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陈应松作品精选/跨世纪文丛精华本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个名符其实的精品集,收录了陈应松获奖最多、最受赞誉的10部中篇小说。书后还附上作者主要作品列表和小说获奖情况。对读者来说,这本精选一定是不错的选择,对研究者来说,这也是一个全面反应作者在中篇小说领域的成绩的选本。

内容推荐

本书收入陈应松的10部中篇小说,在近年的文坛上引起过很大的反响,并大多获奖。这些小说向我们展示了神奇、瑰丽的自然景色,讲述了一个个让人颤栗的、惊心动魄的故事,刻画了一批栩栩如生的、血肉丰满的人物,这些在蛮荒环境中激越的生命体验,超现实的想象,魔幻的文体,奇异的风格,奇崛的意境,惨烈的感情,富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陈应松小说的斑斓使他有资格独立于中国文坛之上,他的小说给文坛带来的是一场审美惊奇。在当今文坛,他用他的艺术探索,突破了实与虚的边界,突破了人与物、生与死的边界,突破了人性、人心的边界,是新世纪文学的一个特殊标本。在我们现在的文学中一些很少看到和遗忘的东西,如温暖、光明、善良、坚韧、勇敢等,在陈应松的小说中浓墨重彩地重现了。他的小说均是生命的大命题和大主题,展现出了生命的苍茫和壮美。这样的作品又被誉为深刻地反映了现当代农村的现状,真实得就像生活本身,对农民的梦想和生存环境的描写达到了穷形尽相的境地……

目录

马嘶岭血案

松鸦为什么呜叫

豹子最后的舞蹈

母亲

像白云一样生活

金鸡岩

醉醒花

太平狗

八里荒轶事

巨兽

后记

附录

主要作品

小说获奖情况

试读章节

马嘶岭血案

我就要死了。活着也就跟死了一样,脑壳瘪瘪的,像一个从石头缝里抠出来的红薯。头上现在我连摸也不敢摸,睡觉不是坐着就是俯着,九财叔那一斧头下去我就这个样子了,当梨树坪的两个老倌子把我从河里拉起来时,说,这是个人吗?这还是个人吗?可我还活着,我醒过来了,指着挑着担子往山上跑的九财叔说:“他、他、他要抢我的东西!”我是指我们杀了七个人后抢来的财物,又给九财叔一个人抢走了。医生在给我撬起凹进去的颅骨时说:“撬过来了反正还是得崩。”还有一个寡瘦的护士给我扎针时说:“你还晓得怕疼,我的天,到时一枪下去,那么大的洞看你喊疼去。”我疼得天昏地暗,这不是报应吗?九财叔砸我,我砸了别人,别人都死了,我却疼痛地活着。

就这么等死的时候,前天老婆水香捎来了儿子的照片,一张嫩生生的照片,背景是红的,是在镇照相馆刘瘸子那儿照的。儿子在向我傻乎乎地笑着,咧着没齿的嘴巴,眼泡肿肿的,耳朵大大的,活脱脱一个水香,活脱脱一个我。

现在是深冬了,早上放风出去地上有凌。再有一个月我就要与这世界再见了。

今年的秋天,九财叔来找我,让我跟他一起去当挑夫。我当时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一个月三百块钱呀,不少了!尽管是到很高很远的马嘶岭。

我记得那个秋天早晨的山路是多么安详,水香的声音在于爽暖和的山路上飘荡着,还带着一股子挥之不去的乳香,紧紧依着我的鼻扇。临走的那天晚上,我糊糊涂涂地就要爬水香了,水香说,别压坏娃子哦。我说不压,不压。我忍了几个月了,可这一走一两个月,我实在忍不住了。水香在下面说,别压坏娃子哦……那个早晨的山道上红叶似火,天空像一张豁然张开的大嘴,瓦蓝瓦蓝,温馨的风像狗毛一样骚扰着脸颊,水香的声音就在那儿荡漾着,像山岚一样娇软若无:“别压坏娃子哦……”这声音只有我一个人能听见。我嗅吸着声音里的乳香,在前头快快地走着。我不想跟九财叔走一起。分别时,九财叔睁着那只没眼皮的右眼睛,瞪着我跟水香道:“快点上路!”

九财叔也在死劲地嗅吸着,他是在嗅吸空气中霜打过的野柿子的甜味。我给站在石坡上的水香挥手,水香穿一身紧身红袄,肚子鼓鼓的。我在想,一个月三百块,这次去当挑夫,我是为水香挑的,为水香肚子里的娃儿挑的。

我们两天以后才到了马嘶岭。

马嘶岭是南山里面的野岭,燃烧得更加炽烈。茂密的冷杉林,鲜红的桦树,高挺的山毛榉,英气逼人的岩上松,还有那么多枫、栌、槭树和灌木的金黄色,喧红色,到处的秋花,野葱,兽迹,让人看得呆哑无言。五十多岁,戴着眼镜,头发爬顶的祝队长拿出一个仪器来,说:“到了,是这儿。”另一个姓王的小王就拿出一张地图,指着说:“正是这儿。”又问九财叔说:“这是马嘶岭吗?”九财叔说不清,小王又问炊事员老麻,老麻也是我们当地人,他说这应该是马嘶岭,他说他听打猎的讲过,马嘶岭到处是野葱野蒜,“这就是了。”他扯了一大把野葱,他说以后我们就有野葱吃了,特别好吃的,用盐漤了最好吃。他掐着野葱的根须,一根根把它们分开,放到鼻子下闻闻,又让那些人闻。小杜就接过去闻了,她是踏勘队惟一的女娃子,她说:“好香,好香。”

我们就这么住下来了。他们住一块,我们住一块是三个人,炊事员老麻、九财叔和我。老麻后来嫌我们,住到厨房小棚里去了,在灶口柴窝里铺一床絮,比我们强多了。我们冷,头一夜就跟睡在冰岩上差不多。我一床被,九财叔一床絮,打伙的。他的絮又破又烂又薄,怎么也隔不断冰冷的地气,第二天我去割了几捆巴茅垫在下面,才略微暖和些。我们的棚子是塑料纸的,而祝队长他们是帆布的,还没有缝隙,完整的帐篷,像一个屋子,里面还有间隔,那女娃子小杜就睡在最里头。

刚开始我们知道他们是找矿的,第二天就得知他们是专来找金矿的,是为我们找金矿的。也许就是那个该死的“金”字,这黄灿灿的让人想到荣华富贵的“金”字,开始撩拨了我们。不对,应该是撩拨了九财叔了,撩拨他心中早已枯死的那个欲望了。本来他都老了,两条腿虽说能挑个百八十斤儿的,但常也有蹒跚的样子了,眼睛也没什么神了,内心快坍熄了,只等哪一天一场大病,或是喝酒喝死,阎王爷安静地把他收去。

第二天就听到祝队长说:“这就是我们的踏勘靶区。”他指着马嘶岭和岭下的马嘶河谷,声音洋溢着一种喜悦和轻松,好像来这里是玩耍的。其实这里荒无人烟,崇山峻岭,巨大的河谷吞噬着天空,马嘶河和雾渡河在这儿汇合,流淌着的河水在秋天通体泛红,好像一头巨蟒吐出的信子。我听见小杜那女娃子说:“好美呀,太美了。”还拿着一个很小的相机咔嚓咔嚓地给他们拍着照片,也让人给她拍。小杜这女娃子长得像山里的洋芋果,圆圆叽叽的,个头也不高,爱笑,爱唱歌,我就暗自给她取了个洋芋果的诨名。那个身子单薄的小谭长得像根峨眉豆,他的刀条脸和身子。不是峨眉豆是什么。我听见他们说着那周围的岩石,祝队长指着河谷说:“这就是开门金。”他比划说,“河流骤然变宽了,流速减慢了,上游带来的泥沙、砾石、砂金都沉积于此了,看见了吧,开门金!”他说了几遍开门金,说过去这儿因为没有人烟也没被开采,可能有小量开采,因为这周围是土匪窝子,没人敢来,就算淘出了金子,也会被抢被杀。

我的心那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开门金!我忽然对这些产生了兴趣,仿佛也成了他们中的一员,完全忘了我不过是他们的苦力和挑夫。祝队长是头儿,他总是站在中间,那几个人站在两旁,听他手拿着小锤敲打着岩石讲解。那个常在他手上的有数字跳闪的东西我也知道了它叫GPS,卫星定位的。后来洋芋果小杜给我说它是用十二颗天上的卫星定位的,我们现在站在哪儿,经度多少,纬度多少,海拔多高,它一下就显示出来了。她说我们现在站的这个地方,马嘶岭的海拔是三千四百零九米高。我问她这个东西值多少钱,一头牛钱吧?她当即就哈哈大笑起来,把我笑毛了。可我之所以敢问她,是那天大家喝了点酒后我在他们的怂恿下唱了几个山歌子。她说我的山歌子唱得好,当即就把我的山歌录下来了。我知道那是录音机,可没见过那么小那么薄的录音机。我还问过她关于剥夷面的事。她指着祝队长指过的河谷对岸,高耸入云的一扇巨大石壁,光秃秃的。我只能隐约知道“剥夷”是怎么回事。剥夷面上,经她的指点,我似乎看到了一条石英矿脉,因为在夕阳里那儿闪着耀眼的光斑,还有云母。她说在它的顶上。也就是台面上的塔状熔岩,很好看吧,是一种碳酸盐岩。她说她们去看过了,那儿曾有炼过硝盐的痕迹,地图上有个地名叫晒盐坡,估计是那儿。她说你们这地方保存了第四纪冰川地貌,也就是七八十万年前的,那刃脊,冰斗,冰蚀槽谷,还有漂砾。“你看,”她指指河谷中那些巨型的石块说,“那些石头不是原本在此的,是从别处搬运来的,谁有这么大的力量?就是冰川,冰川就是神仙,力大无比。你看那三角面。很清晰的冰川流动时削磨的痕迹,把巨石从远处搬来了。”

她轻描淡写地给我说着这些,我却觉得她的话撼人心魄。在那个晴朗无风的傍晚,无数玄燕和蝙蝠滑翔的河谷上空,我听到了冰川轰隆隆运动的声响,而当时的山冈是寂静的,旷古的寂静,这女娃子的话让我热血沸腾。浮想联翩,仿佛眼际滚过了那个壮观的七八十万年前的场景。我真的佩服他们。这女娃子跟我跟水香一般年纪。可我没读多少书,初中没读满就辍学了。我爹是个“八大脚”,八大脚就是抬死人的杠夫,他除了抬死人,挣几双草鞋钱,没屁的本事。

这天晚上,西南方的山坡上突然射出了一道强光,有如电焊的弧光,一直刺入云天,把周围的山坡、沟坎都照得如同白昼。那边帐篷就有人惊醒了,问是谁在照。大家都起来了。忽然那强光变成了两个光点,一上一下。大家以为是野兽,五六只电筒一起射去,那光点一动不动,祝队长就叫大家操了家伙跑过去扑打,不见了影形,也没有什么野兽,遂回到帐篷。而这时那光点又只剩下一个了,在帐篷顶不远的崖上直射我们。

“这莫不是鬼么?”九财叔说。祝队长他们那一夜都没有睡着。早晨起来去山坡上查看,什么都没有。方圆百里无一个人,无村庄和电线,这么强的光是从哪儿来的呢,又是什么东西所为?这个问题困扰着我们,祝队长宽大家的心说,你们不要怕,长期在野外生存,什么神秘的事儿都有。这个地方,听说过怪事不少。九财叔坚持说是野鬼,还说是什么独眼鬼,见了我们这些人稀奇。他说南山里不仅有几丈高的红毛大野人。还有鬼市。你们不知道鬼市吧?有一年来南山采药的一群人。晚上在老林里看到了一条小街,好不热闹,什么京广杂货都有,买货卖货的人把衣裳都挤破。几个采药人也去买了些东西,有买鞋子的,有买衣裳的,便宜得不得了。第二天早晨一看,鞋子变成了草鞋,衣裳变成了棕叶,店家找给他们的钱全变成了冥钱,再去找那条街,哪儿找去,莽莽森林,除了树还是树,什么都没有。做饭的老麻也附和道,他们隔壁村也有过怪树的,有棵叫水洞瓜的树,是千年老树,从来只结籽不开花的,只要六月开花,这年必山洪暴发,开花的时候,树心里面就传出叮叮哐哐的锣鼓声,天一放亮就没了。说有个小娃子去上面掏鸟窝,掏出了三双草鞋云云。事情越说越玄乎了,说得大家脸色发白,倒抽冷气。祝队长就严厉制止道:“老官,老麻,你们不要在这儿瞎说了。老官,你要是信鬼,今晚你跟我捉一个来,如果捉不到,你就走人。”

一开始祝队长就不喜欢九财叔,九财叔本来就不是一个讨人喜欢的人,所以祝队长就想赶他走,这是九财叔恨祝队长的始因。另外,那个一听九财叔说话,就从喉咙深处发出一种怪笑的姓王的博士也不喜欢九财叔。姓王的博士总是干干净净,头发方寸不乱,油水很厚的样子,不过他那个头就像个大田螺。他说:“别吓唬我们了,我们这些人都是久经沙场的,别看你们经常在山里转悠,但也比不上我们在野外生活的人。”

九财叔没有捉到鬼,踏勘队就响起一片嘲笑之声。我们跟在他们屁股后面,挑着一两百斤的东西随行。我们挑夫挺苦,一天十块钱,赚得很难。挑着一两百斤的东西,翻山越坎,过河上坡,他们徒步都困难,更何况我们这些挑夫。一头是他们刻槽取样的石头,剥离的石头,一大块一大块的,就往我们箩筐里丢。有时候,扁担上肩,腰却挺不起来,。咬着牙,腰椎一节一节地压趴了,人站起来了,腿都在哆嗦,心想,这就是命。担子的另一头有石头也有一些贵重的东西,那个像夜壶一样的家伙,是个什么水准仪。水准仪不止一台,有一台是日本的家伙。这些仪器常被分成几段拆卸后放进箱子里,再装入箩筐。祝队长虽然讨厌九财叔,可还是信任他的力气,认为让他多挑贵重的东西牢靠些。

P1-5

后记

要编一本自己喜欢也让读者喜欢的“精选”,确非易事。有时自己喜欢的别人不见得喜欢;有时此人喜欢的未必彼人喜欢。在网上我常常看到读者对我作品出现两种极端的反应,好,说得极好;坏,说得忒坏。正所谓众口难调,作家横下一条心写的时候就顾不得那么多了。我还是按我自己的想法来编,并考虑到最新发表的一些较好小说也是要编进去的,会有新鲜感,许多集子选得太多的篇什就只好忍痛割爱了。

进入新世纪的这几年,大家发现我主要在中篇小说领域冲杀,事实正是如此。在中篇小说这个领域,我也算得是获奖最多也被选刊选载最多的作家之一吧。对此我甚感欣慰。不久前先后收到雷达先生编的《近30年中国中篇小说精粹》、朱小如先生编的《新世纪优秀中篇小说选》和孙顒编的《建国60周年作品选》等,把我的《松鸦为什么鸣叫》、 《豹子最后的舞蹈》和《马嘶岭血案》等收入进去。每本10多个人,入选者无外乎就是贾平凹、莫言、张炜、王安忆、苏童、史铁生、迟子建等人,我等忝列其中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感谢长江文艺出版社,给我出这本中短篇“精选”。但愿这本书会受到读者喜欢。当然,它肯定是我较为得意的,精心挑选的。

2009年7月18日于东湖畔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陈应松作品精选/跨世纪文丛精华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应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442680
开本 16开
页数 35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6
出版时间 2010-02-01
首版时间 2010-02-01
印刷时间 2010-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22.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26
151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22:2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