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炙热星空下孤寂的灵魂(凡·高书信选)(精)
内容
作者简介
文森特·凡·高(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他深深影响了20世纪的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德国表现主义。凡·高的作品,如《星夜》、《向日葵》与《有乌鸦的麦田》等,现已跻身全球知名、昂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1890年7月29日,凡·高终因精神疾病的困扰,在美丽的法国瓦兹河畔结束了其年轻的生命,是年他才37岁。
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
博里纳日 1880.7—1880.10
布鲁塞尔 1880.10—1881.4
埃顿 1881.4—1881.12
海牙 1881.12—1883.09
尼厄嫩 1883.12—1885.11
安特卫普 1885.11—1886.2
巴黎 1886.3—1888.2
阿尔勒 1888.2—1889.5
圣雷米 1889.5—1890.5
奥维 1890.5—1890.7
精彩页
现在你明白我学习有多疯狂,但就目前来看结果不算太好,但我那时候希望最终会有好的结果。这些看似徒劳的努力并不重要,就像分娩的阵痛,开始的时候是痛苦,然后就会收获幸福。
你提到勒索尔,我还记得他那金色色调的水彩风景画非常雅致。画中粗笔的释放与简单的勾画形成了精致的对比,又稍微有一些装饰的效果(这并不是说不好,相反的,让人感到很愉快)。虽然我对他的作品所知甚少,可我也并非一无所知。
我非常钦佩维克多·雨果的肖像画,这幅画是很认真完成的,它明显的意图就是真实的描绘,毫无歪曲。它的精确性让人印象深刻。
去年冬天我在钻研雨果的中篇小说集《死囚末日记》,:这是一本很好的书。我与这个作家结识已久,他与伦勃朗一样伟大。莎士比亚等同于查尔斯·狄更斯或维克多·雨果,勒伊斯达尔等同于杜比尼,伦勃朗等同于米勒。
你在信中提到了巴比松,这确实是真的,而且我可以跟你说一两件事来证明我与你持相同的观点。我从未去过巴比松,尽管如此,但去年冬天我去了库里耶尔。我徒步旅行加莱海峡——它不是英国海峡但属于那个地区。我原本希望在那里找个工作后再进行这次旅行的,如果可能的话——我会接受任何事情——尽管我也说不好理由。但是我告诉自己,你必须去看看库里耶尔。当时我的口袋里只有10法郎,因为我坐的是火车,我这次行程用了整整一个星期,这是一次让人疲惫的旅行。无论如何,我看到了库里耶尔和朱尔·布雷东画室的外观。这个画室的外观有点让人失望,因为这是一个崭新的画室,一个最近修建成的、有规律的砖石建筑,不友好、冰冷如卫理公会的规章,有些令人反感。“基于同样的原因,我也不喜欢。”如果我能进去看看里面的东西,我很确信我会进一步考虑外观的事情,但是你在那里,没那么做。我没有看到画室内部,因为我没有勇气作自我介绍然后走进去。在库里耶尔的其他地方,我寻找朱尔·布雷东或其他画家的踪迹。我能找到的就只有一张关于他的肖像和一幅《提香的葬礼》仿品,在一个摄影师那里找到的,它们放在老教堂的一个角落里,对我来说,这幅画的暗色与熟练的着色技巧让它看起来非常美。这是他画的吗?我不确定,因为我辨认不清他的签名。
我没有找到任何在世画家的痕迹,只是发现了一家叫作美术馆咖啡屋的咖啡屋——也是新建成,如石块般冰冷、不友好,有着令人厌恶的砖块。咖啡屋的墙上装饰着一种壁画,题材取自杰出的骑士堂吉诃德的生活片段。说真的,这些壁画看起来就是一种可怜的安慰,在当时都算是相当贫乏的,我不知道是谁画的它们。
但无论如何,我看到了库里耶尔的乡村景色,那些干草堆、棕色的农田、有沼泽的泥土,几乎都是咖啡色的(沼泽的土壤显现出白色的斑点),这对于看惯了黑色土壤的我来说有些不寻常。与博里纳日烟雾弥漫、迷雾蒙蒙的天空相比,法国的天空看起来更美好、更明亮。更重要的是,这里的农场和谷仓,上帝保佑,依然保留着长满苔藓的茅草屋顶。我还看到了成群的乌鸦,就像是杜比尼和米勒的著名画作中那样。还有一点没有提到,我应该在第一时间做的,这里的人,工人、挖掘机工、樵夫,行为举止都很有特点,农场工人满怀激情地开着他的车,还有一个戴着白色帽子的女人的剪影。尽管在库里耶尔也有煤矿或开采黄金的矿井,但这里不像博里纳日,没有穿着男人衣服的女工人,只是煤矿工人看起来很疲惫,皮肤黝黑、满身煤尘,穿着破烂的工人制服,其中有一个人还穿着一身旧军服。
尽管这趟旅行几乎要杀了我,在旅行结束归来时已经疲惫不堪,双脚快要瘫痪,心情或多或少地有些低落,但我并不后悔,因为我看到了一些有趣的事情并经历了可怕的苦难,这些能教会你通过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
我在这次旅途中赚了一些钱,用我包里的图片或一两张素描与别人交换来的。但是当我用尽了身上的10法郎后的三个晚上,我都露宿街头。有一次住在一个纯白的废弃马车里,到了第二天早上,马车上盖满了白霜。还有一次睡在一堆柴火上,当然这还是住得最好的一次。还有一次,情况稍微得到改善,睡在于草堆里,我成功地让自己能在一个稍微舒适的隐蔽处休息,尽管蒙蒙的细雨并没有让我感觉很享受。
P8-10
导语
《炙热星空下孤寂的灵魂(凡·高书信选)》选取凡·高生命的最后10年,即1880年7月至1890年7月间,写就的个人完整书信集结成书,同时遴选信件所提及画作的馆藏大图作为彩插,让读者在感受凡·高艺术道路成长之余,能直观欣赏到这位享誉世界的艺术大师艺术风格的变化。
序言
文森特·威廉·凡·高(1853—1890),荷兰
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是19世纪人类杰出的艺术
家之一。他出生于新教牧师家庭,是后印象主义的
先驱,并深深地影响了20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
与表现主义。
凡·高的生命只有37年,但他的画家生涯却是
从他27岁(1880年)时才开始。这时,他开始信仰
基督教,并且真正走上了创作的道路。
在创作早期,他主要以灰暗色系进行创作,尤
其喜爱深褐色。他曾向当时担任艺术经纪的弟弟提
奥抱怨画作销量不好。提奥反驳说因为他的作品色
彩太深沉,与当时巴黎流行的印象派风潮不符。直
到搬往巴黎(1886年至1887年)与弟弟同住,并相
继接触了真正的印象派画家们,凡·高的画风才渐
渐被影响,被改变。
也正是与提奥同住巴黎的这两年,才使得凡·
高有机会结识诸如高更、贝尔纳等印象派画家,并
受到东方艺术特别是日本浮世绘的影响,形成了独
特的个人艺术风格,创作出许多洋溢着生活激情、
富于人道主义精神的作品,表现了自己心中的苦闷
、哀伤、同情和希望。
在生命的最后,他从巴黎前往法国南部——阿
尔勒(Arles)、圣雷米(Saint-Remy-de-
Provence)、奥维(Auvers-sur-Oise)等地,那
里迷人的风景、光线、颜色、人物都令他着迷,因
此相继创作《向日葵》《麦田乌鸦》等传世名作—
—虽然这一时期他正饱受精神疾病的困扰。
本书所选书信,时间主要集中在凡·高生命的
最后10年,即1880年7月至1890年7月。这10年,是
他创作的巅峰。10年间,他画出了大约900幅油画、
1100幅素描。从这一封封书信里,我们得以了解到
一个存在于画作之外的凡·高。从他信中对生活的
感叹、对自然的赞美、对艺术的追求以及对性情的
袒露中,我们也能浅窥出那个时代的艺术灵光。
内容推荐
《炙热星空下孤寂的灵魂(凡·高书信选)》所选书信,时间主要集中在凡·高生命的最后10年,即1880年7月至1890年7月。这10年,是他创作的巅峰。10年间,他画出了大约900幅油画、1100幅素描。从这一封封书信里,我们得以了解到一个存在于画作之外的凡·高。从他信中对生活的感叹、对自然的赞美、对艺术的追求以及对性情的袒露中,我们也能浅窥出那个时代的艺术灵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炙热星空下孤寂的灵魂(凡·高书信选)(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荷)凡·高
译者 译者:刘永安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47050576
开本 32开
页数 265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8-11-01
首版时间 2018-11-01
印刷时间 2018-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418
CIP核字 2018209926
中图分类号 K835.635.72=43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18
140
21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5: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