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老舍小说(鉴赏版)/中国现代名家小说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老舍小说(鉴赏版)》为《中国现代小说名家书系》丛书之一。本书由老舍著,着眼现代大家传世名篇,遴选最具阅读价值也最具人文承载之艺术精品,与此同时,在吸纳当代专家学者评析的基础上,对每篇作品进行分析鉴赏,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读懂一部作品,一位作家和一个时代!

内容推荐

《老舍小说(鉴赏版)》由老舍著:集通俗与文学于一身,平易而粗俗,精制考究而不刻意雕琢,俗而能雅,清浅中有韵味,从而表现出作家独具的个性色彩。这种个性色彩鲜明的语言,丰富与发展了中国现代白话文学语言,同时也使老舍的小说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典范意义的白话作品之一。

《老舍小说(鉴赏版)》适合文学爱好者阅读。

目录

骆驼祥子

[鉴赏]

月牙儿

[鉴赏]

我这一辈子

[鉴赏]

马裤先生

[鉴赏]

正红旗下

[鉴赏]

试读章节

我们所要介绍的是祥子,不是骆驼,因为“骆驼”只是个外号;那么,我们就先说祥子,随手儿把骆驼与祥子那点关系说过去,也就算了。

北平的洋车夫有许多派:年轻力壮,腿脚灵利的,讲究赁漂亮的车,拉“整天儿”,爱什么时候出车与收车都有自由;拉出车来,在固定的“车口”或宅门一放,专等坐快车的主儿;弄好了,也许一下子弄个一块两块的;碰巧了,也许白耗一天,连“车份儿”也没着落,但也不在乎。这一派哥儿们的希望大概有两个:或是拉包车;或是自己买上辆车,有了自己的车,再去拉包月或散座就没多大关系了,反正车是自己的。

比这一派岁数稍大的,或因身体的关系而跑得稍差点劲的,或因家庭的关系而不敢白耗一天的,大概就多数的拉八成新的车;人与车都是相当的漂亮,所以在要价儿的时候,也还能保持住相当的尊严。这派的车夫,也许拉“整天”,也许拉“半天”。在后者的情形下,因为还有相当的精气神,所以无论冬天夏天总是“拉晚儿”。夜间,当然比白天需要更多的留神与本事;钱自然也多挣一些。

年纪在四十以上,二十以下的,恐怕就不易在前两派里有个地位了。他们的车破,又不敢“拉晚儿”,所以只能早早的出车,希望能从清晨转到午后三四点钟,拉出“车份儿”和自己的嚼谷。他们的车破,跑得慢,所以得多走路,少要钱。到瓜市、果市、菜市,去拉货物,都是他们;钱少,可是无须快跑呢。

在这里,二十岁以下的——有的从十一二岁就干这行儿——很少能到二十岁以后改变成漂亮的车夫的,因为在幼年受了伤,很难健壮起来。他们也许拉一辈子洋车,而一辈子连拉车也没出过风头。那四十以上的人,有的是已拉了十年八年的车,筋肉的衰损使他们甘居人后,他们渐渐知道早晚是一个跟头会死在马路上。他们的拉车姿式,讲价时的随机应变,走路的抄近绕远,都足以使他们想起过去的光荣,而用鼻翅儿扇着那些后起之辈。可是这点光荣丝毫不能减少将来的黑暗,他们自己也因此在擦着汗的时节常常微叹。不过,以他们比较另一些四十岁上下的车夫,他们还似乎没有苦到了家。这一些是以前决没想到自己能与洋车发生关系,而到了生和死的界限已经不甚分明,才抄起车把来的。被撤差的巡警或校役,把本钱吃光的小贩,或是失业的工匠,到了卖无可卖、当无可当的时候,咬着牙,含着泪,上了这条死亡之路。这些人,生命最鲜壮的时期已经卖掉,现在再把窝窝头变成的血汗滴在马路上。没有力气,没有经验,没有朋友,就是在同行当中也得不到好气儿。他们拉最破的车,皮带不定一天泄多少次气;一边拉着人还得一边儿央求人家原谅,虽然十五个大铜子儿已经算是甜买卖。

此外,因环境与知识的特异,又使一部分车夫另成派别。生于西苑海淀的自然以走西山、燕京、清华,比较方便;同样,在安定门外的走清河、北苑;在永定门外的走南苑……这是跑长趟的,不愿拉零座;因为拉一趟便是一趟,不屑于三五个铜子的穷凑了。可是他们还不如东交民巷的车夫的气儿长,这些专拉洋买卖的,讲究一气儿由交民巷拉到玉泉山、颐和园或西山。气长也还算小事,一般车夫万不能争这项生意的原因,大半还是因为这些吃洋饭的有点与众不同的知识,他们会说外国话。英国兵、法国兵,所说的万寿山、雍和宫、“八大胡同”,他们都晓得。他们自己有一套外国话,不传授给别人。他们的跑法也特别,四六步儿不快不慢,低着头,目不旁视的,贴着马路边儿走,带出与世无争,而自有专长的神气。因为拉着洋人,他们可以不穿号坎,而一律的是长袖小白褂,白的或黑的裤子,裤筒特别肥,脚腕上系着细带;脚上是宽双脸千层底青布鞋;干净,利落,神气。一见这样的服装,别的车夫不会再过来争座与赛车,他们似乎是属于另一行业的。

有了这点简单的分析,我们再说祥子的地位,就像说——我们希单——一盘机器上的某种钉子那么准确了。祥子,在与“骆驼”这个外号发生关系以前,是个比较有自由的洋车夫,这就是说,他是属于年轻力壮,而且自己有车的那一类:自己的车,自己的生活,都在自己手里,高等车夫。

这可绝不是件容易的事。一年、二年,至少有三四年;一滴汗,两滴汗,不知道多少万滴汗,才挣出那辆车,从风里雨里的咬牙,从饭里茶里的自苦,才赚出那辆车。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与报酬,像身经百战的武士的一颗徽章。在他赁人家的车的时候,他从早到晚,由东到西,由南到北,像被人家抽着转的陀螺;他没有自己。可是在这种旋转之中,他的眼并没有花,心并没有乱,他老想着远远的一辆车,可以使他自由、独立,像自己的手脚的那么一辆车。有了自己的车,他可以不再受拴车的人们的气,也无须敷衍别人,有自己的力气与洋车,睁开眼就可以有饭吃。

他不怕吃苦,也没有一般洋车夫的可以原谅而不便效法的恶习,他的聪明和努力都足以使他的志愿成为事实。假若他的环境好一些,或多受着点教育,他一定不会落在“胶皮团”里,而且无论是干什么,他总不会辜负了他的机会。不幸,他必须拉洋车;好在这个营生里他也证明出他的能力与聪明。他仿佛就是在地狱里也能作个好鬼似的。生长在乡间,失去了父母与几亩薄田,十八岁的时候便跑到城里来。带着乡间小伙子的足壮与诚实,凡是以卖力气就能吃饭的事他几乎全作过了。可是,不久他就看出来,拉车是件更容易挣钱的事;作别的苦工,收入是有限的;拉车多着一些变化与机会,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与地点,就会遇到一些多于所希望的报酬。自然,他也晓得这样的机遇不完全出于偶然,而必须人与车都得漂亮精神,有货可卖才能遇到识货的人。想了一想,他相信自己有那个资格:他有力气,年纪正轻;所差的是他还没有跑过,所以不敢一上手就拉漂亮的车。但这不是不能胜过的困难,有他的身体与力气作基础,他只要试验个十天半月的,就一定能跑得有个样子,然后去赁辆新车,说不定很快就能拉上包车,然后省吃俭用的一年二年,即使是三四年,他必能自己打上一辆车,顶漂亮的车!看着自己的青春的肌肉,他以为这只是时间的问题,这是必能达到的一个志愿与目的,绝不是梦想!

他的身量与筋肉都发展到年岁前边去;二十来的岁,他已经很大很高,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像个成人了——一个脸上身上都带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看着那高等的车夫;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是的,他无疑地可以成为最出色的车夫;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

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一一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样,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他把脸仿佛算在四肢之内,只要硬棒就好。是的,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下,倒着立半天。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

P1-4

序言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五四运动后开始文学创作。1924年赴英国,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中文讲师。1930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抗战期间在武汉和重庆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等职。1951年获得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的称号。“文革”开始后受到残酷迫害,1966年8月24日含恨自尽。

老舍是一个创作丰富、风格独特的杰出作家,他一生中创作了数量可观的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离婚》、《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鼓书艺人》等;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月牙儿》等;话剧《龙须沟》、《方珍珠》、《茶馆》等。他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著名作家。

从题材选择方面看,老舍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重大贡献在于“他把城市底层社会这个不怎么被人熟悉的世界,把城市平民这个往往被人忽视的社会阶层的命运引进了艺术的领域,并取得了成功”。在他的笔下,出现了众多的旧北京市民阶层的人物形象。如小商人、小职员、巡警、娼妓、家庭妇女、教员、洋车夫、地痞、各个阶层的旗人、土匪、算命的、卖苦力的、开茶馆的等等,旧北京市民阶层的三教九流几乎都进入了老舍创作的市民世界。《骆驼祥子》、《月牙儿》是其中的代表作。

《骆驼样子》是30年代现实主义创作的代表作,写于1936—1937年。小说通过一个洋车夫的苦难史,描绘了旧世界如何把一个正直、好强、好体面、自食其力的洋车夫从肉体到灵魂加以毁灭的过程。这个悲剧有力地揭露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罪行,它的成功之处在于,作者怀着对于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深切同情,深刻地揭示了产生这个悲剧的原因,这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小说。

《月牙儿》发表于1935年4月,写母女二人相继被逼为娼的故事,这是一部充分反映老舍创作的重大发展的小说,它最值得重视的一个特点是老舍的目光注视着城市的底层,全力写出城市贫民悲剧命运的不可避免性,这种不可避免性是在主人公极力避免厄运的多次挣扎中体现出来的,主人公“我”肉体被蹂躏,精神受到熏染,她的美令人痛心地逐渐毁于生活的残酷,然而又没有泯灭,尤其是在心灵深处,作者以他的深沉的同情和痛苦把美的毁灭揭示给世人看,这就掀动了读者情感的高潮。

《我这一辈子》写一个巡警在生活中挣扎、奔波,在晚年因冻饿而死的故事,对旧世界提出了强烈的咒诅——希望这个世界变个样。

1961年开始创作的《正红旗下》,是老舍一部自传体性质的小说,也是新中国成立后里程碑式的作品。

从作品的艺术格调方面看,浓重的地方色彩、纯厚的北京味、幽默的风格、纯熟的北京口语构成其独特的艺术格调。他善于运用纯熟的北京话来描述富有地方特色的风俗人情、刻画人物性格、叙述故事、褒贬事物,他的语言是经过提炼了的北京口语,其特点是平易然而不单调不贫气,作家从容地调动口语,给平易的文字添上了亲切、适当、活泼的味。在活的北京口语的基础上锤炼纯净的文学语言,老舍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老舍小说(鉴赏版)/中国现代名家小说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老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太白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1304474
开本 32开
页数 3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3-04-01
首版时间 2013-04-01
印刷时间 2013-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6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09
145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3:0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