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南方传媒研究系列丛书的第11辑,聚焦“新闻乱码”这一主题内容,从而为从业人员、学界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包括专稿、专题研讨、专栏推介、传媒人物、记者讲述、博士传媒眼、传媒经营、记者博客、传媒密码等栏目。
图书 | 南方传媒研究(第11辑新闻乱码)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为南方传媒研究系列丛书的第11辑,聚焦“新闻乱码”这一主题内容,从而为从业人员、学界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包括专稿、专题研讨、专栏推介、传媒人物、记者讲述、博士传媒眼、传媒经营、记者博客、传媒密码等栏目。 目录 卷首 曹轲 解放思想的新闻乱码 特稿 杨兴锋 数字化时代南方报业聚合战略构想 专稿 支庭 荣浮世传媒春犹卷 ——捕捉奔向奥运中国年的12个瞬间 李红平 从“监督者”,到“报道者” ——南方周末在2007年的一些尝试 专题研讨[少年杀母事件] [编辑] 蒋志高 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的独特性 [记者] 林珊珊 我让一个人重温了一遍悲剧 [评论] 宋志标 这是谁的“少年杀母事件”? 李海鹏 有弱点,更有灿烂光彩 李梁 大胆创新 小心尝试 ——《少年杀母事件》报道文本评析 南都深度对《少年杀母事件》的讨论 [网论] 《少年杀母事件》网友意见PK 专栏推介[南都网眼] 王星 给网络提出的问号划上句号 ——南都《网眼》编辑自述 谭人玮 寻找网络时代传统媒体的价值 滕朋 另眼看“网眼” ——互动的角度 传媒人物 长平 我的怯懦和无能 刘天昭 悲观的长平 主编谈理念 陈朝华 娱乐精神与专业态度 记者讲述 曹筠武 《系统》采访幕后 《系统》其实是网络版的《1984》 ——网民看《系统》 卢斌 采访水危机:开采真相的富矿 喻尘 他们的身影没有远去 傅剑锋 我如何“侦破”《神雕之死》 张蜀梅 我的艾滋妈妈朋友 采写编 [记者思考] 杨晓红 许霆案:热点新闻我们该做什么? 周皓 [编辑心得] 谢冰 社会新闻的策划与拓展 ——以南方都市报为例 麦倩明 猪年猪事 钟怡群 ——也谈专业媒体在公众事件中的影响力扩散 劳锦华 赵威 博士传媒眼 郭全中 外来媒体如何拓展增量空间 ——以东莞市场为例 媒介融合 易海燕 南都多媒体报道模式及其实践 ——以2007年11月16日“年画虎事件”为例 传媒经营 吴锋 2007年中国报刊发行八大创新 传媒观察 文长辉 媒介“互文性”:新的“意义链”的开发 记者博客 宋志标 被围困的人群,正历险的社会 杨学涛 大时代,小记者,老编辑 傅剑锋 做编辑以来最兴奋的一次操作 方李敏 年度国际传媒人物当属默多克 彭晓芸 病症时代的非正常事件 传媒密码 张志安 这些人,那些事,我们的时代 ——关于深度报道的一些历史碎片 传媒资讯 业界资讯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南方传媒研究(第11辑新闻乱码)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闻研究所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南方日报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652718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2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08-02-01 |
首版时间 | 2008-02-01 |
印刷时间 | 2008-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4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4.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东 |
长 | 270 |
宽 | 167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