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文艺百家谈(2017年第1-2辑总第22辑) |
内容 | 内容推荐 何颖、苏中主编的《文艺百家谈(2017年第1-2辑总第22辑)》系文艺评论论文结集。全书分为新时代文艺谈、精品工程巡览、评论新锐、地域文化研究、理论探索、文艺评论、赖少其研究七个栏目,主要收录安徽省内评论家关于当今文艺理论和文学创作实践新发展的论文近30篇。这些文章立足当今社会主义文艺大发展大繁荣的辉煌现实,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的勇气、素养、品格和创造力,紧扣时代脉搏,既对文坛繁荣倾注深情,分析其成功的规律和经验;又坦诚地指出不足和应追求的正确方向。本书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安徽文艺评论界的研究水平与研究成果。 目录 新时代文艺谈 文艺评论的简单与复杂 文化自信是文艺创作的基石 古玺印艺术文化价值的当代转换 精品工程巡览 《淮水谣》:乡土文学的新开拓 大地上的行吟歌者——读苗秀侠《农民的眼睛》《皖北大地》 大别山花别样红——读李国彬小说《哥哥莫要过河来》 历史逻辑与叙事伦理——读张子雨的中篇小说《立夏》 拓展戏曲艺术思维的新视野——评新编徽剧《包公出山》 评论新锐 问题意识、历史意识与形式意识——徐则臣论 家山之乐:萧云从《归寓一元图》实景山水画因素的运用 于繁华中坚守“自我”——评黄梅戏《不越雷池》 地域文化研究 略论青阳腔对中国戏曲形态之影响 新海派与新徽派及其相互关联的历史观照 古徽州与徽班文化传承的基因解读 邓石如与巢湖文人交游考 理论探索 由“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说开去 浅论禅宗文化对中国书画的影响 用隐藏在自然之中的法则绘画——《保罗·克利谈艺录》的思考 从附庸到主体——康德天才理论中诗人主体性思想再阐释 文艺评论 父亲身影中的当代乡土伦理嬗变——评赵宏兴的长篇小说《父亲和他的兄弟》 童年是儿童文学的根——《发现童年——三十年儿童文学评论选》自序 匠心独运 逸兴遄飞——读丛奉璋先生诗集《薰衣草和蓝雪》 岁月深处永远的芳华——徐子芳报告文学集《改革年代之芳华》序 文学的不惑——论阮德胜长篇小说的艺术 《战狼2》的下一站会怎样 赖少其研究 欲佩三尺剑 独弹一张琴——兼谈赖少其书法艺术的审美本质 新徽派版画的艺术特征及当下价值 我是怎样刻“木刻”的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文艺百家谈(2017年第1-2辑总第22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何颖//苏中 |
译者 | |
编者 | 何颖//苏中 |
绘者 | |
出版社 |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504198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1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2 |
出版时间 | 2018-10-01 |
首版时间 | 2018-10-01 |
印刷时间 | 2018-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50 |
CIP核字 | 2018231211 |
中图分类号 | I206.7 |
丛书名 | |
印张 | 14.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安徽 |
长 | 241 |
宽 | 170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