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怪癖心理学
内容
前言/序言

在现今社会,总是有很多千奇百怪的人或事情让我们看不懂: 
为什么有的人总是喜欢无缘无故地伤害自己? 
为什么有的人明明经济条件不错,却喜欢偷别人的东西? 
为什么有的人长得非常标致,却z终与丑男或是丑女走在了一起? 
为什么有的人总是喜欢裸露自己的身体? 
为什么有的人总是没来由地感到害怕? 
…… 
其实,这些有悖于常理的现象都是不同的心理怪癖表现:自残癖、偷窃癖、恋丑癖、裸露癖等,而这些怪癖都是内心欲望的投射。怪癖是人的两面性的体现,人既会产生做正确事情的冲动,也会有做坏事的欲望。如果压制这做坏事的冲动,有可能会适得其反。 
本书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字来为大家生动地介绍各种“癖”的爱好者,比如,恋物癖、厌食癖、整容癖等,并进行深入分析,以揭示怪癖的真相,揭露 
人们行为背后的心理奥秘。另外,书中还条理清晰地讲述了各种非正常心理的行为矫正和治愈方法,以帮助那些“癖”的爱好者勇敢地正视这些怪癖,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从而走出心理阴霾,获得健康、美好的幸福人生!

作者简介

叶鸿羽 心理咨询师,心理科普作家,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从业以来,不忘初心,矢志于心理咨询和心理知识的普及。著述颇丰,代表作有《怪癖心理学》《心理学与人生规划》等。

亮点展示

1.jpg

精彩书摘

异装癖:用衣服穿出另一种性别 
叶子和男友是经朋友介绍认识的,刚开始见到对方时,叶子就心动了,因为他长得高大帅气,而且很有礼貌,对叶子也很温柔体贴,所以,见了几次面后,叶子便与他谈起了恋爱。可不承想,在他们相处一年半之后,叶子却发现了男友的特殊癖好。 
有一次,叶子去男友的家中为他收拾房间,但在他的卧室中却发现很多女人的衣服,还有女性的化妆品。这让叶子大为生气,以为男友背着她与另外一个女生交往。于是,当男友回来的时候,她质问男友家中为何有女人的衣服。可谁知,男友见到那些女装,不仅没有东窗事发的紧张,而是眼睛发亮,温柔地拿起那些衣服说:“这些都是我的宝贝,当然会在我的家中出现了。”
说完,他直接将自己的男装脱了下来,换上那些女装,一边穿还一边对叶子说:“等我穿完了,你就会发现我的美。”然后,他自顾自在镜子前面美滋滋地穿着,而且脸上显现出一种强烈的满足感。这让叶子相当震惊,原来男友竟然有这种癖好。 
之后,男友还会拿叶子的衣服来穿,即使穿上去极为不匹配,他却乐此不疲,感到很满足。不仅如此,有时候男友还会让叶子陪着他去买大码的女装,并声称要穿着这些衣服与叶子约会、看电影。这让叶子既感到难堪,又难以接受,但她不知道该怎么办,不知道如何才能帮助男友。 
其实,叶子男友的这种行为属于异装癖。它又被称为异性装扮癖,是指通过穿异性服装而获得性兴奋的一种性变态形式。一般来说,患者都是异性恋,但有些同性恋也有异装癖,以男性为主。心理学家表示,异装癖患者往往是从青春期就开始喜欢穿异性的服装,起初,他们会在家中穿一两件异性的服装,并且会在镜子前自我欣赏,但后来逐渐会发展成穿着异性的服装大摇大摆地出入公众场合,并且有的衣服会比女性还要讲究,还会使用女性的化妆品等,从中获得满足感或是出现性冲动。 
当然,女性也会患有异装癖,她们可能会觉得穿男装比较舒服,而且符合自己的个性,所以总是喜欢穿着男装。起初,她们会穿比较中性化的衣服,但后来就慢慢尝试穿男装。在此过程中,为了穿着更好看,她们开始出现束胸等行为,后来甚至会将头发剪成男士发型,此时的她们会非常讨厌女性的衣服。 
不过,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女性比较喜欢穿男性服装,这并不能说明她们患有异装癖。如果达到束胸、剪男士发型、对女装心生抵触的程度,则是异装癖。 
那么,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对此,有心理学家总结出以下几个原因: 
1.生理原因。有些异装癖患者因为自身先天生理缺陷或是后天机能的障碍,导致他们尝试扮演异性的角色,抑或是偶然受到了异性服装的视觉或是触觉的刺激,从而让其选择穿异性的服装,并从中获得身心的满足感和快感。 
2.心理原因。有些异装癖患者会对两性关系产生害怕和担心的心理,所以他们如果不穿异性的服装就会出现性功能障碍。而通过异性的装扮则能缓解患者潜意识中对性活动的紧张、害怕情绪。 
3.家庭原因。如果患者的父母本来想要女孩,结果却生了男孩,或是相反的情况,想要女孩却生了男孩。为了弥补内心的缺憾,他们会将孩子打扮成异性,并给孩子更多的关心和爱抚。另外,有些家长会受到封建迷信的影响,为了保护孩子的平安,特意将孩子打扮成异性的形象,并为其取异性的名字。比如叶子后来得知,男友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他的父母喜欢女孩,结果却生了他们兄弟三人,所以他总是被父母当作女孩养,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常常给他买女性的衣服。 
4.不当的引导。有些父母认为女孩子比较温顺、听话,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拿邻居家的女孩子作为榜样来引导男孩。久而久之,导致孩子在青少年时期缺乏正常的社会交往,异性化的气质和性格也越来越明显。 
一般来说,异装癖是不会危害社会或是其他人的,只是他们的行为有伤风化,而且对其自身心理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在儿童或是青少年时期,如果发现他们有异装癖时要及时地采取防范措施和治疗的方法,以控制和纠正其异常的行为。那么,具体方法有哪些呢?对此,有专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积极鼓励,及时治疗。如果患者是在儿童或是青少年时期出现了异装癖的症状,父母要及时地鼓励他们积极地参加集体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减少他们对性别期待的压力。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则及时带他们去治疗,才能控制病情的发展,从而改变其异常行为。 
2.通过恋爱、结婚进行治疗。专家建议,当患者在成年后患有异装癖时,可以在恋人或是爱人的帮助下,控制和纠正他们的异常行为。比如通过鼓励、爱抚等方式帮助对方减轻、消除焦虑情绪,缓解压力,从而逐步克服性功能障碍。 
3.厌恶治疗法。当患者穿着异性的服装时,专业人士可以给予他们疼痛性的刺激或心理打击,以让他们改变异常的行为。 

目录

Part 1 不可思议的癖好:他们是“变态”吗 /001 
洁癖:到处都遍布着细菌 /002 
偷窃癖:喜欢做“小偷” /006 
疑病癖:我是不是患有重病 /010 
强迫癖:身体不受自己控制 /013 
自残癖:看到伤口才能平静 /016 
异食癖:什么东西都能吃下去 /019 
Part 2 情感中的怪癖:他们都是疯子和傻子吗 /023 
斯德哥尔摩效应:被驯化的爱 /024 
恋丑癖:“鲜花”为何要嫁“牛粪” /028 
吊桥理论:危险环境可以催生爱情 /032 
恋母癖:俄狄浦斯情结式的爱情 /036 
异性恐惧症:需要治疗的幸福 /040 
肢体接触恐惧症:只能深情地望着你 /044 
Part 3 性心理怪癖:无法言说的心理障碍 /047 
恋物癖:对某些物体有特殊的情结 /048 
异装癖:用衣服穿出另一种性别 /051 
恋童癖:行走在病与罪之间 /054 
偷窥癖:躲藏在他人背后的眼睛 /058 
露阴癖:用裸露来满足自己 /061 
受虐癖:越被鞭打越快乐 /064 
摩擦癖:行走的“公交痴汉” /067 
慕残癖:与众不同的爱恋 /071 
Part 4 生活中的怪癖:超乎想象的怪行为 /075 
贪食癖:吃到吐才会停下来 /076 
厌食癖:看到食物就感到痛苦 /080 
整容癖:让人为之神魂颠倒 /084 
购物癖:成为物质的牺牲品 /087 
异手症:为何总是“手不由己” /090 
红脸病:每日如同惊弓之鸟 /093 
嗜睡癖:对身体产生危害的“睡美人” /097 
Part 5 离经叛道的人格怪癖:偏离正常轨道的怪行为 /101 
偏执型人格:世界充满了“阴谋” /102 
反社会型人格:如同有攻击性的猛兽 /105 
冲动型人格:绽放的凤仙花 /108 
表演型人格:生活就像在演戏 /112 
边缘型人格:不受控制的情绪 /116 
Part 6 成瘾的癖好:无法抑制的依赖 /121 
网瘾癖好:不可小觑的“电子海洛因” /122 
烟瘾癖好:被尼古丁“绑架” /126 
酒瘾癖好:借酒浇愁愁更愁 /130 
赌瘾癖好:无法摆脱的赌博恶习 /134 
股瘾癖好:越陷越深的泥潭 /139 
Part 7 儿童心理怪癖:孩子的心思让人摸不透 /145 
黏人癖:分开如同生死离别 /146 
自闭癖:走不进的内心 /150 
恐学癖:对学校心生恐惧 /154 
癔症:歇斯底里的疯狂发作 /158 
遗尿癖:总在床单上画“地图” /161 
吹牛癖: 喜欢编造和虚构 /164 
重复癖:不厌其烦地做某事 /168 
Part 8 心理怪癖:自己是不是患有“神经病” /171 
抑郁症:是谁将快乐偷走了 /172 
焦虑症:时刻活在忧虑之中 /177 
躁郁症:这真的是一种“天才病”吗 /181 
妄想癖:对荒唐的观点坚信不疑 /186 
Part 9 实验探究:复杂而阴暗的心理怪癖实验 /191 
斯坦福监狱实验:路西法变为撒旦 /192 
罗恩?琼斯的实验:在教室中制造出纳粹 /196 
感觉剥夺实验:不可或缺的外界刺激 /200 
克拉特死亡实验:意念让人自杀 /204 
达利与拉丹的实验:冷漠的真相 /208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从心理学角度,全面揭示怪癖心理和怪异行为的故事集。全书共收集数十个真实典型的案例,包括抑郁症、躁郁症、妄想症、焦虑症,异装癖、受虐癖、恋物癖,偏执型人格、反社会型人格,有网瘾、酒瘾、烟瘾、股瘾……这些怪癖都是内心欲望的投射。 
本书详细生动地揭示了各种怪癖的真相,还介绍了许多有效的行为矫正和治愈方法,以帮助患者勇敢地正视这些怪癖,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从而走出心理阴霾,获得健康、美好的幸福人生! 

编辑推荐

1.填补市场空白

看多了变态心理学、犯罪心理学?这本怪癖心理学,吊足胃口,填补空白,堪称“怪癖家族”全书!

2.内容齐全实用

“欲知怪癖,舍我其谁?”包含48种怪癖症状,5个怪癖实验,怪癖实用大全倾情奉上!

3. 分析专业独到

了解怪癖还不够?如何矫正是王道!专家点评各种怪癖,从成因到治愈,干货满满!

4. 案例生动有趣

名人也有怪癖?本书收录50多个精彩案例,想知道凡?高、贝多芬、鲁迅等名人有哪些生活怪癖,书中全都告诉你,让你脑洞大开、直呼过瘾。

5.贴近生活易操作

晦涩难懂难实践?本书语言通俗易懂,全面涵盖各种怪癖在生活中的症状,提出解决方法,条理清晰,实操性强。

6. 名家*力作

名家又出新作品?毕业于名校人民大学,有强大的学科依托,曾策划出版过多部心理类书籍。

内容推荐
本书是从心理学角度,全面揭示怪癖心理和怪异行为的故事集。全书共收集数十个真实典型的案例,包括抑郁症、躁郁症、妄想症、焦虑症,异装癖、受虐癖、恋物癖,偏执型人格、反社会型人格,有网瘾、酒瘾、烟瘾、股瘾……这些怪癖都是内心欲望的投射。
本书详细生动地揭示了各种怪癖的真相,还介绍了许多有效的行为矫正和治愈方法,以帮助患者勇敢地正视这些怪癖,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从而走出心理阴霾,获得健康、美好的幸福人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怪癖心理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叶鸿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821848
开本
页数 211页
版次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9-02-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变态/病态心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6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24cm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5:2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