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卿卿如晤(精)/路易斯著作系列
内容
作者简介
C.S.刘易斯(1898—1963),是英国20世纪著名的文学家、学者、批评家。在牛津大学任教期间,他参加了名为“吉光片羽(The Inklings)”的读书会,结识了J.R.R.托尔金,两人经常交流各种古怪的想法,孕育了两部伟大的奇幻著作——《纳尼亚传奇》和《魔戒》。
《纳尼亚传奇》已被翻译成47种语言,全球销售超过1亿册,其中的《最后一战》被授予了英国儿童文学的最高荣誉“卡内基文学奖”。这部作品深深影响了《哈利·波特》等文学作品的创作。
后记
1
1952年,他与她第一次相遇。
那时的他,54岁,应该是一个男人饱经沧桑后
的年纪。然而,相反,他这些年的生活却平淡如水
、单纯如纸。
他没有结过婚,却在牛津教授中古文学寓意爱
情诗的课程,还写了一本书,就叫《爱的寓意》。
也许,书中自有颜如玉,那些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的古典伊人足以支撑他的感情世界,他想自己会一
直这样单身下去,阅读、思考、写作、教学,平静
地走完自己的一生;
他没有太多的经历,从学生到老师,栖居在学
院的高墙内,一住就是30多年。这注定他的信仰之
路,不是从生活经历开始,而是从理性思考开始,
在不断的切问近思后,“就像长眠后自然地醒来”
,他重新回归了基督信仰,并成为著名的护教大师
。他有他的信仰架构,有他的书斋,有他的学术知
交和密友,有他的数不清的读者与听众。也许,这
就够了。
那时的她,37岁,应该是一个女子最圆满的年
纪。然而,相反,她这些年的生活却残碎不堪、混
沌不清。
她结过婚,却嫁了一个酗酒、有精神抑郁症,
后来虽然皈依上帝,却仍在外面拈花惹草的丈夫。
她有很多的经历,年轻时代,出于对信奉犹太
教的父母严格宗教管制的反叛,真诚地吹鼓享乐主
义以及无神论。“我认为人是猿猴的后代,道德不
外是习俗,生命是电子化学的反应”;稍微年长,
又出于对身边民生疾苦的敏感,真诚地接受共产主
义。“我愿意做我兄弟的看守人”、“以天下之忧
为己忧”;还担任党刊的评论员,写了许多人道主
义关怀的诗歌。但是,那又怎样?这份信仰甚至对
她自己的生活也给不了任何“关怀”,要忍受酗酒
动武和感情不忠的丈夫,要拉扯两个年幼的儿子,
要应付拮据的生活压力,还有一身的病,她活得愁
苦、忧虑、没有盼望。“我仍然相信马克思主义,
因为我对上天的帮助茫然无知,对人能逐渐进步失
去信心……”后来,看了他的书,开始接触基督信
仰。她需要很多很多的光,还有爱。这一路,她走
得蹒跚而辛苦。
他们相遇了,一见如故。接着是持续的通信交
流——信仰上的,写作上的;但与爱情无关。
第二年,她丈夫有了新的外遇,虽然,她一直
试图挽回他的心,并不愿意离异,但这一次,第三
者却是她自己的表妹。她不得不离了婚,带着孩子
,从美国迁往英国。一个女人,在异国他乡陌生的
大都会,独自扶养两个孩子,不容易。他同情她,
帮她找房子、介绍工作、出版小说,还给孩子们支
付学费。但与爱情无关。
……
3
此前,台湾已有曾珍珍女士的中译本,译名就
为《卿卿如晤》,笔者也曾试图撷取中国古典爱情
佳句,为此书取一译名,然而,思来思去,仍觉“
卿卿如晤”一词在悲恸中仍蕴含对将来相见的信、
望与爱,最贴切本书主旨,故仍沿用之。不止译名
如此,在译文过程中,笔者也参照了曾女士的译本
。曾女士教授英美文学,中文与英文功底俱深,文
学与神学造诣也不凡,从其译作可窥一二。与前辈
相比,笔者自惭“译”秽,尤其遇前译高妙处,拍
案之余,不忍割舍。有些词句,窃为己用。这里,
致以深深歉意与谢意。
《卿卿如晤》英文原著中,路易斯一律以“H”
指代乔伊;曾译本中,则以“伊”指代之;笔者根
据汉语读者的阅读习惯,以“妻”指代之。特此说
明。
译后记引号部分资料摘自《幽谷之旅——C。S
。鲁益士传》(希卜黎著,吴里琦译,台北海天书
楼出版,1998年)。特表感谢,并在此推荐阅读此
书。此书后拍成电影《影子大地》(Shadowlands)
,纪录了路易斯和乔伊的一段暮色尘缘。
喻书琴
2006年10月24日
目录
前言
引言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译后记
精彩页
又有些时候,多在意想不到的时候,内心有种声音试图向我证明:我其实并不是真的这么在乎,起码并不是像现在这么强烈地在乎。毕竟,爱情不是一个男人生命的全部。在遇到妻之前,我一直过得挺自得其乐的,现在也拥有许多所谓的“消遣”。人们不都是这么节哀顺变,并挺过来了么?那么,我又何必在这里斯人独憔悴?虽然,接受这种声音让我羞愧·但它听上去倒是很合理。然而就在此时,那些铁一般烙人的记忆,突然间刺痛心扉,于是。这一切刚培养起来的“合理感觉”,犹如炉口上的蚂蚁,立刻烟消云散,踪影全无。
受此重创,眼泪不禁潸然而下,心中满是悲戚。多么自怜的眼泪呵!我宁可选择痛苦,那至少是纯纯粹粹、实实在在的痛苦。而像现在这样一味沉浸在自怜中,咀嚼着那腻歪歪的快感,连我自己都讨厌自己。然而,我还是沉溺在自怨自艾中·虽然明知这样实在愧对于妻。因为如果任这种情绪泛滥下去,不消片刻,我所哭泣哀悼的,便不再是一个真实的女人,而是一具虚设的木偶。不过感谢神,有关妻的记忆依然刻骨铭心,无法忘怀。但这记忆,会永远这般刻骨铭心下去么,
然而,妻完全不是这样,她的心思像豹子一样灵巧敏锐、矫健有力。热情也好,温柔也好,伤痛也好,都不能使它缴械投降。你言语中一旦有伪饰的假话或无聊的废话,它能立刻嗅到,然后凌空一跃,在你还未来得及弄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之前,向你扑来,让你人仰马翻。我那些夸夸其谈,被她一针见血地戳破的,不知有多少!我很快学会了不在她面前胡说八道,除非纯粹是为博一笑——享受那种被揭穿、被嘲笑的乐趣。唉,这又是一段烙心刺骨的回忆。自从做了妻的爱人,我再也含糊不了。
也从未有人告诉我,这种悲恸会使人变得懒散。现在做任何事,哪怕仅需赞吹灰之力,我都厌烦不已…~倒是工作例外,因为工作只需头脑机械地照常运转即可——别说写封信,就连读封信我都嫌烦。甚至刮胡子也烦,我的脸是光滑还是粗糙,有什么要紧呢?据说,不快乐的男人需要找些事来分分神、散散心,好从自我封闭中解脱出来。然而,一个精疲力竭的男人,在寒冷的夜里,最需要加条毛毯暖身,可是,他宁可躺在那里瑟瑟发抖,也不愿意起身去找一条御寒。显丽易见,这就是为何孤独的人最后会变得肮脏邋遢,惹人生厌。
与此同时,神在哪里?这样的怀疑是丧偶所引出的最令人不安的并发症之一。当你很快乐,快乐到觉得根本不需要神,快乐到认为神对你的要求是多此一举,这时,你若反省自己,回转向丰也,献上感恩和赞美,社会伸开双臂欢迎你——或说,你觉得袍会如此接纳你。但是,当你迫切需要艳,而所有其他的救助都山穷水尽无济于事时,你会发现什么呢?一扇当着你的面砰然关闭的门,从里头还传出上门栓——双重门栓——的声音。接着,是静寂。你还不如离开,因为,等待的时间越长,那静寂的气息就越深。窗子里没有灯光,可能是问空房子而已。里面曾经住过人吗?看似住过。这看似有人住过的感觉与这静寂无人的气息都同样的明显。这意味着什么?为何,当我们一帆风顺时,弛俨然存在,指挥若定?可是,当我们四面楚歌时,袍反而杏然无踪,爱莫能助?
P16-18
导语
《卿卿如晤(精)》是C.S.刘易斯对爱妻的悼亡手记,以其灵性而细腻的语言、真挚而强烈的情感吸引了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读者,成为治疗人们心灵伤痛的一剂“恩典良药”。
本书展示了他在苦难面前怀疑生活意义的挣扎之旅,也再现了他如何重新归正信仰、心存坚忍奔跑天路的生命轨迹。
序言
当《卿卿如晤》冠以N.W.Clerk之名首次出版时
,一位友人送我此书,我带着极大的兴趣,以旁观
者的角度读完了它。那时,我的婚姻有好些年头了
,还有三个年少的孩子,因此,见路易斯为妻子的
逝世如此悲恸,我虽然深表同情,但毕竟,这种不
幸离我自己的经历很遥远。我无法有太深的感触。
许多年后,我先生过世,另一位友人再次送我
《卿卿如晤》,我也再次捧起此书,期待着能获得
比第一次阅读大得多的感动。部分内容深深触动了
我,但总体而言,我的居丧经历和路易斯的大不一
样。当C.S.路易斯与乔伊·达韦曼(Joy Davidman)
结婚时,乔伊尚缠绵病榻,路易斯很清楚自己娶的
是一个身患癌症、奄奄一息的女人。即使后来她的
病情意想不到地好转,又捱过了数年的缓和期,但
若与我这4D年之久的婚姻相比,路易斯的婚姻之旅
只能算浅尝辄止。他应邀去赴婚姻的盛宴,但刚尝
了几分样品,筵席就无情地撤离了。
另外,对于路易斯,爱妻突如其来的失丧,导
致他信心的极大衰退:“神在哪里?……当你迫切
需要袍,而所有其他的救助都山穷水尽无济于事时
,你会发现什么呢?一扇当着你的面砰然关闭的门
。”
但是,在走过漫长而美满的婚姻之旅后配偶才
过世,情形则大不一样。在我先生弥留之际和离世
之后的那段岁月,反而可能是我最深切地感受到神
的存在和力量的时候。但这并不能抹去心中那份悲
恸的感受。心爱之人的死亡是一种隔绝,但当两人
结婚后,就必须接受其中一方会先另一方而去这一
事实。当C.S.路易斯与乔伊·达韦曼结为夫妇,她
会先他而去,这早是意料之中的事,除非又飞来一
场意外的横祸。他伴着死亡对她的召唤迈入婚姻,
并使这场婚姻成为爱、勇气、自我牺牲的卓绝见证
,与之相比,一个人经过了美满的婚姻,享受了丰
富的人生后,才寿终正寝,则是生老病死自然而然
的一部分。
在居丧的日子,读《卿卿如晤》,让我明白悲
恸的每一种经历都是独特的,但又有某些基本的相
似之处:如路易斯提到那种怪异的恐惧感、忍气吞
声、健忘症。或许所有信徒都会像路易斯一样,对
那些将任何悲剧都说成是“愿主旨成就”的人畏而
远之,好像慈爱的神是为着我们这些受造之物的好
处,才会让这些事发生。他无法忍受那些谎称死亡
对于一个信徒来说无足轻重的人。但我们大部分人
都如此认为,无论我们的信心是否坚固。C.S.路易
斯与我也一样经历了记忆失丧的恐惧。没有一张照
片能逼真地重现心爱之人的笑容。偶尔,瞥见一个
在大街上行走的路人,一个活生生又蹦又跳的人,
都会勾起我们一连串的真实回忆。但我们的记忆,
虽然是那么地珍贵,却像筛子筛糠一样,不可避免
地在遗漏,在流失……
……
自从我先生过世后,我在书房和卧室里,挂了
一些他的照片,四处都可看见它们,就如同他仍然
健在,但这些照片只是肖像,不是偶像;只是记忆
深处的一星点火花,而不是记忆本身。就像路易斯
说的,有时它们不但不能促进回忆,反而会阻碍回
忆。“一切事物的真相都具有偶像破坏的特质。”
他写道:“你尘世的爱人,即使在今生,也常常以
其真实面目打碎你对她的纯然想象。但你情愿如此
。你接纳她,乃是接纳她所有的任性、她所有的缺
点以及她所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正是真实的她,
而非任何关于她的影像或记忆,才是我在其离世后
还深深恋慕着的。”
这一点比死者的魂兮归来更为重要,虽然路易
斯探讨过这种可能性。最后,在他日记最后一篇,
一种对爱的笃定信靠和风丽日般抚平了心中的悲恸
,这种爱,是他对乔伊的爱,也是乔伊对他的爱。
这种爱,更是被神的大爱所完全充盈。
虽然没有提供任何轻松或浪漫的安慰,但神对
我们人类的情感的终极目的总归还是爱。阅读《卿
卿如晤》,你将感受到的不仅是C.S.路易斯的悲恸
,更是他对爱的理解,实际上,这种理解非常非常
丰富。
玛德雷娜·安格尔
1988年8月于Crosswicks
内容推荐
《卿卿如晤(精)》是一篇悼亡手记。这是C.S.刘易斯在痛失爱妻之际,在那些“撕心裂肺、肝肠寸断的午夜”里写下的文字。
《卿卿如晤》是路易斯对生与死、信仰的失丧与重建等人生母题的深刻思考,包括了他对那一段悲恸岁月进行的鞭辟入里、诚挚坦率的内省;同时,这又是一份细腻真实的心灵记录,展示了他在苦难面前怀疑生活意义的挣扎之旅,也再现了他如何重新归正信仰、心存坚忍奔跑天路的生命轨迹。
本书自问世以来,即以其灵性而细腻的语言、真挚而强烈的情感吸引了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读者,成为治疗人们心灵伤痛的一剂“恩典良药”。有人说,这是迄今为止讨论悲痛问题最好的一部作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卿卿如晤(精)/路易斯著作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C.S.刘易斯
译者 译者:喻书琴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7510562
开本 32开
页数 113
版次 2
装订 精装
字数 45
出版时间 2013-12-01
首版时间 2013-12-01
印刷时间 2018-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238
CIP核字 2013171566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4.25
印次 4
出版地 上海
193
133
18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8: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