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走过时间(散文选刊年度华文最佳散文获奖作品精选)
内容
编辑推荐

创刊于1984年10月的《散文选刊》是国内创刊较早的专门选发散文精品的文学期刊,以关注社会生活,彰显当代意识,引导创作潮流为己任,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本套书精选2009年以来每一届华文最佳散文奖获奖作品,分主题集结成册。

散文选刊杂志社主编的《我走过时间》融乡情、亲情、感悟、地方人文和现实于一体,将故乡、故人、故事,那些尘封在历史中的记忆,中国的记忆,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

内容推荐

散文选刊年度华文最佳散文奖获奖作品精选系列共有三本书:《世间有情人》《我走过时间》《模仿者的生活》。

本套书精选自2009年以来每一届华文最佳散文奖获奖作品,根据视角、历史、回忆三大主题,选辑成册,以飨读者。

散文选刊杂志社主编的《我走过时间》中,篇幅有长,有短,有的文章张力饱满,情感细致,意义多向,文韵繁复,是亲情散文的震撼之作;有的文章用书信这一最传统的交流形式抒发心曲,旧瓶装新酒,旧谱唱新歌;有的以一个入世的题目,完成了一篇出世的文章,作品充满灵性,通过对世道的苍凉与飞逝的流年中芸芸众生该如何解脱苦厄问题的追问,替俗世中的自己和众生寻找到了神性的美感和爱意;有的以富有诗意的湿漉漉语言描写了那些细微甚至琐屑但却刻骨铭心的乡间记忆,记忆与生命如影随形的伴随,显现了人类情感最初孕育和生成时极其重要的基因密码,让我们懂得感恩与敬仰。

目录

门孔 余秋雨

以父之名 鲁敏

蝴蝶有声 王陆

羊的冬天 李娟

流年记 叶舟

娘 彭学明

让“死”活下去 陈希米

我怀念 李佩甫

白云和青草里的痛 罗伟章

第三只手 张生全

我走过时间 葛水平

1973年的一次下乡 周同宾

苏北少年“堂吉诃德” 毕飞宇

豆蔻年华的微笑 蒋韵

试读章节

谢晋特别想说又不愿多说的,是作为文化创造者的苦恼。

我曾经问他:“你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最大苦恼是什么?是剧作的等级、演员的悟性,还是摄影师的能力?”他说:“不,不,这些都有办法解决。我最大的苦恼,是遇到了不懂艺术的审查者和评论者。而且,他们的数量又那么庞大。”

平心而论,在这一点上,谢晋的观点比我宽容得多。他不喜欢被审查却也不反对,一直希望有夏衍、田汉这样真正懂艺术的人来审查。而我则认为,即使夏衍、田汉再世,也没有权利要谢晋这样的艺术家在艺术上服从自己。

谢晋那些最重要的作品,上映前后都遇到过不少麻烦。那些比他年轻得多的审查者和评论者总是不想让他“成熟”。他明明已从黑暗中发现人性的光亮,但他们还是拿着放大镜盘桓在黑暗问,或把他推入概念棍棒的威胁之中。

有趣的是,有的审查者和评论者一旦投身创作,立场就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我认识两位职业的审查者和评论者,年老退休后常常被一些电视剧聘为顾问,参与构思。作品拍出来后,交给他们当年退休时物色的徒弟们评审,他们才发现,这些徒弟太不像话了,他们愤怒地说:“文化领域那么多诽谤、伪造、低劣都不管,却总是盯着一些好作品不依不饶!”后来他们扪心自问,才明白自己大半辈子也在这么做。

他们不知道,年迈的谢晋眼睛深处的一半忧郁,与他们有关。

能成为谢晋的朋友,非常愉快。

他总是充满古意地反复怀念一个个久不见面的老友,怀念得一点儿也不像一个名人;同时,他又无限兴奋地结识一个个刚刚发现的新知,兴奋得一点儿也不像一个老者。他的工作性质和从业时间,使他的“老友”和“新知”的范围非常之大,但他一个也不会忘记,一个也不会怠慢。  因此,只要他有召唤,或者,只是以他的名义召唤,再有名的艺术家也没有拒绝的。有时,他别出心裁,要让这些艺术家都到他出生地的老家聚合,大家也都乖乖地依次抵达。就在他去世前几天,上海电视台准备拍摄一个纪念他八十五岁生日的节目,开出了一个响亮的名单,逐一邀请。这些人中的任何一个,在一般情况下是“八抬大轿也抬不动”的,因为有的也已年老,有的非常繁忙,有的片约在身,有的身患重病。但是,一听是谢晋的事,都满口答应。当然,他们没有料到,生日之前,会有一个追悼会……

我从旁观察,发觉谢晋交友,有两个原则,一是抵拒小人,二是不求实用。这就使他身边的热闹中有一种干净,相比之下,有些同样著名的老艺术家却很难摆出他这样的友情阵仗,不是他们缺少魅力,而是本来要来参加的人想到同时还有几双忽闪的眼睛也会到场,借故推托了。有时,好人也会利用小人,但谢晋不利用。

他对小人的办法,不是争吵,不是驱逐,而是在最早的时间冷落。他的冷落,是炬灭烟消,完全不予互动。听对方说了几句话,他就明白是什么人了,便突然变成了一座石山,邪不可侵。转身,眼角扫到一个朋友,石山又变成了一尊活佛。

对于受到挫折的人,他特别关心,包括官员。有一年,我认识的一个官员因事入狱。我以前与这位官员倒也没有什么交往,这时却想给个犯人讲课,我就向监狱长提出要与那个人谈一次话。监狱长说,与那个人谈话是不被允许的。我就问能不能写个条子,监狱长说可以。我就在一张纸上写道:“平日大家都忙,没有时间把外语再推进一步,祝贺你有了这个机会。”写完,托监狱长交给那个人。

谢晋听我说了这个过程,笑眯眯地动了一会儿脑筋。然后兴奋地拍了一下桌子说:“有了!你能送条子,那么,我可以进一步,送月饼!过几天就是中秋节,你告诉监狱长,我谢晋要为犯人讲一次课!”

P7-9

序言

写在前面的话

文/葛一敏乔叶

《散文选刊》自1984年10月创刊以来,作为展示我国散文最新成果的一方重要平台,其精萃精美的品质广受业内外好评,在读者中产生了广泛而重要的影响,成为文学刊物的一个典型代表和散文界的一面醒目旗帜。为了彰显优秀的散文作品对散文创作的示范、引导和推动作用,集中展现年度散文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和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也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提高散文创作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近几年来,《散文选刊》对刊物内容和栏目做出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并聘请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河南省文联党组书记、著名散文诗作家吴长忠等国内一流的评论家、作家和散文类刊物主编以及资深文化媒体人士组成评委会,成功举办了多届年度华文最佳散文奖的评选活动,在业内外获得了良好反响和高度评价。

由于评委们文化背景的不同和审美趣味的差异,评奖的过程往往伴随着各种意见的探讨和争论,其结果虽然不免会有些微遗憾,却也在最大程度上丰富和拓展了获奖散文的形态和边界。对此,评委们达成了一致共识:好散文不一定能够获奖,但获奖的一定是好散文。什么是好散文,好散文的标准是什么?这个标准自然不是做数学题:不能说一加一等于二就是好散文,但在我们的心目中,对好散文的判断却也有着一些最基本的原则或者说是期许。比如充满着含金量很高的诚实,比如剖析着饱含怀疑、拷打甚至否定精神的自我,比如跨越了虚构和非虚构的简单对应关系从而使散文创作更宽广也更自由的尝试和探索……总之,只要文字风格具有独特的个性,所表达的内容对现实的介入深入肌理,既抒情又不矫情,在散文这种最“宾至如归”的文体里释放出富有温度和诚意的呼吸与脉动,只要有这些元素的散文,就都是我们期待的好散文。

散文到底意味着什么?在2013年度华文最佳散文奖颁奖典礼上,李敬泽致辞说:“散文不是小事,文章之道关乎世界。我们怎么写文章,这不是文学问题,这是一个我们如何面对自己,如何面对世界,能不能以一种负责任的态度自我表达和表达这个世界的问题……这是至关重要的根本性问题,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文章之道。在我们这个时代,一方面语言、写作、文章各种各样的信息凸显,像洪流一样天天淹没着我们,另一方面文章之道并不像它巨大的数量一样那么明确、清晰,文章之道在这样一个时代尤其需要我们共同去探索和体验。我想,好文章可能每一个人都有他的标准,每一个人也都有他的偏爱,但是有一点应该是肯定的,那就是我们需要一种忠诚于我们的内心,忠诚于我们的经验,需要这样的语言和这样的表达,需要对自己、对世界都负责任的语言和表达。”河南省文联党组书记吴长忠在颁奖典礼上向获奖作家表达诚挚祝贺时则说:“好刊物是靠好作品说话的,好作品又来自好作家。正是因为诸如在场的优秀作家的存在,《散文选刊》才能走到今天……祝愿你们写出更多迎合时代脉搏,反映人民心声的作品,努力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在创作上获得越来越可喜的丰收!我相信,你们的丰收一定就是《散文选刊》的丰收!”

——诚哉斯言。这些优秀的获奖散文就是《散文选刊》的丰收。把这些获奖散文排放在一起,慢慢梳理,仔细品味,真可谓七彩斑斓,风格各异。作家们肆意汪洋的才情和生机勃勃的表达让我们由衷地欣喜和惊叹。他们用生命精炼出的智慧都凝结在这些或长或短的篇章里,熠熠生辉。这些篇章或深情,或温暖,或疼痛,或酸甜苦辣兼而有之。其笔墨或是绚丽夺目,或是从容平和,或是优雅高贵,或是粗粝强悍,甚或是宁静黯淡,无论是哪一种色彩和温度,都蕴含着对尘世的广阔理解、殷切爱怜和诚挚悲悯。在这些篇章里徜徉,会让人觉得心在大地上自由铺展的同时,也在向着天空纵情生长。这样的写作,就是对自己、对世界都负责任的语言和表达,当然也是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我们相信,它们一定能够让读者从中获得丰富的精神享受和心灵营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走过时间(散文选刊年度华文最佳散文获奖作品精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散文选刊杂志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833274
开本 16开
页数 31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4-12-01
首版时间 2014-12-01
印刷时间 2014-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3
CIP核字 2014243155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20.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4
165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5: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