是六七岁上下衣着朴素的一名男孩,站在不远的花荫深处,静静地观看。突然,毽子飞到了男孩脚下,他提起脚,用力把毽子踢得老高;落下时,又使劲踢出,送回给女孩。女孩接过,一气呵成,连踢了上百下,这才停住,歇口气,用宫女递上的锦帕擦去额头的汗水。接着,红了脸,对着男孩,深深道个万福,娇声说道:“谢过公子。”
汴京城中秋时分。天已微微有了凉意,桂花香气阵阵袭来,满园馥郁。
男孩在身后几名护卫陪同下,走出花荫深处,问道:“姑娘面生,敢问是哪家姑娘?”
身旁宫女赶忙回答:“回禀小爷,我家姑娘姓高,闺名滔滔,前日里方来,乃曹皇后娘家外甥女。今日里,姑娘刚往宫中参见皇上及皇后毕,得暇来此,奴婢陪同玩耍。”
小姑娘微笑点头。
仁宗宝元元年(1038)。因今上仁宗赵祯无子,就把堂兄濮王赵允让第十三子抱入宫中抚养,赐名赵宗实,就是眼下之六七岁男孩。
小姑娘为仁宗曹皇后姐姐的女儿,近日亦由姨母安排,进入宫中。
临别,赵宗实回过头,有意无意,多看了小姑娘两眼。
十年后。
“哇——”屋内刚出生婴儿,发出阵阵清亮的啼哭声。产婆满面喜色走出,对守候在屋外的一名清瘦秀雅之青年公子说道:“恭喜小王爷,是位小公子,母子均安。”
青年公子脸上的担心与焦虑顿时松弛,喜色溢于言表,他高声命道:“赏!重重有赏!”
府中仆人一起鞠躬,齐声道贺:“恭喜小王爷,深谢小王爷。”
青年公子又转身对身后跟随的一名中年仆从吩咐:“陆管家,赶紧命人报知父王,并到宫中报与圣上、皇后知晓。”
这眼下濮王府中青年公子乃之前宫中小男孩赵宗实,而今,他已长大成人,并已于早些年,离开宫廷,回到父亲身边。
原来,今上赵祯虽有亲生儿子,却未成年即早天。因虑及身后恐无子继承大统,因而景祜二年(1035),年近而立的赵祯将堂兄濮安懿王赵允让第十三子,时年三岁多、不足四岁的侄子接入皇宫,交给曹皇后抚养。
进宫次年,景祜三年(1036),赵宗实即被封为左监门卫率府副率,后又升为右羽林军大将军、宜州刺史。
是时,赵祯虽废郭后,迎娶开国元勋、武将曹彬的孙女曹氏为皇后,却独宠张贵妃。曹皇后因不得圣眷,心中郁郁,遂将自家外甥女、聪颖秀异之高滔滔接入宫中,欲养成后献予仁宗以分宠。
不料两个年纪相差无几的孩儿赵宗实、高滔滔一见如故,十分投缘,非但常在一起玩耍,十分说得来,且均尚简朴、喜诗书、忠孝敦厚,可谓三观一致。某日,二人一同拜见仁宗,仿佛金童玉女一般明媚照人,仁宗便赐婚二人。
赵宗实、高滔滔相识未久,宝元二年(1039),仁宗次子赵昕(豫王)出生,赵宗实遂离宫回到生父赵允让身边。
去年(庆历七年,1047年),赵宗实、高滔滔二人均年满十六岁,依圣旨,行合卺之礼。适才,高滔滔顺利诞下长子。
此时,下人来报:“启禀小爷,各地官宦人家推举之应选奶妈均已来到,一共八名。”
赵宗实命:“带上前来,待仔细些看看。”
众女子来到,一行八人静静站立下首。为首一名二十多岁之精壮妇人,引起赵宗实注意:“姓甚名谁?孩儿多大?”
女子行礼,恭敬答道:“民女阎氏,夫家姓米,乃本朝武将,襄阳人氏。民女刚生了女儿,小女这才满百日。民女奶水甚是丰足,又懂些接生、养护之术,因而官府命民女前来王府备选。”
赵宗实道:“看你身体结实,如此甚好,不妨就留在府中,为吾儿褓姆。”P5-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米芾(淡墨秋山画远)/北宋星空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梅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古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4013076
开本 16开
页数 22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8-07-01
首版时间 2018-07-01
印刷时间 2018-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418
CIP核字 2018162096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40
170
1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6: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