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视觉人类学论坛(第3辑)
内容
内容推荐
朱靖江主编的《视觉人类学论坛(第3辑)》是一本人类学方面的学术论文集,主要以“视觉”为研究角度,通过对有关人类学研究的影片、纪录片、影音资料的梳理和分析,分析国外人类学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我国人类学的发展现状和理论建树,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
作者简介
朱靖江,男,1972年出生。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影视人类学中心主任、副教授。北京大学文化人类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影视人类学、影像民族志理论与方法、跨文化电影研究。著译有《中国独立纪录片档案》、《影像中的正义》、《滇缅公路》等,专长于视觉人类学与世界文化研究。
目录
上篇
哈佛-皮博迪探险队的人类学遗产——新几内亚田野作业的视觉方法创新与伦理反思
人类学“观察电影”及理论构建
论自民族志纪录片——以罗斯·麦克艾威的作品为例
以电影为切入点的民族志研究进路——谢里·奥特纳《非好莱坞:美国梦日暮西山之际的独立电影》评介
文化与影视的审美互动——人类学纪录片的审美创造探究
中国文化人类学纪录片的现存问题及发展对策
呈现“他者”的脉络——民族志影像的意义建构与传播潜力
民族志电影的剩余素材
记忆的考掘——动画式纪录片之探索
视觉人类学视野中的“影音文献”
下篇
花腰傣三部曲与影视人类学的时间厚度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微纪录片传播与当代中国文化建构
数字时代博物馆影音文件开发与应用
从申遗片到纪录片——记忆的复数性与表象化
传统村落的现代表达——以纪录片《记住乡愁》的人文关怀为中心的讨论
口述影音的采录与使用——“阿诗玛”传承人与“初民”展览馆的实践
对近年藏地电影发展的几点思考
社区影像研究的深化与拓展
社区村民影像与文化自觉
参与式影像与我国西南地区的乡村文化建设
文化变迁场域中的人类学影像表达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视觉人类学论坛(第3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靖江
译者
编者 朱靖江
绘者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851735
开本 16开
页数 28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0
出版时间 2017-04-01
首版时间 2017-04-01
印刷时间 2017-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536
CIP核字 2017059962
中图分类号 C912.4
丛书名
印张 1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1
170
14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0:3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