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太原功臣与唐初政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国学新锐丛书
内容
内容推荐
作为唐代建国过程中的重要政治力量,太原功臣这一群体在唐初的政治际遇,反映了武德时期的政治模式与权力关系。张耐冬著的《太原功臣与唐初政治》以这一群体为切入点,对晋阳起兵至李渊称帝这一过程中体现的政治关系与唐初政治结构之间的关联性进行梳理,并对陈寅恪提出的“关陇集团”“李武韦杨婚姻集团”等中古史研究中的理论命题有所回应。此外,有关太原功臣的历史叙事,是唐初修正建国模式、重新塑造开国史的重要文本,本书以此为个案,对唐初政治实践对历史观念与国史编纂的影响也略有分析。
作者简介
张耐冬,辽宁沈阳人,先后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获硕士、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北朝至唐代政治史、中古时期史学史,在《唐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国学学刊》等刊物发表文章若干篇。
目录
上篇 “关陇集团”与“李武韦杨”之间:太原功臣研究的问题空间
第一章 从“关陇集团”到“李武韦杨”:陈寅恪对唐代政治史解释的转变
一 “关陇集团”学说的论说方式及其内在不足
二 “婚姻集团”: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解释的新途
三 “发现”《婚姻集团》:重新解释陈寅恪的可能
第二章 回到“陈寅恪范式”的起点:皇权在政治集团论中的意义
一 陈寅恪“政治集团”论下对皇权的思考
二 汪锾对唐初政治史的解释及其启示
三 告别“样本化”:太原功臣研究史反思
中篇 《褒勋臣诏》研究
第一章 《褒勋臣诏》与太原功臣政治身份之确立
一 《褒勋臣诏》及功臣免死名单文本考实
二 《褒勋臣诏》出台之背景
三 免死名单的形成
四 “别恩”褒功与太原功臣政治身份的确立
第二章 “我有尔辈,而无萧曹”:李唐创业史事索隐
一 晋阳起兵的偶然性
二 元从人士之太原本位倾向及李渊之对策
三 霍邑之战后元从人士政治地位之变化
四 义宁之政对武德初政治格局的影响
下篇 唐初政局中的太原功臣
第一章 武德初年中枢政局下的裴、刘之争
一 “太阳俯同万物”:武德时期的亲贵政治
二 刘文静之政治生涯及其与亲贵政治之关系
三 刘文静案始末
第二章 唐代开国史叙事与太原功臣地位的变迁
一 重写开国史与太原功臣政治身份的再塑造
二 如何重构唐初政治史中的李渊形象
参考文献
赘语
导语
太原功臣可能是唐代历史上无足轻重的一群人,他们在1400年前跟随李渊从晋阳起兵,一年后李渊以《褒勋臣诏》为他们赐予免死资格,并授予他们“太原元谋勋效”的名号。但这一群体并未成为唐初政坛的主导者,其中少数居于权力核心者也从群体中分离,成为朝中的掌政亲贵。
所以,为什么李渊要专门颁诏对太原功臣进行表彰,就成了一个需要回答的问题。
与此相关的问题是,晋阳起兵究竟有什么意义?经过学术训练的我们,会习惯于从结果出发,谈它对李唐王朝建立的作用。然而,如果李渊最后没能建国,或者李唐政权和其他同时期的很多政权一样转瞬覆灭,晋阳起兵是否还有意义?
张耐冬著的《太原功臣与唐初政治》就是想回答上面的问题:李渊为何要特别褒奖太原功臣这个在政治上并不重要的群体,这个群体和晋阳起兵有何关系,晋阳起兵又有何意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太原功臣与唐初政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国学新锐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耐冬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326018
开本 16开
页数 20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6
出版时间 2018-05-01
首版时间 2018-05-01
印刷时间 2018-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382
CIP核字 2018103185
中图分类号 D691.21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1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9:2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