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心理励志文丛-拖延症心理学
内容
目录

第一章  认识拖延:从本质进行剖析
 什么是拖延
 早期教育的深刻影响
 拖延是怎样发生的
 拖延症有哪些具体表现
 导致拖延的心理因素
 终结拖延症需要行动与调节
 先接纳自已再克服拖延
第二章  拖延成因:你是否被它们“绑架
 信心不足导致的逃避型拖延
 害怕失败导致拖延
 厌烦心理引发的拖延
 因恐惧未知,将乐趣拖延
 因反抗情绪引发的拖延
 先天注意力缺失引发的拖延
 拿不定主意也是拖延
 强迫症引发的拖延
第三章  负面效应:认清拖延带来的危害
 拖延让你总是沉溺在悲观的情绪之中
 心灵有了破窗,拖延便会趁虚而人
 拖延症患者常认为“我本来就不行
 拖延成性,拿什么来拯救生命的激情
 拥有明确的目标和价值观
 不思进取而满足现状
第四章  自我超限:其实你不需要向完美低头
 你的缺点就是太过完美主义
 什么样的完美主义者会拖延
 是什么信念让完美主义者拖延
 “被完美”的小孩都是完美主义的牺牲品
 残缺也是一种美
 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第五章  增强紧迫感:告别拖延从抗击思维惰性开始
 小心潜伏在你大脑里的懒惰因子
 戒掉懒惰,努力才能成功
 调整期望,为自己设定一个期限
 走出思维的舒适区
 掌控积极的思维与信念
 快速决定,不要思虑太多
第六章  优化时间:用高效对抗拖延
 拖延者必须学会时间管理
 生命中的每一分钟你都浪费不起
 活用零碎时间
 “80/20时间管理法”让你的时间增值
 有效利用等待的时间
 在规定的时间内“复命
 拒绝拖延,给工作时间确定下限
第七章  立即执行:不给拖延任何机会
 拖延会使你的热情蒸发
 立即行动,将执行进行到底
 如果执行不到位,不如不执行
 培养竞争意识,不再拖延自己的工作
 抓住重点,一击即中
 面对任务,你的第一反应是服从
 速度决定执行效果,一分钟也不拖延
第八章  自控法则:先管控自己再解决拖延
 拖延是自控力差的表现
 不为拖延找借口
 适当关闭手机,切断干扰源
 在巨大诱惑面前,更要提高警惕
 将怨气付诸实际行动
 拒绝没必要的事情
 想到,就要去做到
第九章  学无止境:克服学习中的拖延
 在学习方面。你拖延了吗
 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克服自学拖延
 借助外力,攻克自己不擅长的科目
 正确对待难题,避免半途而废
 克服考试、面试拖延
 帮助学业拖延者克服“写作障碍
 给学业拖延者的几点建议
第十章  智慧生活:克服生活中的拖延
 制订计划打败拖延
 在生活小事上克服拖延
 及时清理家中的杂物
 按时做家务,绝不拖延
 克服储蓄拖延,想办法存钱
 按时缴费、还款
 计划一次旅行,不要嫌麻烦

精彩页

 什么是拖延
   早在16世纪,英文中就出现了“拖延”一词,从英文字面的意思理解,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推迟”,而是一种并不符合理性的推迟行为。
   现在的拖延行为研究人员将“拖延”解释为:故意推迟展开某项工作或者结束某项工作的时间,并随之产生一些不良情绪。
   这个概念看起来简单明了,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区分拖延和推迟时,我们仍然不免感到困惑。根据研究人员给出的定义,我们知道推迟者对拖延带来糟糕的后果已有预感,但是还是不愿意积极行动。如果有人积极行动,但是在规定的时间内仍然没有完成工作。那么我们认为这并不能算是拖延,他只是推迟了交工的日期。就算他为此也同样产生不良情绪,这样看起来,他的行为跟拖延就更为相似了,可是我们仍然不能认为这就是拖延。
   拖延与时间有很大的关联,而推迟也不例外,可是二者仍然不可以相提并论。它们有什么区别呢?我们先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如果你现在手头正在忙碌的工作,并不是你该做的事,而你本该做的工作被你抛在了一边,这种逃避当前任务的行为,就是拖延。比如你晚饭后,本该洗碗,可是你却被电视节目吸引了,这种消极的行为,就是拖延的表现。因为没有干净的碗筷,导致下次做饭时没有足够的餐具,如果第二天依然没有洗碗,估计有些残羹冷炙已经开始发霉了。你明知道这样拖延会带来不大不小的烦恼,可是还是一拖再拖。
   如果突然发生了紧急事件,你不得不放下手头的事情,去处理突发的紧急情况,那并不等于是拖延。如果你正在后院修剪花草的时候,发现马路对面的垃圾箱着了火,于是你不得放下园艺。跑去灭火,之后你又回来继续整理花草,那么你当下的任务仅仅是被推迟了而已。有些事也并非在你的能力范围之内,那么这样的事情如果导致你推迟了行动,也不算是拖延。譬如,你答应同事帮她审阅文件,而你恰恰第二天感冒发烧了,你不得不推迟这件事情,当然不能被划为拖延一列,而你的同事必然也会对你表示理解。
   我们把拖延和推迟做了对比,为的是更清楚地认识拖延行为。也就是说拖延是一种非理性的、自愿的推迟行动的行为,拖延是一种没有理由的延缓,是消极的。而推迟则不然,它有很积极的一面,而且是被动、理性的。
   我们在生活中的同一时间,并不是只面对一件事情,工作也是一样。有时候,你可以列出一个长长的任务清单,而先做哪件事是靠你自己来排序的,因此造成拖延的并不是推迟的行为,而是你自己的选择。当你不愿意选择本该做的事情,而选择做其他事情时,就造成了对当下任务的拖延。如果想完成任务,推迟或者拖延都不是上策。如果不洗衣服,那就没有干净的衣服穿;如果不按期还款,银行就会降低你的信用。虽然拖延者明明知道拖延会带来这样的后果,然而他们仍然选择了不洗衣服和推迟还款,之后,他们不得不承受自愿拖延之后产生的焦虑情绪,比如烦躁和不安。拖延者非常清楚这种行为不可取,但是他们的习惯仍然会持续,直至他们周围的人都开始对他们有意见。
   几乎每个人都会受到拖延的诱惑。它随时随地有可能在任何人身上发生。当我们推迟某件事,并为此感到担忧和恐惧的时候,毫无疑问,拖延侵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必须克服它,虽然它无处不在,但并非不能改变。
   早期教育的深刻影响
   回忆一下,在你的幼年时期,是否有过以下经历。妈妈做任何事都是匆匆忙忙的。有时候,她好不容易带你去逛一次商场,你还没有来得及仔细欣赏一下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商品,她便急匆匆地拉着你离开了。你心里抱怨,为什么不能再多待一会儿,为什么一定要这么着急呢?有时候,你跟着父亲到餐厅吃饭,你悠闲地品尝着美食,却被他严厉地警告:“快点吃!别的小朋友都那么快,就你这么慢,吃完我还要去办事,快点!”于是,你心中的不满再次出现。
   在孩子的头脑中,父母大多数时候都在催促自己快点做作业、快点睡觉、快点吃饭、快点回家、快点长大、快点找工作、快点结婚等等。
   无数次被大人催促后,你开始在心中暗暗发誓,你不要这么快,你要慢下来,你做任何事都不要像大人一样着急。于是,你性格中的叛逆成分越来越多,尤其表现在是快速行动还是磨磨蹭蹭上。如果你的父母刚好是性子特别急的那一类,因为你曾经对此深恶痛绝,所以你一定要跟父母不一样。慢慢地,叛逆让你养成了拖延的习惯。在你的内心深处,不管拖延的后果有多严重,只要做到跟父母不一样。你都可以不计较。
   这其实是你对控制倾向的反抗。你希望以自己的方式来控制自己的行为。当你用拖延表达了自己对父母权力的不满和反抗,父母又拿你没办法时,你会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仿佛只有拖着父母的那些命令不做,你才是自己的主人。
   最典型的情况就是,有一类年轻人,父母逼得越紧,他们越缺乏与异性交往的兴趣;父母等着抱孙子急得要命,他们却一直拖着不找对象。而假如有一天,父母对他们带回家的“心上人”强烈反对,他们反倒坚定了那颗“一万年不变”的心。
   还

导语

   马男主编的《拖延心理学(改掉自身惰性原来如此简单)/心理励志文丛》从“认识拖延”“拖延成因”“负面效应”“优化时间”“立即执行”“自控法则”等十个章节剖析拖延,并告诉读者如何战胜拖延。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应该做到拒绝拖延,“做了再说”。当有了好的想法时,就应该马上去做。只有付诸行动,才有机会获得成功。当我们做某件事时,就要用积极的态度去行动。不踌躇、不拖延,与其蹉跎岁月还不如大胆地去尝试,以积极的态度去行动。去做虽不等于成功在握,但是如果不去尝试或根本不去做的话就意味着没有任何成功的可能。

序言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是一个简单明了的道理
,相信许多人都会明白,但是有些人总喜欢拖延,他们面
对机会时不是马上抓住,而总是犹豫不决,让机会白白溜
走。这样的人并非没有梦想,他们每天都在分析、考虑和
判断,问题是,一旦做决定时,总是表现得优柔寡断。
   拖延的害处很多,几乎每个人都能说出几条,甚至能
举出例子,比如:没有按期还款,导致信用卡的利息翻倍
;没有按时吃药,导致疾病久久不能痊愈;拖延了计划好
的全家旅行,孩子们开始对你抱怨……这样的事情真是太
多了。可是你为什么还在拖延呢?
   可能你的潜意识里依然认为拖延对你有好处。或者你
有一个很好的理由才会拖延,不用完成那些并不十分想做
的事。对任何可能出现的问题,你都有一个貌似很合理的
借口,然而拖延依然是一个让你受伤害的处理问题的方式

   比如有个学生,因为期末考试来临,而他并没有充分
地做好复习准备,考试前一周他患上了感冒,他拖延治疗
,直到考试时,他的感冒还没有痊愈,于是他借故不参加
考试,而是打算补考。他有一个很好的理由。“我在生病
,不能参加考试”。这种行为就是心理学上常说的自我束
缚,说得简单些,就是给应该做的事设置障碍,阻止自己
完成任务。这种情形常常发生在人们对自己要做的事情没
有信心的情况下,他们害怕失败,因此急着在前进的道路
上设置障碍,如果事情的结果确实不太理想,他们就有了
为自己申辩的理由。久而久之这种处理方式会限制他们的
个人发展。
   有些人错误地认为手头的事情如果晚些开始,就能更
好地完成。如果你早上不想去超市买菜,你为自己找了很
好的理由说:晚上去买,价格会更便宜。有些超市确实如
此,超市的工作人员不想把蔬菜放到第二天,而是在当晚
降价处理。事实也的确是如此,可是等你傍晚真的到了超
市,就会发现你喜欢吃的那些蔬菜只是被挑剩下的。而且
都是不新鲜的,你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了。你为自己找的
拖延的理由不过是一个靠不住的借口而已。
   一些自我设置障碍的行为,确实能很好地充当你失败
或表现欠佳的理由,可是这样一来,你也失去了当下解决
问题的机会,久而久之,你就会束缚自己。
   本书从“认识拖延”“拖延成因”“负面效应”“优
化时间”“立即执行”“自控法则”等十个章节剖析拖延
,并告诉读者如何战胜拖延。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应该做
到拒绝拖延,“做了再说”。当有了好的想法时,就应该
马上去做。只有付诸行动,才有机会获得成功。当我们做
某件事时,就要用积极的态度去行动。不踌躇、不拖延,
与其蹉跎岁月还不如大胆地去尝试,以积极的态度去行动
。去做虽不等于成功在握,但是如果不去尝试或根本不去
做的话就意味着没有任何成功的可能。

内容推荐

 马男主编的《拖延心理学(改掉自身惰性原来如此简单)/心理励志文丛》中介绍了拖延的表现和成因,也介绍了很多克服拖延的方法。看完这本书,你便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对症下药。当然了,本书只负责开药,这副药你是立刻服下去,还是拖一段时间再服,需要由你自己决定。不过读完本书后,相信你会有办法让自己立刻服下去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心理励志文丛-拖延症心理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马男
译者
编者 马男
绘者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2665965
开本 16开
页数 23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9-01-01
首版时间 2019-01-01
印刷时间 201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314
CIP核字 2018206835
中图分类号 B848.4-49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0
155
1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3: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