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唐蕃古道路网结构及沿线文物遗存考古调查与研究/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系列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唐蕃古道路网结构及沿线文物遗存考古调查与研究》是作者余小洪、席琳对唐蕃古道陕西段、甘肃段、青海段、四川段及西藏段沿线文物遗存的考古调查和理论研究之作。唐蕃古道是我国古代一条著名的交通路线,与丝绸之路多有重合,英溅分布有吉城古堡、石窟壁画、寺院建筑、摩崖造像、金石碑刻简牍、墓葬等大量文物遗存。本书专业解读这些文物遗存的分布、性质、特征及保存现状,研究古道形成、发展及变迂的原因,古道各路段的特点与地位以及与厨边交通路线的关系,着重阐述唐蕃古道路网结构的发现、唐蕃吉道沿线佛教遗存的文化特征、棺板画遗存的艺术特征以及古道沿线石狮的造型特征。这些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于丰富丝绸之路的内涵具有较大的意义。 目录 上编 考古调查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唐蕃古道概述 第二节 既往调查与研究简史 第三节 2016—2018年田野考古调查概况 第二章 陕西段唐蕃古道考古调查 第一节 西安地区 第二节 咸阳地区 第三节 宝鸡地区 第三章 甘肃段唐善古道考古调查 第一节 天水地区 第二节 定西地区 第三节 兰州地区 第四节 临夏地区 第五节 武威地区 第六节 张掖地区 第七节 敦煌地区 第四章 青海段唐善古道考古调查 第一节 海东地区 第二节 西宁地区 第三节 海北地区 第四节 海西地区 第五节 海南地区 第六节 玉树地区 第五章 四川段唐蕃古道考古调查 第一节 石渠地区 第二节 炉霍地区 第六章 西藏段唐蕃古道考古调查 第一节 昌都地区 第二节 林芝地区 第三节 拉萨地区 第四节 山南地区 第五节 日喀则地区 下编 理论研究 第七章 唐蕃古道路网结构的考古发现与重构 第一节 唐蕃古道路网结构的重构 第二节 唐蕃古道线路的变迁 第八章 唐蕃古道沿线吐蕃佛教遗存的文化特征 第一节 发现与概述 第二节 文化因素分析 第九章 唐蕃古道沿线棺板画遗存的艺术特征 第一节 唐蕃古道沿线棺板画的发现 第二节 唐蕃古道沿线棺板画的艺术特征/21l 第十章 唐蕃古道沿线吐蕃石狮的造型特征 第一节 唐蕃古道沿线石狮的发现 第二节 唐蕃古道沿线石狮的造型艺术特征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唐蕃古道路网结构及沿线文物遗存考古调查与研究/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系列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余小洪//席琳 |
译者 | |
编者 | 余小洪//席琳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山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606462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5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80 |
出版时间 | 2018-10-01 |
首版时间 | 2018-10-01 |
印刷时间 | 2018-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02 |
CIP核字 | 2018231649 |
中图分类号 | K928.642 |
丛书名 | |
印张 | 1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东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