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云南建水/中国秘境之旅
内容
编辑推荐

建水古城丰厚的历史沉淀出乎人们的想象之外:雄伟的朝阳楼,庞人的文庙建筑群,古朴的指林寺,奇特的文笔塔,形态各异的石拱桥,表征各种信仰的寺观庙宇,遍布全城的各式老井,更有着不计其数的精美民居大院。本书从建筑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带着一定专业色彩引领人家游历建水。相信当你读完这本书后,就会燃起去建水看看的激情。

内容推荐

建水古称步头,亦名巴甸。唐元和年问南诏国于此筑惠历城,即今建水县。现存建水古城建于明洪武年间,是滇南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元、明时期的民屯、军屯政策将建水变成一个汉族移民的城市。由此带来的申原文化的强势推进,儒家文化的熏陶濡染,使建水于明、清两代发展成为滇南的诗书郡、礼乐邦。建水士子在云南的科举考试中,中榜者有时高居半榜之多,因而建水有“滇南邹鲁”、“文献名邦”的美誉。

目录

概述:感悟建水

长联引话沧桑历史

步头古道的要冲

雄踞滇南的第一大城

双重文化渗透与融合的结晶

卷一 古城胜迹

飞霞流云朝阳楼

尊孔崇儒的教化建筑

悠悠古寺的历史记忆

步头道上话古桥

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的古洞奇观

卷二 民居雅韵

民居形态的历史流变

民居的形态特征

人们期冀的美好家园

民间匠师的艺术贡献

卷三 骈阒市井

古城的“井”与“市”

古井的圣性与俗性

古城街市的风景线

卷四 乡村土风

土掌房乡村群落:红河河谷地带的创造

神树林庇荫下的哈尼村寨——黄草坝

邦克楼呼唤声中的回族乡村——培德

古风淳朴的汉族移民村落——团山

云南建水旅游资讯

试读章节

雄踞滇南的第一大城

关于建水,在《元史·地理志》的记载中提到了三个名称,“步头”、“惠历”和“巴甸”,它们是建水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叫法。唐王朝时期,南诏经步头路把滇南一带归为自己的管辖范围,当时的南诏王蒙氏(皮逻阁,蒙舍诏的首领细奴逻之重孙,唐赐其名为“蒙归义”)在元和年间修筑了“惠历”城。到宋大理国段氏掌权后,实行封建分封制,以府和郡分封给各大臣作为世袭领地。当时的大贵族爨氏被封为巴甸侯,建水地域划归其管,所以建水又有“巴甸”的称谓。

从明代云南的战略形势的分析中,可见建水的重要地位。明代的刘文征所著的《滇志》里记载:“临安,南控交趾;兰沧,北驭吐蕃;曲靖,东压乌蛮;金腾,西拥诸甸,扼吭拊背,并称重地。”又说:“八百、老挝、交趾诸夷,以元江、临安为锁钥;缅甸诸夷,以腾越、永昌、顺宁为咽喉;吐蕃以丽江、永宁、北胜为厄塞。”这里把明代全滇的战略形势概述得清清楚楚——当时的云南,南有临安,北有兰沧,东有曲靖,西有金腾,都是云南的军事重地,各具重要的战略地位。临安的政治军事地位显而易见,作为滇南地区的一大重镇,有着“内抚诸夷,外控交趾”的重要作用,是云南的南大门。有志书上就明确称建水“为滇上阃(门槛之意),边徼重地”。古城内曾立有“两迤锁匙”、“南天保障”两座牌坊,同样说明了建水古城是滇南第一大城的历史地位。

政治上的角色定位影响着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元代,特别到了明代,建水地区大量实行军屯,军屯给建水的经济生产注入新的活力。明代是建水地区发展的主要时期,这时的军屯和民屯人员比元代更多,开垦荒地的面积更广,农业生产得到很大发展。随着这些屯田大军而来的是大批的汉族移民,移民当中不少是中原地区的能工巧匠,他们把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工艺、劳动技能和经验等等带到建水地区,使建水地区的手工业和经济文化得到空前繁荣和发展。明万历年间的《滇略》中就记载道“临安之繁华富庶甲于滇中,谚日:金临安,银大理,言其饶也。其地有高山大川,草木鱼螺之产,不可殚述,又有铜锡诸矿,展转四方,商贾轴辏。”

据文献记载,建水古城周长六里三,筑设四道城门,每城门设有铁炮二:门,并建成三层高楼。城墙高二丈七尺,城外开护城堑壕。如此修筑城墙才使得临安固若金汤,并“巍然鼎峙于三迤间”。现存古城东门的朝阳楼上依然悬挂着“雄镇东南”的匾额,昭示着建水昔日的辉煌。P10-11

序言

对云南建水怀着深厚的情感,因为它是我们研究生学习阶段从事调研采风的第一个选点,这第一次,就让我们碰上了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学术富矿。

那是1999年,因导师课题需要,派我们测绘建水民居,并且前往建水县城六十公里开外的彝族小村落回新,测绘当地民居“土掌房”和一座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建筑:纳楼土司衙署。天公不作美,刚到达建水,雨就不停地下。冒雨完成县城内朱家花园及若干民居的测绘,天还没放晴。回新地处深山,一年当中只有干燥晴朗的季节才方便通车,问了若干司机,没人愿意在山路泥泞的时候冒险开车带我们进村。而回新的测绘又是我们的重点任务,只好等待天晴。

在等待去回新村的日子里,有了闲暇在古城的老街深巷中寻占探幽。建水古城丰厚的历史沉淀出乎我们的想像之外:雄伟的朝阳楼,庞大的文庙建筑群,古朴的指林寺,奇特的文笔塔,形态各异的石拱桥,表征各种信仰的寺观庙宇,遍布全城的各式老井,更有不计其数的精美民居大院。每天我们都沉浸在古韵濡染的欢愉之中,为一处又一处寻访到的古迹而由衷赞叹。

白天饱餐精神食粮,晚上回来还可以遍尝建水的美食,这又是另一种抵挡不住的诱惑。米线,有凉拌、鲜煮、油炒的,还细分成各色口味。烧烤,各种美食自选,香喷喷的西门豆腐,白嫩嫩的草芽,糯米藕片,小瓜,韭菜,以及各色鱼肉,乳饼,乳扇……,惊叹那么多新奇菜肴可以烤着吃。又有高雅的汽锅宴,清一色由建水紫陶砂锅喷蒸而成的佳肴,美味绝伦。深藏于老街古巷中的传统民族风味菜馆,各有千秋……。

雨一直下,回新之行只好作罢。这场当地少见的连绵秋雨,让我们忙中偷闲神游了建水,古城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心中窃喜不久我们还将再次来这里测绘。

一月之后再赴建水,小住一夜,次日清晨直奔回新村。汽车从县城出发,在红河谷边的山崖小道上惊心动魄地缓缓行驶了三四个小时,终于见到仰慕已久的纳楼土司衙署,其雄伟壮丽果真名不虚传。

这次到建水我们还考察了古城附近团山村的精美汉族合院民居建筑,彝族村落的土掌房生态建筑群,以及黄草坝的哈尼族聚落。各具特色的乡村风上建筑和建水古城的名胜古迹是干百年来世居建水的各族人民和中原汉族移民共同创造的文化结晶,他们共同见证了建水地域古老而丰厚的历史文化。正是这厚重而鲜活的历史文脉,吸引着我们在后来的日子里一次又一次到建水探寻这些宝藏。

我们在收集地方文献资料时,遇见一群儒雅的建水籍文人学者。他们热爱自己生长的红土地,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乡土文化,兢兢业业地做着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本职工作。从他们那里获得一大批以《建水古今》、《建水文史资料选辑》等期刊为代表的乡土素材,不仅让人深刻体会到建水“文献名邦”的历史传承,而且给我们的写作带来很多启示。

虽然数次前往建水,但古城的博人精深是不可能让外来者在短短几年的考察中透彻理解的。我们只希望把自己对建水古城的热爱表达出来,让更多人知道它的存在,也希望古城淳朴浓郁的风韵能永远保留下去。

本书从建筑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带着一定专业色彩引领人家游历建水。相信当你读完这本书后,就会燃起去建水看看的激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云南建水/中国秘境之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宾慧中//张婕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旅游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227080
开本 32开
页数 18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5-09-01
首版时间 2005-09-01
印刷时间 200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2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8.974.3
丛书名
印张 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3
148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6: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