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修订版)/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内容
内容推荐
陈晓明编写的《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修订版)》主要从现代性的角度切入中国先锋文学乃至新时期文学,从理论源头和创作实践上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做了独到的梳理。本书是国内最早系统分析当代先锋派文学的著作,也是最早探讨了如今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几乎成为常识的后现代性问题,是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引用率最高的著作之一。多年来,它的敏感与精辟,锐气与生动,始终引起当代文学研究者的注意。
作者简介
陈晓明,男,1959年2月生,福建人。早年有过知青经历,后上大学(1977级),后读研究生,其间从事过教学和研究工作。1987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攻读博士学位,199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并留院工作多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现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先锋派文学和后现代文化理论等。著有《表意的焦虑》等10多部著作,发表论文评论200多篇,200多万字;并在欧美学术刊物Boundary2等发表英文论文多篇。主编编选丛书文丛多种。曾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文学评论家奖项。1995年至1998年先后在英国、荷兰、德国等地的著名学府和研究机构做研究和访问讲学。1992年入选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编纂的《世界名人录》等辞典。
目录
导言历史转型与后现代主义的兴起
一、多元的时代: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及其理论规约
二、趋同与变异:中国产生后现代主义的前提条件
三、勉强的记忆:“文革后”的历史叙事或先锋派的文化规定性
上篇 叙事革命:话语与风格
第一章 冒险的迁徙:先锋小说的叙事转换
一、终极性失落:消解深度模式
二、文学的萎缩:创作向写作退化
三、裸露的事实:叙述向故事转化
四、广阔的瞬间:故事向感觉敞开
五、暂时的平面:感觉向语言还原
第二章 临界叙述:先锋小说的语言经验
一、临界感觉的发生与语言的内在机制
二、临界感觉与叙述的双向循环
三、临界感觉与叙述情境
四、临界状态与世界的边存在
第三章 多形的话语:先锋小说的叙事变奏
一、开放的时间:叙述与故事的二元协奏
二、开放的感觉:现实与幻觉的双向转换
三、开放的文本:互为文本的多重变奏
第四章 空缺与重复:先锋小说的叙事策略
一、不在之在:故事中的空缺
二、在空缺的边界:作为补充的描写情境
三、重复:存在的迷失
四、空缺的哲学与文化阐释
第五章 过剩与匮乏:先锋小说的抒情风格
一、抒情风格的两种规定:历史意识与话语意识
二、语言的过剩:抒情性句式
三、错位的情境:望的抒情或反讽意味
四、匮乏与补充:语言的乌托邦
中篇 精神变异:寓言与逃逸
第六章 破裂与见证:新情感的变迁或危机
一、新情感的蔓延:一个伸展的主题
二、浮出海面:生活破裂的见证
三、“非升华”:“幸福承诺”的破灭
第七章 超越与认同:后现代主义意识
一、冷漠的叙述:苦难意识的残酷化
二、错位的游戏:孤独感的娱乐化
三、反抗与认同:荒诞感的诗性化
四、虚假的深度:神秘感的轻化
第八章 暴力与游戏:主体的话语
一、语言的暴力:叙事的能指化
二、多重文本:追寻话语之流
三、主体的失落:后现代的话语特征
第九章 穿过时间的迷津:在历史之外叙述
一、历史之外的迷津:叙述时间的绝对性
二、对家园的逃亡:没有终结的生存论游戏
三、假想的皈依:回到现实之中的精神祈祷
第十章 幻想与逃亡:永归期的自我流放
一、新时期的想象关系:自我的确认与放大
二、镜像的解体:自我的角色化或符号化
三、胜过“父法”:逃亡与超越
四、后个人主义时代:自虐与自恋的怪圈
下篇 文化象征:断裂与更新
第十一章 历史的颓败:后悲剧时代的寓言
一、颓败的故事:历史性、家族与往事
二、颓败的历史死结:性与原罪
三、颓败的话语情境:对话与解构
四、后悲剧时代:历史颓败的寓言
第十二章 望的救赎:从形式到历史
一、现实的尽头:写作与文化救赎
二、在历史的边缘:讲述与寓言
三、救赎与皈依:复古的共同记忆
四、望的救赎与最低限度的承诺
第十三章 欲望化叙事:历史修辞学的变形记
一、“人”的退场:从爱情到本能
二、背景的虚化:没有内在性的历史现场
三、情爱的表象化:欲望化的叙事法则
四、越过界线:女性叙事的后道德状况
五、欲望化的象征:历史修辞学
第十四章 后当代传奇:仿真的审美能动性
一、从现实到虚构:现实潜文本的位移
二、仿真的时代:现实的复活与审美能动性
三、仿真的实质:现实的审美化及超越的可能性
第十五章 命运与性格:晚生代的现代性策略
一、先锋之后:晚生代的突围
二、极端力量:“命运意识”
三、极限状态:性格的极限
四、视点的阴谋:略微的荒诞感
五、有限的超越性:审美的现代性情结
第十六章 异类的尖叫:断裂与新的符号秩序
一、尖硬的断裂:异类的自我界定与符号资本
二、本质性写作:有限的革命
三、异类的符号谱系:时尚前卫与亚文化写作
四、暧昧的可选择性:后革命时代的备忘录
结语 文化溃败时代的馈赠
附录一 最后的仪式:“先锋派”的历史及其评估
一、期望超越:“先锋派”出现的历史条件
二、艰难跋涉:“先锋派”的历史轨迹
三、有限形式:先锋小说的成就与局限
附录二 先锋派之后:90年代的文学流向及其危机
一、先锋性的退化与文学转型的历史语境
二、90年代面对“现在”的文学叙事及其美学局限
三、重建文学叙事的“认识论图式”
附录三 中国先锋小说主要代表作年表
主要参考书目
一、中文部分
二、外文部分
导语
陈晓明编写的《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修订版)》是国内最早系统分析当代先锋派文学的著作;最早探讨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后现代性问题。把理论思辨与审美感知融为一体,捕捉当代最生动的文学品质。多年来,它的敏感与精辟,锐气与生动,始终令人振奋;这次修订增补再版,理论的魅力依然不减当年。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修订版)/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晓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0215082
开本 16开
页数 45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66
出版时间 2015-07-01
首版时间 2015-07-01
印刷时间 2018-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644
CIP核字 2015135650
中图分类号 I206.7
丛书名
印张 30.2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35
155
2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9: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