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认识镜中的自我(伊斯兰与西方关系史入门)
内容
作者简介
易卜拉欣·卡伦,博士、副教授,1992年毕业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大学历史系,后在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攻读硕士学位,2002年以有关穆拉·萨德拉的存在观和知识哲学的论文获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人文科学和比较哲学博士学位。曾在美国乔治敦大学和土耳其比尔肯特大学担任伊斯兰思想和伊斯兰与西方关系学科教员,在土耳其宗教基金会伊斯兰研究中心从事学术研究。2005年至2009年任土耳其政治、经济和社会研究基金会创始主席,2009年任土耳其总理首席顾问,2012年任总理府副署长,2014年起任总统府大使衔副秘书长和总统府发言人。著有一系列有关伊斯兰哲学、伊斯兰与西方关系和土耳其外交政策的书籍和文章,曾在国内外报纸、电视台和通讯社发表过众多的文章、评论和访谈录。
目录
引言
伊斯兰与西方:词的魔力
欧罗巴的故事
欧洲是什么
拯救欧洲
欧洲与存在的问题
欧洲的基督教属性
西方文明起源的问题
伊斯兰文明
伊斯兰富有弹性的文化政策
普世的历史观
现代的断裂
无知与傲慢的论调
伊斯兰教、基督教和拜占庭:神学、政治和文化的挑战
神学挑战
政治挑战
文化威胁感
文明的传递性问题
伊斯兰与拜占庭关系
书信往来时期
哈伦·拉希德与查理大帝
十字军东征:漫长战争带来的启示
十字军东征开始了
征服耶路撒冷
萨拉丁·阿尤布与“狮心王”理查
罗兰之歌
未能实现的梦想:十字军与蒙古同盟
剑与笔
马可·波罗的中国之旅
十字军与伊斯兰的形象
《古兰经》有了拉丁文版
骑士时期
穆斯林眼中的十字军
经院哲学、伊斯兰教和一个时代的落幕
从阿拉伯文到拉丁文
12世纪的一次文艺复兴
共同概念的世界
伊斯兰教在西西里
中世纪的欧洲与先知穆罕默德
安达卢斯:从“共存”到“收复失地运动”的安达卢斯伊斯兰文明
伊斯兰和欧洲概念的出现
科尔多瓦
安达卢斯伊斯兰音乐与欧洲
“共存”时期
三个类别:摩里斯科人、穆德哈尔人和莫札拉布人
收复失地运动:悲剧的开端
安达卢斯与奥斯曼帝国关系
《奥兰裁定书》
一场无休止的悲剧
当今社会对安达卢斯的认知
欧洲与土耳其人
马基雅维利与奥斯曼模式
罗马的继承者
哈吉·拜伊拉姆·瓦里与曼努埃尔二世
教皇给“征服者”写信了
作为特洛伊人后代的土耳其人
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对伊斯坦布尔的好奇
一幅肖像的故事
“征服者”与德古拉
可怕的土耳其人和辉煌的奥斯曼帝国
两次失败:从勒班陀海战到第二次维也纳之围
从伊斯坦布尔到威尼斯
欧洲对郁金香的狂热
土耳其人的新形象
杰姆苏丹:欧洲牢笼中的奥斯曼王子
奥斯曼人支持了新教吗?
一位匈牙利王子的奥斯曼历险
迈向现代化的土耳其形象
面向现代化:改革、文艺复兴与新世界
作为理性宗教的伊斯兰
气候和地理环境
在阿尔及利亚的一位西班牙囚徒:塞万提斯
勒班陀海战与辛迪·马哈穆德在欧洲的囚禁岁月
哈桑·瓦赞:“非洲的列奥”的冒险
咖啡来到了欧洲
奥斯曼军乐与西方音乐
语言和文化的世界
伊斯坦布尔的两位欧洲音乐家
迎接一个新的世界:欧洲殖民主义、旅行家们和东方主义
拿破仑·波拿巴的埃及历险
反对殖民主义的产物:泛伊斯兰主义思潮和伊斯兰联盟
哈里发制问题
传教活动
东方主义
欧洲哲学与东方主义
康德与伊斯兰
黑格尔主义历史观、尼采与伊斯兰
伊斯兰教在美国
杰弗逊的《古兰经》
从哈吉·阿里到“嗨·乔利”
游走于幻想与现实之间的旅行家们的天地
蒙塔古夫人的挑战
两位法国的“亲土耳其派”:拉马丁和皮埃尔·洛蒂
在麦加和麦地那的一个英国人
阿拉伯的劳伦斯
佩拉宫现代和危险的世界
新的世界与失落的文明:伊斯兰世界与现代欧洲
哥白尼革命与伊斯兰世界
伊斯兰与科学的问题:纳默克·凯马尔对勒南的论战
穆斯林旅行家眼中的欧洲
奥斯曼使臣在巴黎
作为一种理想的欧洲
奥斯曼苏丹在欧洲
现代土耳其思想、文明和西方的问题
文化观和文明观:从努莱丁·托普丘到杰米尔·梅里奇
培亚米·萨法对历史的构建
欧洲穆斯林思想家们的呼唤:盖农和阿萨德
穆罕默德·马默杜克·皮克索尔:见证一个时代
当三名穆斯林女孩改宗之后
新的时代:在接近中疏远的两个世界
从“犹太人问题”到“穆斯林问题”
女性、民主和自由的问题
伊斯兰和西方社会中的性观念
伊斯兰教的“可见性”问题
西方主义的陷阱
巴勒斯坦、以色列和伊斯兰与西方关系
煽动仇恨的言论与种族主义的新面目
伊斯兰恐惧症:概念与内涵
代结语:自我、他者及其他
附录一 安达卢斯穆斯林致苏丹巴耶塞特的诗体信
附录二 阿布·贝卡·萨利赫·伦迪所作的安达卢斯《哀歌》
附录三 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与刘易斯·华莱士:一段不期而遇的友情故事
伊斯兰与西方关系史大事记
导语
作者易卜拉欣·卡伦在《认识镜中的自我(伊斯兰与西方关系史入门)》中全面梳理了自伊斯兰教创立至今,伊斯兰文明与基督教文明在交流、借鉴、对抗中不断进化、发展的历史脉络,以“我”和“非我”这两个象征性符号从思想、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深刻剖析了当今世界伊斯兰社会与西方社会之间对立、敌视的根源、症结和历史变迁。
内容推荐
不管从政治和思想角度,还是从文化角度来看,伊斯兰社会与西方社会的关系确实是当今世界最根本也是最敏感的问题之一。易卜拉欣·卡伦著的《认识镜中的自我(伊斯兰与西方关系史入门)》梳理了伊斯兰社会与西方社会关系发展历史的主线,关注和分析了那些游离于主线之外并常常被忽略的细节和差异,回顾了漫长历史进程中伊斯兰社会与西方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比较全面、客观、辩证地展现了伊斯兰社会与西方社会关系发展历史进程中出现的“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联、分歧和冲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认识镜中的自我(伊斯兰与西方关系史入门)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土)易卜拉欣·卡伦
译者 译者:夏勇敏//汤剑昆//范珣//陈彦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465727
开本 16开
页数 45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58
出版时间 2018-08-01
首版时间 2018-08-01
印刷时间 2018-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660
CIP核字 2018149149
中图分类号 D819
丛书名
印张 2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1
3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9:2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