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雨花英烈精神(扬帆的信仰)/中国共产党精神 |
内容 | 内容推荐 雨花台留下姓名的烈士超过千名,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编著的《雨花英烈精神(扬帆的信仰)/中国共产党精神》以革命先烈的事迹为主线,展现出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以历史鲜活丰富的实例,精炼出激励人们不断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雨花石精神。 目录 “雨花”故事 南京:风雨金陵,多难兴城 雨花台:聚宝石岗,风物高洁 雨花英烈,精神永存 信仰至上 崇高理想信念 恽代英:革命青年的楷模 张霁帆:直挂云帆济沧海 谢文锦:此生且向光明行 张应春:妇女解放先驱 吴振鹏:红灯亮处是青春 高尚情操 高尚道德情操 侯绍裘:大节毅烈不可夺 杨振铎:年争日斗履冰霜 顾衡:烛光煌煌驱黑暗 史砚芬:死为国家魂不灭 师集贤:丹青描绘新生活 舍身为民 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郭纲琳:永是勇士数巾帼 冷少农:忠孝只酬主义真 邓中夏:五四健儿工运魂 孙津川:为党随时献一切 项英:英雄浩气永长存 导语 近年来,许多以雨花英烈为主题的文艺作品陆续问世,“雨花英烈精神”也受到各界的高度重视并在社会上掀起了一波学习雨花英烈精神的热潮。 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编著的《雨花英烈精神(扬帆的信仰)/中国共产党精神》讲述了由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与生命凝成的雨花精神,在今天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发扬。让我们继承先烈遗志,牢记革命“初心”,发扬革命精神,奋勇前进!雨花精神永放光芒!雨花台革命烈士的“初心”永放光芒! 精彩页 “雨花”故事 南京:风雨金陵,多难兴城 雨花台:聚宝石岗,风物高洁 雨花英烈,精神永存信仰至上 崇高理想信念 恽代英:革命青年的楷模 张霁帆:直挂云帆济沧海 谢文锦:此生且向光明行 张应春:妇女解放先驱 吴振鹏:红灯亮处是青春高尚情操 高尚道德情操 侯绍裘:大节毅烈不可夺 杨振铎:年争日斗履冰霜 顾衡:烛光煌煌驱黑暗 史砚芬:死为国家魂不灭 师集贤:丹青描绘新生活舍身为民 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郭纲琳:永是勇士数巾帼 冷少农:忠孝只酬主义真 邓中夏:五四健儿工运魂 孙津川:为党随时献一切 项英:英雄浩气永长存 雨花台:聚宝石岗,风物高洁 雨花台上雨,文人笔下文 雄奇壮观的雨花台位于古都南京的南郊,山环水抱,林木葱茏。她是二三百万年前古长江与其支流秦淮河在这一带交汇而堆积成的砂砾石岗丘,因盛产色彩斑斓、晶莹透丽的玛瑙石,古代被称为“石子岗”,又叫“玛瑙岗”,后人亦称为“聚宝山”。在东晋时今雨花台一带就已是文人雅士驻足瞩目之处,士庶踏青赏景之地。梁代云光法师讲经而天降曼陀罗花如雨的传说虽属神话,却瑰奇美丽,雨花台从此与佛学、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链接 雨花台地名由来 雨花台得名于历史上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六朝时期有位名叫云光的法师,在今天的雨花台风景区内东岗之颠讲经说法,感动佛祖,一时落花如雨,雨花台便因此得名。 雨花台北临秦淮河,西濒扬子江,其东、南方向,包括菊花台、韩府山、西善桥直至牛首山、祖堂山一带,青山隐隐,绿水迢迢,幽谷丹崖,浮苍流翠,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里是南京先民最早开发的地区之一,是佛教寺庙集中之处,是古都南京的风水宝地;雨花台的历史变迁,是名城南京历史的缩影;这里历史遗存丰富多彩,文物古迹星罗棋布,风景名胜随处可见,革命史迹彪炳千秋。 从公元前1147年泰伯到此传礼授农算起,雨花台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雨花台上下三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古圣先贤和仁人志士曾在此演绎了壮丽的人生,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历代文人墨客乃至帝王将相,都留下了吟咏雨花台的优美诗篇。比如,“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美妙的诗句,正是历史上雨花台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的真实写照。一生作诗4万首的风流皇帝乾隆,六下江南,三上雨花台,即兴赋诗题词,雨花台至今仍保存了刻有乾隆题词手迹的御碑。 南京三山街至雨花台一带,是南朝乐府民歌的发祥地和传唱地之一。这里曾经士庶杂居,里巷之中,曾经飘着柔婉动人、韵味悠长的歌词。这些作品是出自真情、毫不,阻怩作态的真文学,曾令后代多少大诗人倾心低首。唐代崔颢除著有知名的《黄鹤楼》诗,还有著名的四首《长干曲》,一眼可以望见它们所受南朝民歌的影响之深,“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雨花风物美,高洁古风存 雨花台一带冈峦起伏,河塘纵横,保存众多的遗址古迹。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一支先民就开始在今西善桥附近的太岗寺居住生活达2000年之久,可以说太岗寺一带曾是南京古代文明起源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窖子山遗址则是一处颇有代表性的南京青铜时代湖熟文化遗存,也是目前距南京城最近、保存较好、为数不多的商周时期文化遗址。 南宋初年,金兀术入侵,扎营南京雨花台。民族英雄岳飞率部于南郊的牛首山至韩府山一线设伏御敌,大败金兵。沿韩府山至牛首山山脊处,至今仍保留着石块堆垒的军事防御工事,蜿蜒起伏,绵延达4000余米。 雨花台一带寺庙塔宇鳞次栉比,俗称“出了南门尽是寺”。早在六朝时期,这里的佛寺庙宇已达数十座之多。其中,建初寺系东吴大帝孙权为天竺僧人康僧会所建,为江东的第一座佛寺;同时建造的阿育王塔则是江东最早的佛塔。 清明时节去雨花台踏青、扫墓等,都成为南京百姓岁时习俗的重要内容。 雨花英烈,精神永存 一脉相承的雨花英烈精神 雨花台,这座花草葳蕤、松柏掩映的山冈,巍然雄峙于南京中华门外。 雨花台自古以来就是兵家角逐之地,许多著名战役发生在雨花台及其周围地区。雨花台同时又是一处融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名胜之地,历朝历代许许多多文人墨客流连于此。 然而,雨花台地区绝不仅仅是文人雅士歌咏流连的地方。无数革命先烈在这片土地上抛头颅、洒热血。1927年以后,蒋介石叛变革命,将雨花台变成屠杀革命仁人志士的刑场。如今,雨花台遂被人们视为无数革命先烈英勇献身的象征,受到广大人民的珍视。革命先烈们为建立新中国,在这里慷慨长啸,从容就义,并留下了一大批用鲜血写就的壮丽诗篇。 继往开来的雨花英烈精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缅怀先烈,教育后人,党和政府决定兴建雨花台烈士陵园。经过近半个世纪的规划和建设,雨花台以其匠心独运的布局、庄严恢宏的气势和层峦叠翠的景色为世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雨花英烈精神(扬帆的信仰)/中国共产党精神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
译者 | |
编者 | 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
绘者 | |
出版社 | 外文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911519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0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20 |
出版时间 | 2018-09-01 |
首版时间 | 2018-09-01 |
印刷时间 | 2018-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74 |
CIP核字 | 2018117585 |
中图分类号 | K827=6 |
丛书名 | |
印张 | 13.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8 |
宽 | 170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