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沉思录给我们上的10堂课
内容
编辑推荐

哲学不再呆板枯燥,一起来上《沉思录》教我们的10堂课吧!

沉思人生真理与要义,感悟心灵悸动与奥秘!

帝王哲学家从灵魂深处流淌出来的文字直抵人心!

10堂课为你解读引领人们走向宁静、满足于幸福的传世经典!

解读温总理读过百遍的案头书,感悟对克林顿影响最大的哲学家,与各国政要、历代名人一起领略《沉思录》经久的魅力!

内容推荐

《沉思录》:“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它甜美、忧郁和高贵。这部黄金之书以庄严不屈的精神负起做人的重荷,直接帮助人们去过更加美好的生活……”

哲学不再呆板枯燥,一起来上《沉思录》教我们的10堂课吧!

沉思人生真理与要义,感悟心灵悸动与奥秘!

帝王哲学家从灵魂深处流淌出来的文字直抵人心!

目录

第一篇 平静地对待死亡。珍惜现在的拥有

 第1堂课 遵循自然规律:既来之,则安之

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2.在短暂的生命里,顺其自然地前行

3.体验生命的过程和美丽

4.克制自己,理智地面对死亡

 第2堂课 把握好现在:坦然面对现在的拥有

1.我们拥有和唯一可能失去的只有现在

2.把握现在,真诚地度过每一天

3.享受目前拥有的,以纯净的洞察力看世界

4.以平常心态面对得与失

5.豁达地看待你所拥有的美德和面临的痛苦

6.不要炫耀自己,朴实地展示自己的正直和节制

 第3堂课 热爱生活:要有奉献精神

1.善良是生命的黄金

2.接受命运给你的安排

3.帮助别人不求回报

4.工作是为了自己

5.要做对整体有益的事情

6.把每一天都当作最后一天

7.善于比较才会获得幸福

第二篇 平静地对待善恶,做最完美的自己

 第4堂课 聆听自我:做最想做的自己

1.顺应本性,走自己的路

2.顺应本性,焕发一份人生的淡定

3.顺应本性,保存着自我的色彩

4.顺应本性,走自己适合走的路

 第5堂课 自我控制:做最好的自己

1.在任何条件下都要理性行事

2.学会忍耐,让自己变得成熟

3.在自己的力量范围之内行动

4.用自己的力量克制欲望

5.责己要严,待人要宽

6.别让任何人听见你对生活的不满

7.学会与压力共舞,做个肩膀硬的人

 第6堂课 为他人考虑:做最美好的自己

1.以平等和尊重为前提与人们交往

2.宽容对待周围的人,接受别人善意的劝告

3.学会倾听,不要轻易发表意见

4.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他忙碌的事情也是有价值的

5.时常憎恨别人会让自己远离整个社会

6.在帮助别人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情况

7.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为己所用

 第7堂课 保持心灵的纯净:做最真实的自己

1.心灵是最宁静的港湾

2.真正了解自己的内心

3.学会和自己的内心交流

4.幸福生活所需要的东西是很少的

5.正直地做人,快乐地接受所有发生的事情

6.心怀感恩,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回报给更多的人

7.忘记徒有的虚名,莫把虚荣当光荣

第三篇 平静地接受变化。追求真正有价值的人生

 第8堂课 理性生活:从容地面对一切变量

1.困扰我们的是我们自己的想法

2.理性做事,不管外界评价怎么样

3.不一样的角度,不一样的发现

4.从容面对变化,没有变化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发生

5.美好存在于事物的本身,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改变

6.保持清醒的头脑,培养判断力

7.坚定的意志让你无坚不摧

8.拥有财富,不如拥有智慧

 第9堂课 规划生活:要有目标和行动

1.不要做任何没有目的的事情

2.确立并保持一个始终如一的目标

3.舍弃人生中不值得追求的东西

4.行动是敲开成功之门的钥匙

5.破冰前行,为成功的到来未雨绸缪

6.追求不可能的事物,是发疯的行为

7.对于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要认真专注

 第10堂课 塑造生活:不断进行自我完善

1.加强自身建设,做品德高尚的人

2.坚持做一个忠诚的好人

3.在不断的自我反省中完善自己

4.把自己塑造成自己所选择的模样

5.困难面前也要勇往直前

6.不必因为得到别人的帮助而感到羞愧

7.不要逃避自己的缺点

8.善于模仿成功人士的成功行为

9.努力让你的生活过得井然有序

附录1:马可·奥勒留的生平年表

附录2:《沉思录》的相关评论

试读章节

万物皆有生死,这是生命的自然规律。它就像春夏秋冬的循环,像白天黑夜的交替一样平常普通。把“生老病死”这一人生规律看作是人生长河中的新陈代谢一样简单,那我们就会坦然地面对生活,而且会很轻松,很潇洒。

无论宇宙是原子的集合还是自然的统一,你只要记住,首先,你是宇宙的一部分,受控于宇宙。其次,你和与你同类的其他部分有着密切的联系。

——摘自《沉思录》

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自从这个故事传开之籍,人们对狼可谓是深恶痛绝避而远之,可是,最近几年,科学家们却提议要把狼请回来做“客”,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在美国的一个自然生态保护区发生了这样一件事:该自然生态保护区本来存在着鹿群和狼群,可是,当地的人们为了保护鹿群而大量捕杀狼,然而失去天敌的鹿群在舒适的生活中,运动量逐渐地减少,体质下降,从而导致了鹿群的大量死亡,最后,只得“引狼入室”。

从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一事物同周围的其他事物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马可·奥勒留在《沉思录》里说道:无论宇宙是原子的集合还是自然的统一,你只要记住,首先,你是宇宙的一部分,受控于宇宙。其次,你和与你同类的其他部分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你就不会抱怨或是不满整体分配给你的事物。因为对整体有利的东西不会对部分有害,这是事物的通性。此外,宇宙不会让任何外物对自己有害,这也是宇宙的一个特征。如果记住这些,你就能愉快地生活。因为我是整体的一部分,与同类各部分有着密切的关联,那么我就不会损人利己,而会去关心他们,做对之有益的事情。就像那些为大众谋福的公民,欣然接受国家给予的任务。

如果,我们试着把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所有事情联系起来,你就会发现:所有事情几乎都是有联系的。比如说下面的这个例子:

一个粗心的工人在制造铆钉时忘了给其中一枚做个钉帽。恰巧,这枚铆钉被用来给该国元帅的千里马钉马掌。在一次抗击外敌入侵的战斗中,马掌脱落,但元帅并不知道,继续追赶敌人。不久,马因脚伤太重而马失前蹄。元帅从马上摔下来,被乱马踩死。顿时,群龙无首,军队大乱。敌军乘机反扑,一举灭掉这个国家。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它告诉我们,事物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联系是客观的,如果我们不认识或忽视事物之间的联系,就会受到客观联系的惩罚。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不注意事物的联系、顾此失彼的现象。例如,1859年,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增加了一种动物,它们是被一个移民带来的24只家兔。由于这批兔子迅速繁殖,竟然造成灾难,澳大利亚南部三分之二的土地被这些兔子的后代所占领,大量农作物被破坏。为此,澳大利亚政府在30年后颁布了第一个消灭兔子的法令。

如果世上的事物都是静止不动的,那么,事物之间就不会相互依存,就不会相互产生影响,就不存在彼此的相互需求,事物之间就不会产生任何联系。然而,世上万物并非如此。偏偏每个事物都有能量,每个事物都在运动,运动的事物都在对周围事物产生着影响。这就导致了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事物,没有不影响其他事物的事物,也不存在不受其他事物影响的事物。因而,这个世界便成了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具有广泛联系的统一整体。

也许发生在你身边的事情,就是以前在某一时间所发生的事情所引起的,而你现在的行为,也会影响到你以后所发生的事情,环环相扣,没有任何事情是独立的。所以,要想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是好的、积极的,就应该时时提醒自己,做好的、积极的事情。

在事物的联系过程中,对于同一事物来说,一个事物能量的大小决定了它对其他事物影响程度的高低。一般说来,一个事物的能量越大,它对周围的事物的影响也就越大,影响的空间范围就越广,影响的时间也越长,与别的事物之间的联系也就越明显。例如孔子,他的思想要比任何一种思想的影响都来得深远。在两千多年前的封建社会里,它一直都处于民族文化的主导地位,即使是进入了高速发展的现代文明社会,它也仍然在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影响着我们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和思想。

世界是在无限发展的,而物质也是无限存在的,这就决定了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无限的。如果,我们对事物之间的联系认识得越深入、越广泛,那么,我们人类的文化事业和科学事业就会越发达,人类的文明程度就会越高。以前,人类不知道天地为何物,不知道太阳月亮为何物,不知道自然现象为何物,所以,人们就把它们奉为神明,去崇拜它们。现在,随着科学的发展,虽然我们人类对很多自然现象还无法做出合理的解释,但是,我们已经获得了很多科学的认识,并进行了合理的利用。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将会逐渐打开更多的事物之间的联系,世界的神秘也将会一点一点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这是事业在不断进步,也是社会在不断前进。而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我们,能做的就是认识和顺应这种变化、联系,为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多的有益的贡献。P3-6

序言

生活离不开思考。如果说把生活比作土,那思考就是一把铲子,只有学会思考,我们才能挖掘出生命的泉水。如果把生活比作鱼,那思考就是网,只有坚持思考,我们才能解决温饱,生活得更好。

《沉思录》就是一本极好地引导我们对生命和人生进行思考的作品。温总理说:“这本书天天放在我的床头,我可能读了有100遍,天天都在读。”译者何怀宏说:“这不是一本时髦的书,而是一本经久的书,买来不一定马上读,但一定会有需要读它的时候。近两千年前有一个人写下了它,再过两千年一定也还会有人去读它。”而美国家喻户晓的广播和电视节目主持人、著名的报人和专栏作家费迪曼在《一生的读书计划》当中也曾这样评价过《沉思录》:“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它甜美、忧郁和高贵。这部黄金之书以庄严不屈的精神负起做人的重荷,直接帮助人们去过更加美好的生活……”

其他关于它的种种评价不一而足。事实上,它也完全承担得起这些极高的赞美。凡是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会被它字里行间所流露的魅力所折服。

这本书是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自己与自己的十二卷对话。正因为是自己和自己之间的对话和内心交流,所以,这本书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哲学书籍,它就像是一个最亲密的朋友,记录的是内心对一生的反思。在这本书里,没有故意的卖弄,也没有因为崇高地位而带来的权利或是影响力的狂妄自大,有的只是一个时刻自省的心灵,一颗对灵魂进行思考的心灵。

在书中,马可·奥勒留阐述了灵魂与死亡之间的关系,也对理性与欲望之间的关系、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剖析,他希望通过自省来让自己的内心实现平静,因为只有内心实现平静,人们才会洞察一切,才能保持理智与思考的状态。但是,事实上,保持内心的平静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情:个人的欲望、他人的评价以及环境的影响等等,都是打破内心平静的“元凶”。所以,他强调,一个人要想实现内心的平静,就要让自己的身体听命于心灵,过一种理性的生活。这就需要我们做到这三点:平静地面对死亡,珍惜现在的拥有;平静地对待善恶,做最完美的自己;平静地接受变化,追求真正有价值的人生。只有做到这几点,我们的心灵才会感到富足而平静。

当我们拥有财富和名声的时候,我们应该思考,这是为了警惕自己别因一时的成功而变得虚荣;当我们遭受挫折和失败的时候,我们应该思考,这是为了让自己在失败和挫折面前继续保持冷静,继续创造成功;当我们在和别人交往的时候。我们应该思考,这是为了能让自己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感受,从而营造一份和谐;当周围都陷入喧哗混沌的时候,我们更应该思考,这是为了让自己能够更好地梳理生命的线索,为自己创造更好的生活。

相同的生活,因为不同的思考,而有了各异的人生。这本书撷取《沉思录》里思想的精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来深入阐述马可·奥勒留的观点和思想。相信,对于人生的思考,你会在这里找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沉思录给我们上的10堂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尘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511989
开本 16开
页数 23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09-07-01
首版时间 2009-07-01
印刷时间 2009-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502.43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