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包法利夫人(精)/经典译林
内容
内容推荐
《包法利夫人(精)/经典译林》被认为是“新艺术的法典”,是一部“完美的小说”。作品以极其简洁而细腻的文笔,描写了富裕农民的独生女、美丽的主人公艾玛,因不甘与忠厚老实的丈夫过平庸的生活,两次发生婚外情,后均遭情人抛弃;又因过度消费,债台高筑,终于被迫自杀的故事。
作者简介
居斯塔夫·福楼拜(1821—1880),19世纪中期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十分注重艺术和语言的完美。他对19世纪末至20世纪文学,尤其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被誉为“自然主义文学的鼻祖”“西方现代小说的奠基者”。著名作品包括:《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三故事》。
目录
《包法利夫人(精)/经典译林》无目录
序言
《包法利夫人》被誉为世界十大文学名著之一。其他
法国文学名著包括司汤达的《红与黑》和巴尔扎克的《幻
灭》。它们都是批判现实主义的杰作。司汤达的现实主义
表现在他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分析上;巴尔扎克的现实
主义表现在他对当时法国社会的细致描绘上。但他们的作
品都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司汤达写的是体现时代精
神的英雄,超群出众的人物,用的是判断性的概括或推论
式的心理分析方法;巴尔扎克写景物是现实主义的,写人
物就掺杂了浪漫主义的因素,写事件却几乎全是浪漫主义
的手法,用的是夸张的修饰语和最高级形容词。《包法利
夫人》的作者福楼拜和他们不同:他写的是平庸的人物和
平淡无奇的生活,但他用的艺术手法却能点石成金,化腐
朽为神奇;他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来描写人物,用浪漫主义
的语言来展示浪漫主义的个性,使浪漫主义也成为现实主
义的一部分了。
《包法利夫人》的故事取自现实。夏尔·包法利的原
型是欧解·德拉玛,1812年生,1834年前,在福楼拜父亲
主持的卢昂医院实习,同年9月18日取得行医执照,但不得
动大手术;1836年和三十岁的寡妇(小说中改为四十五岁)
结婚,寡妇死后,又于1839年8月7日和十七岁的农家女德
尔芬·库蒂丽叶(包法利夫人艾玛的原型)结婚。德尔芬长
得很美(卢昂博物馆有她的画像),曾在卢昂一家修道院学
习,但她生性风流,喜欢交男朋友。据她婚后的女佣奥古
斯汀·梅娜吉(小说中的费莉西)说:她们两人同岁,无话
不谈,常常同读小说,羡慕贵族夫人生活,模仿她们,每
星期五在家中开招待会,邀请公证人事务所的年轻朋友参
加,但却没有人来赴约。德尔芬自视很高,说起话来声音
清脆如玉,对平凡的婚后生活不满,又不信教,搞了两次
婚外恋,邻居看见过她在花园中吻抱情人。1848年3月6日
,她搞得倾家荡产,服毒自尽。
这种婚外恋的风流艳事,法国文学史上不乏先例,如
卢梭的《新爱洛伊丝》和普莱沃的《曼侬·勒斯戈》。福
楼拜怎么超越前人呢·前人写的都是浪漫主义的才子佳人
,福楼拜写的却是现实主义的庸人和浪漫主义的怨妇。庸
人满足于现状,怨妇却向往未来。包法利外形笨拙,智力
低下,性格软弱,毫无理想;结婚前唯母命是听:母亲为
他选择职业,选择行医地点,选择婚姻配偶;和寡妇结婚
后又唯妻命是听:“他在人面前应该这样说,不能那样说
,要顺着她的意思穿衣服,按照她的吩咐催促病人还账”
;他并不爱寡妇,但在寡妇死后,他也不感到如释重负;
他向艾玛求婚,却又不敢开口,还是岳父做主,才成好事
;他对艾玛更加唯命是听,艾玛要和他保持距离,他不敢
越雷池一步,并不感到难堪,也不觉得痛苦。而艾玛却是
一个充满了浪漫主义思想的少女,虽然生在农村,却不甘
居人下,梦想着要过贵族夫人的爱情生活,结果嫁了一个
才貌平庸的丈夫,现实距离理想太远,所以婚外恋就合乎
情理了。
这种婚配不当的喜剧,法国文学史上不乏先例,如博
马舍的《塞维勒的理发师》。但福楼拜却没有把夏尔·包
法利写成一个喜剧人物,而是渗进了悲剧的因素。夏尔虽
然平庸,可是温顺、善良、正直、忠厚、大方,相比之下
,艾玛的两个婚外恋人,一个损人利己,一个胆小怕事,
都是见死不救,冷酷无情;而夏尔却爱屋及乌,甚至在艾
玛死后,宁可负债累累,也不肯变卖她房里的东西,反而
要盛葬亡妻;两相比较,不是有天渊之别吗!夏尔发现了艾
玛的婚外恋后,非但不怪艾玛,反恨自己不是她的婚外恋
人,直到死前,手里还拿着艾玛的一绺头发。这不成了一
个浪漫主义的情痴吗!夏尔的悲剧在于:艾玛不是一个值得
痴情的妻子。据说福楼拜写艾玛死时的夏尔,把自己在妹
妹卡罗琳去世时的痛苦和悲哀都倾注进去了。无怪乎圣·
佩韦说:夏尔是个“可怜的好人”,经过艺术加工,可以
塑造出“一个高尚、动人的形象”。
福楼拜后来写了一部小说《情感教育》。其实,《包
法利夫人》也可以说是《浪漫主义教育》。在艾玛的浪漫
主义思想影响之下,只生活在现实中的夏尔也变得浪漫化
了;而艾玛自己的思想却越来越向庸俗化的方向发展。在
修道院学习的时候,她受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梦想着
海阔天空的爱情生活;但和平庸的夏尔结婚后,开始感到
梦想破灭。在沃比萨舞会上见到子爵,觉得现实生活中真
有自己梦想的人物,但是可望而不可及,于是生了一场大
病。迁到荣镇之后,她认识了年轻漂亮、有浪漫主义思想
的实习生莱昂,两人一见如故,情投意合,她破灭了的梦
想又死灰复燃;但是莱昂比她年轻,胆小怕事,错把她当
成可望而不可及、冷若冰霜的贤妻良母,放过了机会,到
巴黎去了,于是她梦想的天地也缩小到了巴黎。在她灰心
、失望之际,情场老手罗多夫乘虚而入,投其所好,说些
浪漫主义的花言巧语,艾玛错把他当成自己梦寐以求的情
人,开始半推半就,继而难分难解,最后要求私奔,反倒
被他抛弃,而为了私奔,她已经开始借债了。梦想再一度
破灭,她又大病了一场。病后为了消愁解闷,
导语
《包法利夫人(精)/经典译林》以简洁而细腻的文笔,通过一个富有激情的女子爱玛的经历,再现了19世纪中期法国的社会生活。《包法利夫人》的艺术形式使它成为近代小说的一个新转机。这不仅是一部模范小说,也是一篇模范散文。其书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多次再版,经典永远是经典。小说是阅读量极大、受众范围极为广泛的一种文学体裁。它以其文学性和故事性的紧密结合,吸引文学及文学以外的大量读者。小说往往将现实压缩,以文学的形式反映真实的、深刻的社会现象、社会背景,或者反映某种思想、某种哲学观念甚至某种宗教信仰。
精彩页
我们正在上自习,忽然校长进来了,后面跟着一个没有穿学生装的新学生,还有一个小校工,却端着一张大书桌。正在打瞌睡的学生也醒过来了,个个站了起来,仿佛功课受到打扰似的。
校长做了个手势,要我们坐下,然后转过身去,低声对班主任说:
“罗杰先生,我把这个学生交托给你了,让他上五年级法国中小学十年一贯制,一年级是最高班,十年级是最低班。吧。要是他的功课和品行都够格的话,再让他升高班,他的岁数已经够大的了。”
这个新生坐在门背后的角落里,门一开,谁也看不见他。他是一个小乡巴佬,大约有十五岁,个子比我们哪一个都高。他的头发顺着前额剪齐,像乡下教堂里的歌童,看起来又懂事,又不自在。他的肩膀虽然不算宽,可是那件黑纽绿呢小外衣一定穿得太紧,袖口绷开了线缝的地方,露出了晒红的手腕,一看就知道是卷起袖子干惯了活的。浅黄色的长裤给背带吊得太高,露出了穿蓝袜子的小腿。脚上穿了一双不常擦油的钉鞋。
大家背起书来。他竖起耳朵来听,专心得好像在教堂里听传道,连腿也不敢跷,胳膊也不敢放在书桌上。两点钟下课铃响的时候,要不是班主任提醒他,他也不知道和我们一齐排队。
我们平时有个习惯,一进教室,就把帽子抛在地上,以免拿在手里碍事;因此,一跨过门槛,就得把帽子扔到长凳底下,并且还要靠墙,掀起一片尘土;这已经成为规矩了。
不知道这个新生是没有注意到我们这一套,还是不敢跟大家一样做,课前的祷告做完之后,他还把鸭舌帽放在膝盖上。他的帽子像是一盘大杂烩,看不出到底是皮帽、军帽、圆顶帽、尖嘴帽还是睡帽,反正是便宜货,说不出的难看,好像哑巴吃了黄连后的苦脸。帽子是鸡蛋形的,里面用铁丝支撑着,帽口有三道滚边;往上是交错的菱形丝绒和兔皮,中间有条红线隔开;再往上是口袋似的帽筒;帽顶是多边的硬壳纸,纸上蒙着复杂的彩绣,还有一根细长的饰带,末端吊着一个金线结成的小十字架作为坠子。帽子是新的,帽檐还闪光呢。
“站起来。”老师说。
他一起立,鸭舌帽就掉了。全班人都笑了起来。
他弯下腰去捡帽子。旁边一个学生用胳膊捅了他一下,帽子又掉了,他又捡了一回。
“不必担心,你的王冠不会摔坏。”老师很风趣地说。
学生都哈哈大笑起来,可怜的新生更加手足无措,不知道帽子应该拿在手里,还是让它掉在地下,还是把它戴在头上。他到底又坐下了,帽子还是放在膝盖上。
“站起来,”老师再说一遍,“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
新生口里含了萝卜似的说了一个听不清楚的名字。
“再说一遍!”
新生还是说了一个稀里糊涂的名字,全班都笑得更厉害了。
“声音高点!”老师喊道,“声音高点!”
于是新生狠下决心,张开血盆大口,像在呼救似的,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叫道:“下坡花力!”
这下好了,笑声叫声直线上升,越来越闹,有的声音尖得刺耳,有的像狼嚎,有的像狗叫,有人跺脚,有人学舌:“下坡花力!下坡花力!”好不容易才变成零星的叫声,慢慢静了下来,但是一排板凳好像一串爆竹,说不准什么时候还会爆发出一两声压制不住的笑声,犹如死灰复燃的爆竹一样。
老师只好用罚做功课的雨点,来淋湿爆竹,总算逐渐恢复了教室里的秩序;老师又要新生听写,拼音,翻来覆去地念,才搞清楚了他的名字是夏尔·包法利,就罚这条可怜虫坐到讲台前懒学生坐的板凳上去。他正要去,又站住了。
“你找什么?”老师问道。
“我的……”新生心神不定,眼睛左右张望,胆小怕事地说。
“全班罚抄五百行诗!”教师一声令下,就像海神镇压风浪一般,压下了一场方兴未艾的风暴。
“都不许闹!”老师生气了,一面从高筒帽里掏出手帕来擦满脸的汗水,一面接着说,“至于你呢,新来的学生,你给我抄二十遍拉丁动词‘笑’的变位法。”
然后,他用温和一点的声音说:
“你的帽子嘛,回头就会找到,没有人抢你的!”
P3-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包法利夫人(精)/经典译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国)居斯塔夫·福楼拜
译者 译者:许渊冲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777353
开本 32开
页数 293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9-09-01
首版时间 2019-09-01
印刷时间 2019-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468
CIP核字 2019078969
中图分类号 I565.44
丛书名
印张 9.62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16
153
2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5: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