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立禅法要 |
内容 | 内容推荐 现在大家都很重视“文化”,却忽略了“武化”,一文一武,即一阴一阳,文武兼修,阴阳相济,不可偏废,否则会失中。至武为文。习武到了相当程度,不仅身体通透,而且意合宇宙,自在空满。作者于鸿坤在《立禅法要》中介绍了大成拳的精髓:“大成拳是建立在空性基础上的一种拳法,练大成拳,必须先学会这个空性基础。如果我们一直停留在惯性的基础上,以惯性以及自己的知见练拳,并不能进入空性基础,所以就很难进入王芗斋先生所说的大成拳法中。”在本书中,王芗斋先生也有过类似的感慨:“我在的时候,大成拳只有一个;我不在的时候,大成拳就有无数个了。”作者近年来致力于弘扬立禅法门,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恰恰是为了帮助大家超越内在的一切对立,回归中道。 目录 序 第一篇:立禅先明理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 理和见 信和愿 法和行 二、立禅、大成拳的“理” 三、立禅与大成拳的关系 第二篇:立禅之修炼 一、立禅恢复桩的要领 二、为什么要从站桩进到立禅 复其本然,增益良能 站桩的人为取向和立禅的不预设 因地心,果地觉 用虚合道 从本然到浑圆 从浑圆到觉悟 三、立禅的方法和次第 有形非觉体,找到虚体 练虚体为意体 虚气相即,我顺人背 四、守中用中,以应无穷 立禅的“中”是什么? 怎样用“中” 第三篇:立禅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一、立禅与文化的关联 二、感知与拳学,以及生活中的以物用心 三、再谈站桩与立禅 第四篇:教学琐絮 立禅与经典 静接物,动取中—要知实处便是虚 厚重出虚灵 空胸而出 不能含胸,也不能挺胸 要体认讲到的要领 不能老想着要领 用功夫改变习惯 重要的是要有信心 守中用中,打神夺神 无为拳法 恢复桩要领解析 生活就是修习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不思善恶,恰当就好 身体的奇妙关联 浑圆之体不能丢 形式唯一,内涵不同 掖胯 口微张 站桩不平衡怎么办 站桩就是把身体重新格式化 不住于形式 立禅的功夫是身心觉悟 是立禅,也是练拳,更是美好生活 一边听着,一边要拿身体印证这个东西 编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立禅法要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于鸿坤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夏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809638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5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70 |
出版时间 | 2019-01-01 |
首版时间 | 2019-01-01 |
印刷时间 | 2019-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体育运动-体育理论与规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82 |
CIP核字 | 2018284871 |
中图分类号 | G852.1 |
丛书名 | |
印张 | 10.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1 |
宽 | 171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