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男生贾里新传(大师名家经典)(精)/陈伯吹儿童文学桂冠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关于初中男生贾里学校故事和家庭故事的轻喜剧式的讲述。贾里聪颖机智,热情仗义,有时却又怪招迭出,弄巧成拙。他周围的伙伴们一个个也都不同凡响,经常会做出点令人意想不到的举动,干出点令人刮目相看的事情。作品以明朗诙谐的笔墨勾勒出一幅幅当代中学生的生活画卷和他们有滋有味的成长过程。

本书是新时期我国儿童文学中引人注目的一部重要作品,荣获多项全国性大奖,被誉为“新时期少年儿童的心灵之作”,并被拍成电视剧、电影,深受孩子们的欢迎。

内容推荐

这是关于初中男生贾里学校故事和家庭故事的轻喜剧式的讲述。是新时期我国儿童文学原创领域一部重要的作品,荣获多项全国性大奖,畅销十多年而不衰,被誉为“新时期少年儿童的心灵之作”。

本书作者秦文君是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中国福利会出皈社总编辑。

目录

三足鼎立/2

老鹰服务队/16

家里的丫头/32

胜败体育节/46

林武翔之夜/58

古板的老爸/73

书友庄静/90

风村宣言/108

校园恶少/125

奇异的女生/139

师生之间/156

时髦的计划/173

贾家大事记/187

神圣的情感/204

试读章节

鲁智胜头一个旋风般地报名,说这叫“电脑时代的速度”,其实他不爱电脑只爱游戏机。紧接着,新转学来的张潇洒也报了名,据说此人每天看七份报纸,他套用报上看来的话说“形势逼人又喜人”。

周一早上,贾里走进教室就瞥见课桌上有封信,粉红色的信封,笔迹细细软软如同蜘蛛丝,落款还写着“内详”二字,看上去很像是女孩写的“那种”信。

“贾里的信!”鲁智胜夺过信翻来覆去看,“看,背面还写着‘请勿外传’,废话,情书怎么能外传?除非是马克思写给燕妮的。王小明真奇怪,还要叮嘱贾里……”

贾里敲了鲁智胜一个栗子,对这种好事之徒岂能姑息。

鲁智胜哇哇叫,说贾里心狠手毒,十足的盖世太保。

信的确是女生王小明写的。王小明原是(2)班的人马,在整个年级中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她写作文篇篇都是超短的,数十个字,简洁程度类似于打电报,每次大考也如此,分数扣得惨不忍睹。因为查老师教作文有一手,学校破例让她转来(1)班。近来,查老师让王小明试着用笔谈代替口头交谈,说是写作就是用笔交谈。所以王小明动不动就与别人用笔交谈,成了写信大王。

平心而论。王小明的信即使向十亿大众公开也无妨,绝无半点早恋嫌疑。她先用二十个字通报鲁智胜和张潇洒已报名参加竞选班长,再用两句话和一个惊叹号鼓励贾里参加竞选。在结尾处,她写证词似的写道:据我们女生观察,你很优秀。

这封平淡无奇的信就因为那个“闪光的尾巴”让贾里好不欢喜,不由得意忘形,笑出声来。可惜,王小明写了“请勿外传”,假如她写的是另四个字:“欢迎传阅”,那贾里非让它传得家喻户晓。

张潇洒走过来与鲁智胜聊天。张潇洒高个子,坐最后一排,经常以本班巨头的口吻与人说话。

“贾里,有什么花边新闻?”张潇洒说,“可否说出来让我们也乐一乐。”

贾里很铁腕地说:“无可奉告。”

鲁智胜用余光扫扫贾里,说:“王小明到底在信里说了什么?” 

贾里说:“她说,严防小人探听。”

张潇洒说:“卖什么关子!”有些不满意,拂袖走人了。

贾里把信收进书包,取出文具,满心激动地想着是否写一篇“和王小明同学”之类的文章,忽见张潇洒晃晃荡荡地走过来。他居高临下地瞧着贾里,说:“喂,王小明写信让你参加竞选对不对?”

“你怎么知道的?”贾里吓了一跳。鲁智胜盯住张潇洒砉,突然,他叫道:“张潇洒长胡子了。”

张潇洒说:“贾里,以后有什么事你就别瞒我,我会神机妙算。”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捻着唇上那些软软的胡须,动作真有舞台上演诸葛亮的那种派头。

“能教我一些吗?”鲁智胜问张潇洒。

张潇洒说:“OK,我免费教,谁让我们是小学老同学。”

张潇洒确实和鲁智胜一块儿上的小学,后来他随母亲转学到外区,这一学期又转回来,打游击战似的。他的名字很好笑,别人再潇洒,不过体现在举止、行为上,他倒好,写进名字中,仿佛抢在手中,先造成既成事实。

他来了不久,似乎处处都潇洒:天文地理他都能聊,连股票他都能分出“绩优股”、“垃圾股”,而且,他外表也酷,肩宽鼻高,眼睛绝不斗鸡,头发留中分,梳得服服帖帖,穿的T恤是鳄鱼牌,自行车是阿米尼。前几天他还骑来他爸的猛男型助动车,戴个头盔,为此女生堆里都轰动了,仿佛看到了奥特曼出现在校园。  “贾里好正宗。”张潇洒评头论足,“气质很像孔繁森。”

鲁智胜说:“说正经的,贾里,王小明挺识人的,哈,你这个优秀男同学,应该参加竞选。”

张潇洒淡淡地笑笑,说:“贾里,欢迎竞争。不过,你的头颅造型太像中国猿人。”

“那好。”贾里说,“能沾上老祖宗的光。”

第三节上体育课,陈应达邀请贾里玩足球。

陈应达是那种体育一塌糊涂的男生,可他也爱亲临球场潇洒走一回。他到了球场重地,一贯是脸色严峻,像是来复仇解气的,往往见球就踢,进不进他无所谓。所以他从不自称踢足球而谓之玩足球。

“贾里,你该参加竞选。”陈应达说得理直气壮,使劲踹了一脚球,“我愿助你一臂之力。”

P3-5

序言

为小孩子写大文学

这套丛书的缘起还得从上海说起,上海是一块神奇的土地,百年来急促的城市化、商业化、传媒化、娱乐化脚步催生了沪上近、现代文学的枝叶繁茂。回望中国近、现代文学,乃至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上海是一座文学“重镇”,一口审美的“深井”,一块思想与艺术的“高原”,儿童文学恰是其中一丛绚烂的“七色花”。百年悠悠,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在这里酝酿、探索、起航,域外的儿童文学经典在这里成系列地译介、刊行,江南厚实的文学传统在这里不断地被重新“发现”,使得上海儿童文学的容涵度大大超越了上海的地域概念,成为一种与城市化、全球化、民族化等当代思潮贯通的,也与域外现代、后现代各路文学流派互动的创作群落概念,逐渐彰显出文学性格与文学类型的意义。

诚然,上海开埠以来,中西、古今文学的交蒸,使得儿童文学阅读、创作、批评的眼界大开,境界突兀。吸引了一批批怀揣文学梦想的少年、青年作家在这片园地里晨操暮练、奋力跋涉,一步一步成就他们心头的梦想,鸡鸣天下白,卓然成大家。童心稚趣主题的创作与出版成为一代代沪上文学新人的“启蒙课”,成为他们漫漫文学旅程中的大智慧与真欢乐。在上海百年儿童文学创作的长河里。有一位作家,一位长者,一位导师,让我们不能忘怀,他就是陈伯吹。陈伯吹,从1923年创作第一部儿童文学作品开始,到1997年驾鹤西行,对儿童文学,对上海,他一往情深,矢志不移,他一直守护在上海这片儿童文学的沃土上,编织着他珍爱的儿童文学梦想,也只是因为战乱、奉调两次短期离开过上海。如今,他已经成为我们心中一尊高大的儿童文学背影,一份沉甸甸的儿童文学承诺。他将毕生的挚爱都献给了一个信念——为小孩子写大文学。1981年,他倾其一生的积蓄创立了“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最初为“儿童文学园丁奖”),以褒奖上海的儿童文学佳作嫩苗、高士新人,25年过去了,这个奖励滋养了一大批儿童文学菁英,还培育了一种纯真的、优雅的、纳新的当代儿童文学的性格与风范。

毋庸置疑。上个世纪30年代京海之间学人们意气纷争的阴影,“大一统”的文学版图意识、50年来流行的抗拒城市化的乡土文学优越感,使我们常常回避城市创作群落与风格的价值与意义。然而,当我们置身于历史与全球化的视野之中,重新审视文学的境界、性格划分,我们就会有全新的理解。诚然,文学}生格的第一分野在时代性,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话题与胸襟,如今文学时代的划分越来越短,历史上“各领风骚数百年”的尺度被大大缩短,文学的代际更迭已经缩小到lO年,甚至更短,但就思想与文学的双重拓展意义而言,风物还宜放眼。第二分野在创作语言,它是一种源于国家、民族,又超越国家、民族的划分,其品质差异在创作语言的文化质感、容涵力、表现力、穿透力等基础,如文献学中英语文学、德语文学、俄语文学、法语文学、华语文学、日语文学的划分。第三分野在文学的国别(本质上也是一种区域划分),它的差异在国家政治意志、主流思想意识、民族传统与智慧的不同投射,它是当下抗拒经济全球化的文化趋同性销蚀,维护文化多元化的宝贵的文化自觉。第四分野在区域与作家群落,是最鲜活、最富有坚实土壤感觉的文学性格,它与区域经济、文化、习俗的沿袭和变迁息息相关,也是构成国家、民族文学性格的根脉与基石。尤其是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与区域文化性格迥异而鲜明的国度,又岂能一以概之。而且,就文学性格的发生学而言,时代、语言、国别只是外在的前提,区域与作家群落才是内在的文学性格主体。因此,一位作家,一位伟大的作家,将自身的创作定位于某种区域文学的类型,绝不是一种屈尊,而是一种根深叶茂的升腾。

由陈伯吹以及“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所培育、倡导的阅读与创作的品质、性格是什么呢?首先,他以“童心论”为理论内核,培育、倡导一种天性、率真的文学基调。其次,他以自身的创作实践培植、示范一种纯真、隽永的创作风范,他自己的作品犹如“丝竹悠悠”,极有韵致。其三,他一方面重视域外儿童文学的借鉴、学习,比较与包容。无论是东洋还是西洋,都主张大力引进、译介;另一方面,他也十分注意江南文化的底蕴培育与根脉滋润,努力建构海纳百川、融通古今的区域文学性格,以此来吸附、凝聚各类文化性格的创作群落。由此看来,陈伯吹对于中国现、当代儿童文学来说,是一团跳跃的烛火,是一把丈量艺术品质高下的标尺,是一面映照心灵清浊、纯杂的精神明镜,当人们面对他生活的儿童文学时代,无法回避他的眼光与观念,这就是我们策划、出版“陈伯吹儿童文学桂冠书系”的动因和归依。

另一重动因源于儿童文学的“现代性”与“当下性”(或许当下儿童文学创作、出版、阅读的迷茫、迷失还不能构成一种文学史意义上的“阶段性”)的断裂与冲撞,百年阅读、创作、批评形成的儿童文学审美规范近10年间受到前所未有的质疑和颠覆,儿童文学流变中的厚实沉淀被轻率消解、抛弃。在这种消费主义、娱乐至上的世俗化潮流面前,陈伯吹以及“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所倡导、实践的儿童文学创作规范也同样受到了挑战,作为一种对儿童文学品质的坚守,一份对世俗潮流的抗争,我们想到以陈伯吹的名义推出这套具有当代上海性格,坚守现、当代儿童文学审美价值的丛书。我们不反对文学创作、阅读、鉴赏的多元化,但是,我们有责任为儿童文学的美学传统辩护,为陈伯吹的文学主张辩护。

亲爱的少年读者,感谢你关注、阅读“陈伯吹儿童文学桂冠书系”,但愿它能归入你的珍藏,在各个年龄阶段里不断地被重读。因为好的儿童文学是“无年龄的文学”,也因为陈伯吹爷爷告诉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都需要童年般的“纯粹”和“真诚”。时代会变,这一点永远也不会变。

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6年6月1日

书评(媒体评论)

秦文君之所以能把当代中学生生活中的凡人小事写得如此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还因为她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始终把握住一个“少儿视角”。

叶辛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

《男生贾里》采用的是喜剧笔调,但其中有些章节却让人读得鼻子发酸。我敢肯定,作者在这些地方是投入了她的真生命的。

刘绪源著名评论家、《文汇读书周报》主笔

《男生贾里》在儿童读者以及评论界中产生的巨大轰动,明显使90年代的中国儿童文学加快了走向儿童本位的步伐。

朱自强著名评论家、中国海洋大学文学院教授

人类精神的起点和归宿,都是儿童文学。

世间总有一些人,在由孩子变成老人的漫长岁月中,一直被童话隐隐约约地控制着,让自己和社会,散发出善和爱的诗意想像。

余秋雨 著名作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男生贾里新传(大师名家经典)(精)/陈伯吹儿童文学桂冠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秦文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470082
开本 32开
页数 218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6-08-01
首版时间 2006-08-01
印刷时间 2006-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87.45
丛书名
印张 7.6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1
147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3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