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新集体与日常/中国建筑与城市评论读本 |
内容 | 内容推荐 金秋野、王博主编的《新集体与日常/中国建筑与城市评论读本》集结了针对当代建筑前沿、具有代表性的实际案例的评论文章多篇,以“城市空间、单体建筑、乡村实践、改造更新、理论探讨”五个主题为线索,述及本土建筑与城市发展领域的一些具有创新角度的关键议题,如互联网背景下城市商业发展的底层逻辑、单体建筑日常性的凸显、乡建热潮的本质问题、批判复盘建筑学介入文保领域的实践、数字建筑的趋势与传统建筑教学的融合,等等。其对近年来本土建筑与城市发展趋势和内因进行的评论与反思,极具理论和现实意义,引人深思。 目录 编者的话:影即光/金秋野 城市空间 01 新集体:论刘家琨的成都西村大院/朱涛 02 西村大院儿/张早 03 向互联网学习的城市:“成都远洋太古里”设计底层逻辑探析/周榕 04 半层微型消费空间实践:上海半层书店/张宇星 单体建筑 05 木心美术馆评述/唐克扬 06 新大舍:刘东&柳亦春,关于大舍的新居/刘东洋柳亦春 07 凸显日常:对刘宇扬建筑事务所五原路工作室的思考/刘涤宇 08 作为改造的一例小型“综合”样本:刘宇扬建筑事务所五原路新工作室札记/李博 09 日常的陌生化:上海华鑫慧享中心/莫万莉 10 偶发与呈现:上海韩天衡美术馆的“合理的陌生感”/谭峥 11 漫游林木间:理解“林会所”的十个关键词/金秋野 乡村实践 12 古村清梦:大理喜洲“竹庵”/王飞 13 来自鄣吴镇的消息/青锋 14 有龙则灵:五龙庙环境整治设计“批判性复盘”/周榕 15 考古建筑学与人工情境:对五龙庙环境整治设计的思考/鲁安东 16 “微更新”与延续:“水箱之家”改造项目的启示/刘涤宇 17 从[超胡同]到“西海边的院子”/王飞 18 北京四分院的七对建筑矛盾/鲍威 19 老白渡码头煤仓改造:一次介于未建成与建成之间的“临时建造”/李颖春 理论探讨 20 建筑工艺水平地域差异:现象、成因与对策/李海清 21 从“Fab-Union Space”看数字化建筑与传统建筑学的融合/王骏阳 22 若即若离:从龙美术馆的空间组织逻辑谈起/金秋野张霓珂 23 作为承重、隔热、分区和饰面元素的当代砖筑:2016年维纳博艮砖筑奖获奖作品解读/范路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新集体与日常/中国建筑与城市评论读本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金秋野//王博 |
译者 | |
编者 | 金秋野//王博 |
绘者 | |
出版社 | 同济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088195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5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96 |
出版时间 | 2018-12-01 |
首版时间 | 2018-12-01 |
印刷时间 | 2018-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12 |
CIP核字 | 2018253039 |
中图分类号 | TU-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189 |
宽 | 141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