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陈光甫(中国摩根)/百年中国记忆
内容
目录
第一章 金融奇迹:从“小小银行”到金融巨头
我与陈光甫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简史
陈光甫与上海银行的始末
上海银行:陈光甫的毕生事业
上海银行的主要业务
有服务精神的银行家
民族资本银行的佼佼者
第二章 引领时代:全新经营理念铸就成功
陈光甫的成功道路
有创新精神的金融企业家
上海银行独特的经营手段
陈光甫的思想和企业简析
上海银行常州分行的经营管理
上海银行汉口、郑州分行的经营模式
上海银行重视信息管理
首推农贷的上海银行
迅速平息的提存风潮
支持实业一例:大成纺织染公司
第三章 开创历史:中国首家旅行社的传奇
创办中国旅行社自述
打破国外垄断的中国旅行社
服务社会业务先锋
被迫开办的东方旅行社
附录
陈光甫1956年致张公权函
陈光甫年表
精彩页
我与陈光甫
资耀华
资耀华是民国时期长期供职于上海银行的“高管”,不仅与陈光甫有一定的私交,也对当时整个中国的金融业界也知之甚详,他将向我们讲述上海银行生存发展时期的大背景。
前言
我与陈光甫既无亲戚,也非故旧,素不相识,毫无渊源。我对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虽闻其名,但做梦也没有想到去参加工作,更绝对没有料到不但进入了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且成为终身事业。机缘乎?巧合乎?本在意料之外,又似在意料之中,话就得从头说起了。
下面简要叙述我投入金融工作后,怎样认识陈光甫,参加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工作,并在陈光甫的领导下的合作共事关系;陈光甫对国民党政府历次金融变革措施的见解和活动;我被派赴美欧学习考察,回来后对银行业务所提出的建议等。
1926年我在日本京都帝国大学经济学院毕业时,曾想回国后能进入中国银行工作,当时认为有同学好友唐有壬可以请托。唐有壬是辛亥革命前湖南人革命烈士唐才常的次子,留学日本,在庆应大学比我早两年毕业,在中国银行任副总裁张公权的秘书,并兼北京银行公会的银行月刊总编辑。不料我回到北京时,他已弃商从政,到南方广州做官去了。我大失所望,幸有留日同学老前辈白经天(鹏飞)、徐诵明等推荐,由中国大学聘为教授,并在其他几所大学兼教。无奈当时北洋军阀当政,教育经费都挪作军费,教职员工普遍欠薪,聘书上虽载明月致束惰200余元,每月发薪时,仅得20元,日常生活都成问题。
因此又想到离日回国时,曾向相识教授告别,有位叫内藤湖南的教授给了我一封介绍信,要我到了北京去会见前任内阁总理熊秉三(希龄),可能有所帮助。我本不太愿意拉这种关系,但现在处境困难,只得去应酬一番。可是持信去拜访,秉老见信非常高兴,这真又出我意料之外。他看完信后,即询问我目前情况,并说你是学经济的,最好从事银行工作,我有一友现在银行月刊当编辑,名叫李远卿,也是湖南人,你可暂时帮他搞些编辑工作,写点稿件得稿费帮助生活。他当即拿起电话通知李远卿。我依嘱到了北京银行公会去拜访李远卿,他非常热情,且好似奉命唯谨,我才知他原是熊秉老任内阁总理时的机要秘书。我当时对于写这类有关银行金融的稿件很感兴趣,能写的材料很多,现买现卖,几个夜晚就可以赶出一篇。一面教书,一面写稿,生活不成问题。
大概如此过了半个多月,突然一早有中华汇业银行北京分行李经理派人来约我10点钟到银行晤谈。当时我很惊异,但也如期去银行履约。李经理一见如故,并很坦率地说:“敝行目前本来不拟招用新人,但你系秉老特别推荐,又与日方董事相商,日方认为你是在日本留学的最高学府毕业,可以破格安排。现在先请您在会计处工作,熟悉一下业务,月薪60元,就从下月1日起开始工作。”我听后感到有点左右为难,学校聘书是一年,不好随便中途毁约,否则也对不起推荐我的老朋友。我当将实情相告,但李经理则认为“这没有问题,你现在还可以兼课,到时向会计部长请个假就是了,行中因各方面已安排好,不便更动”。我当时也不好再说什么,这真是“走遍天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当时很感激这位李经理如此通融,后来才知道他也是秉老任内阁总理时财政部的钱币司司长。
银行会计处,由一位名叫川端的日本人当部长,还有一位日本人及一位宁波人做日常工作。我这时算是实习生,办公室内一共四人,其余工作人员在一个大房间内。会计处是管各种账务,制定表报、资产负债表,损益计算书等,必须善算善写,数目单据必须写得端正清晰。当时得知那位宁波同事,算盘打得非常熟练,数字写得秀美,但月薪还不到50元。我两样都不行,实感到非常惭愧,所以下决心拜他们为师,苦练算盘及学写罗马字。但我细看各种报表,分析一下,却吓了一大跳。我看出这个银行已到了危险状况,放款虽很多很巨,却都是北洋政府贷款,都是呆账,本利全无,现金非常缺乏,钞票发不出去。我进银行时,朋友都说我得了个金饭碗,现在感到乃是一个泥饭碗,一碰就要碎。
1927年新年刚过,李经理突然又调我去经理室工作,主办一切来往公文及文稿。到了经理室,从一切往来文件中,更看出这家银行已捉襟见肘,随时要出问题。有一次我同李经理晤谈,我不敢直说银行怎么危险,只从正面提点意见,试探试探。我说本行在关内似乎很难发展,唯有到关外东三省找出路,因既系中日合办,到关外或可与日本工商业方面做生意,与奉系搞好关系,可以在那里发行钞票,若在关外发展得好,还可以接济关内。现在在北京发行钞票,只可搭入其他钞票零碎发行,不可大宗发行,否则早晨一大捆发出去,下午原大捆回来,反而将自己仅有的一点儿现金都兑出去,等于自己挤兑自己,既不合算也很危险。李经理似乎有点同意,但当时未置可否。过了几天,他突然要我把前几天同他谈的写个正式报告由他送到天津总行。李经理从天津回来很高兴地告知,该提议已经董事会通过,决定到关外开行。又说我行总经理已由奉系王荫泰担任,
导语
他创造了从“小小银行”到民资银行第一位的奇迹;他首开中国现代旅游业之先河;他曾挺身赴美,促成国家贷款,打下长期抗战经济基础;胡适赠诗于他,以“过河卒子”共勉。陈光甫,中国金融史上永不褪色的道标。
刘未鸣、詹红旗主编的《陈光甫(中国摩根)》为百年中国记忆·实业巨子系列之一。
内容推荐
陈光甫是民国时期金融界的代表人物。刘未鸣、詹红旗主编的《陈光甫(中国摩根)/百年中国记忆》介绍了陈光甫的早年经历,创办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中国旅行社,以及在抗战中所做的贡献。作为一位民族金融家,在夹缝中求生存,自有其独到的经营方式与创新之举。本书收录的都是上海银行与陈光甫的相关人物的回忆文章,比较准确真实地反映了陈光甫经营上海银行的各种细节。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陈光甫(中国摩根)/百年中国记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未鸣//詹红旗
译者
编者 刘未鸣//詹红旗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508858
开本 16开
页数 3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19-03-01
首版时间 2019-03-01
印刷时间 2019-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498
CIP核字 2018270305
中图分类号 K825.34=73
丛书名
印张 20.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9
1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4:3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