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福楼拜文集(共5册)(精)
内容
编辑推荐

福楼拜毕生从事写作,但成品数量并不很多,包括未完成的长篇小说《布瓦尔和佩库歇》在内,总共只有五部长篇和三个短篇。这为数不多的作品已足以使他超越许多同代作家而步入大师的行列。《福楼拜文集(共5册)(精)》共五卷:第一卷《总序》《包法利夫人》;第二卷《情感教育》;第三卷《萨朗波》《圣安东尼的诱惑》;第四卷《三故事》《布瓦尔和佩库歇》;第五卷《福楼拜文学书简》《庸见词典》附录:福楼拜生平创作年表。

内容推荐

《福楼拜文集(共5册)(精)》卷一:

《包法利夫人》是福楼拜的代表作。它讲述的是一个受过贵族化教育的农家女爱玛的故事。她梦想着小说和杂志上所描写的传奇浪漫的爱情,歆慕上流社会的"优雅生活",在发现当乡镇医生的丈夫包法利的平庸之后,对自己的婚姻十分悔恨,终于陷入感情上的空虚。机缘巧合下,她先后爱上了一个乡绅和一个文书,然而她的两度偷情非但没有给她带来幸福,却使她自己成为高利贷者盘剥的对象。最后她积债如山,走投无路,只好服毒自尽。她的丈夫包法利变卖所有家产,却依旧无法偿清债务;他向母亲借钱,因为不舍得将女儿送到母亲身边做伴,母子关系终于决裂。他突然发现了妻子与人偷情的信件,痛苦难当,却竟然原谅了爱玛的情夫。在承受了种种打击之后,他也撒手人寰,留下了孤苦的女儿寄养在家道贫寒的姨母家中。福楼拜以貌似冷漠的态度,非常"客观"地揭示了酿成这一悲剧的前因后果,陈述了社会所不能推卸的责任。

卷二:

《情感教育》的主人公弗雷德里克·莫罗出身于外省一个资产阶级家庭,十八岁那年来到巴黎攻读法律。可是他只对文学艺术感兴趣,试写过小说和华尔兹舞曲,还跟人学习绘画,但都半途而废。他深深爱上了画商阿尔努的妻子玛丽。玛丽虽不爱丈夫,但恪守妇道。后来,她终于被莫罗的一片痴情所打动,答应与他约会。时值一八四八年二月,巴黎爆发了革命。莫罗为了这个约会,没有去参加民众的游行。但玛丽因儿子突患假膜性喉炎,未能赴约。绝望之余,莫罗投入交际花萝莎奈特的怀抱。两人同居并生下一个儿子,不久儿子不幸夭折。莫罗与出身贵族的实业家当布勒兹交往,为了进入上流社会,他成为当布勒兹夫人的情夫。实业家去世后,两人准备结婚。但在破了产的阿尔努夫妇的家具拍卖会上,当布勒兹夫人的举动深深刺伤了莫罗的心,于是他与这位贵妇人一刀两断。他万分沮丧地回到家乡,心里尚存一线希望:与一直爱恋他的乡下姑娘路易丝共结连理。可是他恰遇路易丝与他的老同学戴洛里耶举行婚礼。莫罗返回了巴黎。一天傍晚,阿尔努夫人突然来访,两人万分激动,互诉衷肠。她剪下一缕白发留给莫罗作纪念,与他诀别。

  卷三:

  《萨朗波》是一部历史小说。小说描写迦太基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中被罗马打败,要担负巨额赔款,统治阶级荒淫无耻,挥霍无度,以致国库空虚,积欠雇佣军的军饷无法支付。雇佣军在利比亚人马托的带领下举行哗变,包围了迦太基城。马托爱上了迦太基统帅哈米尔卡尔的女儿萨朗波,在希腊奴隶史本迪于斯的引导下潜入迦太基城,盗走了由萨朗波负责守护的保佑迦太基城的神衣。哈米尔卡尔回师解救迦太基城,初战失利,亏得萨朗波只身走进马托的营盘,取回神衣,才扭转了战争局势。哈米尔卡尔用计包围了起义军,又用分化瓦解、收买叛徒的办法对起义军逐个击破,彻底消灭。马托被俘,被残忍地处死,萨朗波的目光同马托的目光相遇以后,如受雷击一般,也倒地死去。

《圣安东尼的诱惑》,取材于宗教传说,反映作者对资产阶级社会制度和精神文化的绝望。作品以剧本的形式写成,细致地描述了圣安东尼一生中的一个夜晚如何面对各种严酷的诱惑。《不列颠百科全书》评价说:福楼拜在写作上精益求精,追求尽善尽美。他早就立志要给法国写出一部像《浮士德》那样的作品。一八七四年出版的《圣安东尼的诱惑》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卷四:

《三故事》包括《淳朴的心》、《圣朱利安传奇》、《希罗迪娅》。《淳朴的心》中,作者通过一系列生活琐事,刻画了女佣费莉西泰淳朴善良、慷慨无私而博爱的品质,描绘了她凄凉宁静而无可指责的一生。《圣朱利安传奇》描述朱利安为了补赎误杀父母的罪孽,苦修行善积德,终成正果的坎坷经历,阐明了一个主题:成功或者失败,原因在于战胜自己而不是宿命。《希罗迪娅》中,藩王希罗特害怕结怨于民,不肯下令杀害施洗者约翰,阴狠刻毒的藩后希罗迪娅却设下美人计,在生日宴会上让美女莎乐美婆娑起舞俘虏藩王,最终使其下令砍下了约翰的头颅。三个信徒捧着约喀南的头颅走向加利利,象征着耶和华为耶稣取代,耶稣的时代即将到来。

《布瓦尔和佩库歇》中,布瓦尔和佩库歇是两位抄写员,两人认识后彼此感觉很投机,很快交上朋友。后来布瓦尔得以继承一笔数量可观的遗产,于是两人果断放弃职业,一起到乡间购置了别墅和地产,并开始了他们的"科学生涯",一门接一门地研究学问,然而一事无成。小说因福楼拜突然辞世而中断,使人觉得此种徒劳无益之举,似乎无尽无休。这当然不是作家的本意。根据他留下的提纲,二人对此感到厌倦,于是重操旧业,誊写了一册"固有概念词典"。作家曾经说:"要从全书才能看出意义来。"(1877年10月5日致左拉)正如弗雷德里克与戴洛里耶那样,布瓦尔和佩库歇最终也要退回起点。在此过程中,他们也要丧失一切。

卷五:

《文学书简》是福楼拜真实思想观点、性格情感的流露。书简中有不少涉及文学方面的问题,尤其是美学思想、艺术主张,虽然某些观点不无矛盾,判断未必正确,好恶也不可能全都科学,但他写实主义的创作指导思想、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主张和对语言美孜孜不倦的追求却脉络清晰,贯穿始终,想必对读者理解福楼拜的文艺思想及其作品大有裨益。

《庸见词典》:"这部词典将是对人们赞同的一切的历史性颂扬。我将证明多数永远有理,少数永远有错。我将把伟人送给所有笨蛋去糟践,把殉道者送到刽子手的刀下,而且用一种极端夸张的、火箭喷发一般的文体。比如说,在文学领域,我将证明,这很容易做到,平庸因为是所有人都能够得着的,才是惟一合法的。因此需要排斥任何种类的创新,认定它是危险的、愚蠢的。对于所有可能遇到的话题,人们将能在词典里按字母顺序,找到为在社会上做一个体面的可亲的人而必须说的话。"

目录

第一卷 包法利夫人

第二卷 情感教育

第三卷 萨朗波 圣安东尼的诱惑

第四卷 三故事 布瓦尔和佩库歇

第五卷 文学书简 庸见词典

试读章节

然后声音变柔和一些:

"哎!你的鸭舌帽,你回头会找到的;没有人偷你的!"大伙又安静下来,头俯在笔记本上。新生端端正正坐了两小时,尽管不时有笔尖弹出的小纸球,飞来打他的脸,可是他擦擦脸,也就算了,低下眼睛,一动不动待到下课。

夜晚他在自习室,从书桌里取出他的套袖,把东西理齐,小心翼翼,拿尺在纸上画线。我们看见他学习认真,个个字查字典,很是辛苦。不用说,他就仗着这种坚强意志才不降班;因为他即使勉强懂了语法,造句并不高明。他的拉丁文是本村堂长开的蒙,父母图省钱,尽迟送他上中学。

他的父亲查理·德尼·巴尔托洛梅·包法利先生,原来当军医副,一八一二年左右,在征兵事件上受了牵连,被迫在这期间离职,当时就利用他的长相漂亮,顺手牵羊,捞了六万法郎一笔嫁资:一个帽商姑娘爱上他的仪表,给他带过来的。美男子,说大话,好让他的刺马距发响声,络腮胡须连髭①,手指总戴戒指,衣服要颜色鲜艳,外貌像一个勇士,说笑的兴致却像一个跑外的经纪人。结婚头两三年,他靠太太的财产过活,吃得好,起得迟,用大瓷烟斗吸烟,夜晚看过戏才回家,常到咖啡馆走动。岳父死了,几乎没有留下什么;他生了气,兴办实业。赔了些钱,随后退居乡野,想靠土地生利。可是他不懂种田,正如不懂织布,他骑他的马,并不打发它们耕地,一瓶一瓶喝光他的苹果酒。并不一桶一桶卖掉,吃光院里最好的家禽,用猪油擦亮他的猎鞋,不久他看出来,最好还是放弃一切投机。

所以他一年出两百法郎,在科②和庇卡底交界地方一个村子设法租了一所半田庄半住宅的房子;他从四十五岁起就闷闷不乐,懊恼万分,怪罪上天,妒忌每一个人,闭门不出,说是厌恶尘寰,决意不问世事。

他的女人从前迷他,倾心相爱,百依百顺,结果他倒生了外心。早年她有说有笑,无话不谈,一心相与,上了岁数,性子就变得(好像酒走气,变成酸的一样)别别扭扭,嘁嘁喳喳,急急躁躁的。她看见他追逐村里个个浪荡女人,夜晚酒气冲天,不省人事,多少下流地方叫人把他送回家来!她受尽辛苦,起初并不抱怨,后来自尊心怎么也耐不下去了,索性不言语,忍气吞声,一直到死。她奔波、忙碌,一刻不停。想起期票到期,她去见律师,见庭长,办理了缓期支付;在家里又是缝缝补补、洗洗熨熨,又是监督工人、开发工钱,而老爷无所事事,始终负气似的,昏天黑地挺尸,醒转来只对她说些无情无义的话,在炉火角落吸烟,往灰烬里吐痰。

她生了一个男孩,必须交给别人乳养。小把戏回到家,惯得活像王子。母亲喂他蜜饯;父亲叫他打赤脚,甚至冒充哲学家,说他可以学学幼畜,全身光着走路。他对教育儿童有一种男性理想,所以排斥母亲的影响,试着按照这种理想训练,用斯巴达方式,从严管教。他打发他睡觉不生火,教他大口喝甘蔗酒和侮辱教堂行列。可是小孩子天性驯良,辜负了他的心力。母亲总把他拖在身边,帮他剪裁硬纸板,给他讲故事,喋喋不休,一个人和他谈古道今,充满了忧郁的欢乐和闲话三七的甜蜜。日子过得孤零零的,好胜心支离破碎,她把希望统统集中在这孩子身上。她梦想高官厚禄,看见他已经长大成人,漂亮,有才情,成了土木工程师或者法官。她教他读书,甚至弹着她的一架旧钢琴,教他唱两三支小恋歌。可是包法利先生不重视文学,见她这样做,就说:"不值得!"难道他们有钱让他上公立学校,给他顶进一个事务所①或者盘进一家店面?再说,"一个人只要脸皮厚,总会得意的"。包法利夫人咬住了嘴唇,孩子在村里流浪着。

他跟在农夫后头,拾起碎土块,赶走飞来飞去的乌鸦。他吃沿沟的桑椹,拿一根竿子看守火鸡,收成期间翻谷子,在树林里跑来跑去,雨天在教堂门廊玩造房子,遇到盛大节日,就央求教堂听差让他敲钟,为的是整个身子吊住粗绳,上下来回摆动。

所以他长得如同一棵橡树,手臂结实,肤色健康。

十二岁上,母亲给他争到开蒙,请教堂堂长教。可是上课的时间既短,又不固定,不起什么作用。功课不是忙里偷闲,站在圣衣室,匆匆忙忙,赶着行洗礼和出殡之间教,就是在做晚祷以后,堂长不出门,叫人把学生找过来教。他们上楼,到他的房间坐下;蚊子和蛾子兜着蜡烛飞翔。天气热,孩子睡着了;老头子手搭在肚子上,昏昏沉沉,跟着也就张开嘴,打起鼾来。有时候,堂长给邻近病人做临终圣事回来,望见查理在田里撒野,喊住他,开导他一刻钟,利用机会,叫他在树底下做动词变位。落雨了,或者过来一位熟人,打断他们。其实他一直对他满意,甚至说:年轻人记性很好。

不能让查理这样下去。太太下了决心。老爷惭愧了,或者不如说是疲倦了,不抗拒就让了步。他们又拖了一年,等孩子行过他的第一次圣体瞻礼。

一晃又是半年,第二年才决定把查理送进鲁昂的中学。约摸十月末,赶在圣罗曼节集市期间①,父亲自己带他来。

P8-10

序言

一八五六至一八五七年间,法国《巴黎杂志》上连载的一部小说轰动了文坛,同时也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怒不可遏的司法当局对作者提起公诉,指控小说"伤风败俗、亵渎宗教",并将作者传唤到法庭受审。这位作者就是被公认为十九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三位杰出代表居斯塔夫·福楼拜,这部小说就是他的现实主义杰作《包法利夫人》。审判的闹剧最后以"宣判无罪"收场,而隐居乡野、藉藉无名的作者却从此奠定了自己的文学声誉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居斯塔夫·福楼拜(Gustave Flaubert,1821—1880)出生于一个医生世家,父亲是法国鲁昂地区远近闻名的外科专家,鲁昂市立医院的外科主任。居斯塔夫的哥哥阿希尔继承父业,后来也成为一代名医。与兄长相比,福楼拜和父亲的期望相去甚远。他幼时发育迟缓,好不容易才学会阅读,九岁入学时不过刚刚认识字母。但奇怪的是,这个在家人眼中智力如此低下的居斯塔夫,却很早就显露了文学天赋。他还没有学会阅读便在头脑里构思故事,还没有学会写作就开始自编自演戏剧,他十三岁时编了一份手抄的小报,十四、五岁已醉心于创作,可是直到三十六岁才开始发表作品。

福楼拜的生活经历非常简单:一八四〇年从中学毕业后,他按父亲的意愿在巴黎大学法学院注册入学,但他对法律无比憎厌,所以大部分时间仍住在鲁昂,很少去上课;一八四三年他在法科考试中失败,次年又突发神经官能症(类似癫痫),从此中断学业,常年住在父母的克鲁瓦塞庄园。除外出旅行和偶尔去巴黎小住,福楼拜的有生之年全部是在家乡度过的。一八四六年父亲去世后,他一直与母亲相伴,终身未娶,读书和写作是他的全部生活内容,也几乎是他全部感情之所系。

福楼拜的少年时期在浪漫主义风靡法国时度过,雨果曾是他心中的偶像。天生细腻、善感的气质,使他极易与浪漫主义相通。然而后来在勒普瓦特万①的影响下,他开始醉心于斯宾诺莎的唯理性主义及十九世纪中叶在法国开始流行的实证科学,来自父亲的科学家思维方式,也使他习惯于对事物作缜密的观察和科学的考证。福楼拜曾说:"在我身上存在两个截然不同的人:一个酷爱大叫大嚷,酷爱激情,酷爱鹰的展翅翱翔,句子的铿锵和臻于巅峰的思想;另一个竭尽全力挖掘搜寻真实,既喜爱揭示细微的事实,也喜爱揭示重大事件。"②从一八四三年起,福楼拜开始尝试长篇小说。他以自己青少年时代的生活体验为素材,描写两个年轻人的学习生活和感情经历。--A四五年,小说完成初稿,即《情感教育》最初的蓝本。他试图在这部小说中把激情和写实融合在一起,没能获得成功。接着在弗朗德勒画家布吕盖尔的一幅名画的启发下,他以基督教隐修士的传说为题材,着手写作充满浪漫色彩的《圣安东尼的诱惑》。一八四九年,《诱惑》第一稿完成,他将好友路易·布耶及迪康③召来听他朗读,整整读了四天,最后的结论是"写得很糟":虽说文字讲究,字字珠玑,但却支离破碎,缺少一根线把珍珠串起来。这时福楼拜在创作上尚处于摸索阶段,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创作思想体系。就在这一年,他和迪康结伴。动身游历北非、近东诸国,历时将近两年,为日后东方题材小说的写作打下了基础。

一八五一年返回家乡后,他接受路易·布耶的建议,决定以德拉马尔的故事①为素材,创作一部刻画当代外省生活的小说——《包法利夫人》(Madame Bovary)。福楼拜十分重视这"第三次尝试",前两次尝试(《情感教育》和《圣安东尼的诱惑》)失败了,这一次,"要么成功,要么从窗口跳下去"②。他全力以赴,为这部小说付出了五年艰辛的劳动,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正是在这过程中,他决心和浪漫主义分道扬镳,走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他从作品中彻底排除了主观抒情成分,形成一种独创的客观主义风格。尽管这部小说连累他卷入一桩可笑的诉讼,平添了不少烦恼,但他兴奋地意识到,多年来的摸索有了成果,他的创作个性成熟了。紧接着,他开始构思《迦太基》(后改名《萨朗波》(Saiammbo)),并于一八五八年专程去北非的迦太基遗址实地考察。他为这部小说整整工作了四年,字斟句酌,反复推敲,于一八六二年才付梓印刷。一八六三年,福楼拜重新拟定了《情感教育》(L'Education sentimenntale)的提纲,大量阅读资料,全部改写,这项工作直到一八六九年才完成。嗣后,他又着手改写《圣安东尼的诱惑》(La' Tentation de saint Antoine),于一八七四年正式推出。一八七五至七七年,他创作了《淳朴的心》、《圣朱利安传奇》、《希罗迪娅》等短篇小说,于一八七七年结集出版,题名《三故事》(Trois Contes)。他晚年以全部精力投入长篇小说《布瓦尔和佩库歇》(Bouvard et pecuchet)的创作,直到一八八〇年去世,未完成的遗稿于一八八一年在《新杂志》上发表。除小说以外,福楼拜对戏剧也很感兴趣,他曾于一八七二年改编路易·布耶的一个剧本《女性》,一八七三年又创作了一部戏剧《候选人》,可惜首演一败涂地,他终于没能成为一位剧作家。

《萨朗波》曾有四种译本,最能表现原著风格和色彩的,是何友齐先生的译本。何先生是改革开放以来崭露头角的中年翻译家,在《巴尔扎克全集》的翻译工作中已显示过其中外文的功力和出色的翻译才华。何先生译笔优美、简洁,用词准确,音韵铿锵,颇得福氏语言之奥妙。为了表现这部小说的浓烈色彩,何先生在词汇的运用和语式上都下了相当大的功夫,其文字魅力显然在其他译本之上。

《情感教育》曾有两种译本,都不十分理想。如何将这部貌似平淡的小说译得引人入胜?只能依靠翻译家的语言功力和对原著的细心揣摩。于是我们请北京大学教授、翻译家王文融女士重译这部名著,果然使小说叙事严谨而又娓娓动人的面貌在译文中得以展现。王文融女士的翻译,以对原著理解的准确和文笔的细腻质朴为最大特色,由于对原著的每个细节、每一句话的因果关系都有透彻的领会,对人物的思想感情体贴入微,福楼拜用心良苦的所有细微之处,都能通过译文表现出来,从而大大提高了文本的吸引力。

根据同样的尺度,我们从《圣安东尼的诱惑》的三种译本中选择了刘方女士的译本,从《三故事》的四种译本中,选择了刘益庾先生的译本。《布瓦尔和佩库歇》是中国读者尚不熟悉的作品,特请翻译家刘方女士为本《文集》译出。此外,福楼拜的大量书简中,谈及不少文学方面的问题,对我们理解福楼拜的文艺思想及其作品应有所帮助,故请刘方女士和丁世中先生参考李健吾先生生前所选篇目,选译了福楼拜的《文学书简》编入《文集》第五卷。同时编入此卷的散文作品,是以词典形式撰写的《庸见词典》,由著名翻译家施康强先生译注。福楼拜的《生平、创作年表》,我们采用阿尔贝·蒂博代先生为法国"七星文库"版《福楼拜作品集》编定的文本,由北京大学杨国政先生翻译,作为"附录"编入。

本《文集》所收译文,无论新译旧译,均根据法国加利马出版社"七星文库"版《福楼拜作品集》翻译或重新校订;全部注释均根据新出版的辞书重新核查;全部专名的翻译均按当前通用译法统一。

人们常说翻译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意思是文学翻译很难做到尽善尽美,永远有改进和提高的余地。也许再好的译本也只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总有一天会被更好的译本所代替。但在一定的阶段,仍可以遴选出相对优秀乃至经典性的译本。本社从翻译界的现状出发,选择优秀译本编入《福楼拜文集》,既是考虑到这位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是在粗制滥造的翻译作品充斥市场的情况下,为提倡严肃认真的文学翻译略尽绵薄之力。同时我们欢迎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对本《文集》中的错误或不足之处提出批评,我们将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在再版时加以改进。

艾珉

一九九九年五月初稿

二〇一四年七月修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福楼拜文集(共5册)(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福楼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096749
开本 16开
页数 2080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700
出版时间 2014-11-01
首版时间 2014-11-01
印刷时间 2014-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438
CIP核字 2014210026
中图分类号 I565.14
丛书名
印张 13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7
170
1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9: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