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幼稚园:今日宜远游
内容
作者简介

韩寒:作家,导演,赛车手

葛亮:作家,代表作《北鸢》《朱雀》

吴浩然:青年作家。

姬霄:人格分裂三瓣的不安分写作者,做广告、写小说、当老师。

张晓晗:卖自己的小女孩,讲故事的小火柴。

张怡微:职业:写作。

周云蓬:歌手,诗人。

陈鸿宇:音乐人,众乐纪勤杂工。

陶立夏:作家,特别会拍照的译者。

荞麦:写作者。正在练习写没有人看的小说。

七堇年:作家,黄昏收集者。

张天翼:(青年女)作家,没写过《宝葫芦的秘密》。

坏蓝眼睛:作家,编剧,情感专家。

康夫:滞销书作者,不知名编剧。

毛利:一个自诩勤奋但是常年拖稿的作家。

苏更生:作家,网红,爱德华·诺顿女友。

郑执:酗酒者。

亮点展示

5be56254N04e4bcd8.jpg

精彩书摘

香港的铺子,好景常在

葛亮,作家

1.

现在住的地方,若用地产中介的口气﹐便说是“旺中带静”的。这街的形状﹐是一个长长的弧形﹐好像一枚新月。街道两边是一些有了年岁的楼宇。静的确是静的﹐其实闹市并不远。因为这街的形状﹐自成一统﹐便涤清了外界的许多声响。或许也是因为老旧﹐最初并不打算长居。因为家中曾经的变故﹐租住这里﹐是为了能在中午赶回家来﹐陪母亲吃饭。后来竟就住了下来﹐一住就是几年。

一则是因为房东人实在是很好。房东叶老先生,是上海人。据说当年出租的时候,他有自己的挑剔。但因为听说我是南京来的,引为老乡,竟然很爽快地答应下来。叶先生是五十年代来港创业的工厂主,时当壮年,现在说广东话也还带了浓浓的乡音。当时香港的大环境和后来的经济起飞尚有距离。

所以,艰苦的日子也是经过了的。第一次的置业,便是在这里买下了几个单位。自己住过红磡、湾仔。老了,就搬回了这里。大约也是好静,又见得到老街坊吧。叶先生喜烹饪﹐兴起,会烧一些地道的本帮菜,送过来与我分享。又喜欢京剧,有很多京戏的影碟。有时候听得见隔壁的声响,最多的是《法门寺》。

这出我不陌生。大约因为外公也喜欢。有一次他还特来邀我和他一起听。是一出《空城计》。他说他其实最喜欢的,是马连良和周信芳。谈起来,竟也知道年轻得多的于魁智。便又感叹,他来香港的时候,于还未出生呢﹐现在居然就在大陆当红了。说完后﹐自己去了里屋翻了半天﹐翻出一把京胡,沾满了尘土。他一面擦灰,一面说这京胡跟他来了香港,也老了。原先弦是上好的马鬃,断了,在这里竟再也配不上。现在勉勉强强装上了钢丝,只有凑合地听了。说完就拉起一曲《大登殿》,声音有些尖利,但力道却是足的。在这咿咿呀呀里,窗外暮色也低沉下去。我便有些爱这条街了。

2.

回忆起来,在香港也迁居了多次。早前在港岛的西区﹐第一个住处,在山道上,四周的风物似乎是让人喜爱的。早上推开窗子,遥遥地能北望到海和浓重的晨雾。下了楼﹐看得见有许多弯折的小道。傍晚的时候,和缓的风也是山上来的。夕阳的光线从法国梧桐的叶子里筛下来,落到地上是星星点点。间或又吹下一两朵洋紫荆或者合欢,便是这光斑中的一两点锦簇。景全是小景,因和日常相关,也更入眼入心。

这些小道,都不起眼,其实是西区的血脉,内在有严整的秩序。街边琳琅的小铺,都是因地制宜,见缝插针。名号却时常分外地大,比方说“贝多芬琴行”“刘海粟画院”﹐ 通常却不过十米见方﹐大约也是香港寸土寸金的明证。

靠着正街,是很陡峭的一条街,从般咸道落下,站在上方,目光直上直下,可一直通向德辅道。整条街都是石板铺筑的阶梯,密集集地下落,几乎有点壮观的意思。这里是很多香港电影取景的地方。

我常去的是靠近山脚下的一爿旧书店,叫做“平记”。终年是一盏泛了蓝的日光灯,瓦数很小,并且闪烁不定。倚墙摆了几个通天大书架,生铁或是木的,里面有很多漫画,因为有些是限量版,待价而沽。香港有数不清的漫画收藏迷,真的有肯为一本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版的《龙虎门》出上好几旧水的(香港白话称一百元为“一旧水”)。这个书店却专有一个中文书架,间歇让人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在这书架上,我淘到过天地初版钟晓阳的《流年》、联文版的《喜福会》、王瑶先生的《中国新文学史纲》,甚至有一本五十年代出版的丰子恺《绘画鲁迅小说》,品相十分地好。后来这间店,大约也关了门。

山脚的德辅道是电车道。电车也算是香港的一道景致,一九〇四年开通迄今,竟有一百多年了,缓缓来往于港岛北的坚尼地城至筲箕湾,还在做着实际的用途。这车在香港人的口中又叫做“叮叮”,是它行动时的声响。响起来,大约就是张爱玲说的“市声”。可电车声在上海却是听不见了。这车是谈不上效率可言的,所以车上除了观光客,便是些师奶与孩童﹐一律都是怡然的神情。

沿着海﹐“叮叮当当”地驶过上环,再进入中环、金钟。“中环速度”也便在这声音里不情不愿地慢下来了。搭乘这车,会闻见浓郁的海味,这是海产街上的气味,来自鱼翅﹑海参﹑花胶与其他干货。绕过梅芳街上了荷里活道,便有了另一番天地。

这条道路Hollywood Road的起源,是因早年种植在路旁的冬青树名,又有一说holly其实是一种榕树。无论如何﹐也是早于美国“荷里活”的产生。曾经陪一个朋友、王家卫的粉丝﹐专程来这里朝拜《重庆森林》里梁朝伟的住处。只是行人电梯附近很普通的中式唐楼。朋友不免失望,说相见不如怀念。

目录

  随笔Essay 
  香港的铺子,好景常在/葛亮 
  烬余录/吴浩然 
  你一定走了很远的路吧/姬霄 
  我失去了我最好的朋友/张晓晗、 
  我敢在你眼底孤独/张怡微 

  特邀Special 
  京都梦寻/周云蓬 
  远不远/陈鸿宇 

  观点Q&A 
  你有哪些通过自我修复来度过艰难时光的经历? 
  如何看待"眼前的苟且"? 
  一个人需要走多少路才可以被称作男子汉? 

  故事Story 
  看不见彩虹的人/陶立夏 
  情感教育/荞麦 
  一叶之吻/七堇年 
  等待戈黛娃夫人/张天翼 
  科伦坡恋人/坏蓝眼睛 
  归途快递/康夫 
  夜车/毛利 
  去吉姆酒馆的好天气/苏更生 
  消失的海湾/郑执 

内容简介

  《今日宜远游》是韩寒亲任主编的原创文学合集,本书向你展现复杂世界中的纯粹与真实。故事、随笔、图片和观点为主要的内容组成部分。 
  作家葛亮的"香港铺子",闲逸的文字为你呈现出温情独特的港式生活;吴浩然和你分享他的毕业季,不同的兵荒马乱,相同的散场,别离后我们带着回忆天各一方;张晓晗为你带来催泪美文,远游在外的孩子们即使飞得再远,也有一根线握在亲的人手上;姬霄的一句"你一定走了很远的路吧",不是宽慰却告诉你路再漫长除了鼓起勇气走,别无他方;更有陶立夏、七堇年、郑执、苏更生、荞麦等人气作家为你带来他们的故事。此外,还特邀了民谣诗人周云蓬在《京都梦寻》中记录了一段有趣荒诞的"京都巡礼";音乐人陈鸿宇的《远不远》写于2018年巡演之后,他说他要做个实验,关掉手机,看看会发生什么。书中还有韩寒为本书特别撰写的后记。 

内容推荐
本书为作品集, 含20篇左右精选文章, 题材类型包括小说、散文、纪实特稿等。全书围绕“远行”这个主题, 讲述了各种各样的人们在路上的故事。如《香港的铺子, 好景常在》, 讲述的是香港市井的风土人情, 在俗世的家长里短中体味人情冷暖 ; 《你一定走了很远的路吧》, 讲述的是在人生路上遇到的那些苦难时刻, 总有闪光的人或事来安抚你。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幼稚园:今日宜远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葛亮,吴浩然,姬霄,张晓晗 等 著,韩寒 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954277
开本 32
页数 222页
版次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8-11-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17.61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21cm
整理
媒质
用纸 轻型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5:0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