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一阿含经》不仅反映了早期佛教的基本思想,同时还反映了从早期佛教到部派佛教直至大乘佛教的发展脉络。这也是《增一阿含经》与其他三部阿含相比较,最为独特的宗教价值。
耿敬翻译的《增一阿含经/中国佛学经典宝藏》节选的原则是既能反映早期佛教的教义及精神,又可突出本经浓厚的大乘色彩。
图书 | 增一阿含经/中国佛学经典宝藏 |
内容 | 内容推荐 《增一阿含经》不仅反映了早期佛教的基本思想,同时还反映了从早期佛教到部派佛教直至大乘佛教的发展脉络。这也是《增一阿含经》与其他三部阿含相比较,最为独特的宗教价值。 耿敬翻译的《增一阿含经/中国佛学经典宝藏》节选的原则是既能反映早期佛教的教义及精神,又可突出本经浓厚的大乘色彩。 作者简介 耿敬,河北故城人,一九六三年出生。一九九。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所,获硕士学位,后任教于沈阳教育学院,一九九五年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毕业,现任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主要著述有:《法华经释译》、《世纪末的佛门智慧》(与人合作),主编《名僧交际艺术欣赏》,参与撰写《佛教十日谈》《道教文化辞典》《佛教人物大辞典》,发表了《佛教忠孝观的儒家化演变》等论文,现主要从事佛教伦理思想研究。 目录 题解 经典 1 序品 2 如来出世 3 缘起经 4 四念处经 5 四谛经 6 三十七道品 7 大乘菩萨 8 空义的宣扬 9 佛土思想 10 佛出人间 源流 解说 参考书目 导语 增一阿含经系以号称精本的海印寺版高丽大藏经为底本,再对勘碛砂藏(即南宋延圣院版大藏经)、大正藏(即大日本校订训点大藏经)等各版大藏经,互补遗阙。耿敬翻译的《增一阿含经/中国佛学经典宝藏》以朴素、简洁、形像的语言介绍了释迦牟尼早期传教的情况和早期佛教四谛、五蕴、四念处、缘起、三十七道品等基本教义,阐述了出家僧尼的戒律及对在家信徒修行的规定,并随顺世人的根机。 在佛教的发展过程中,其自身内部也存在着矛盾与争论,如释迦牟尼与提婆达多的分化和冲突,增一阿含经对这些分歧和矛盾的情况是有所记录和反映的。因此,增一阿含经不仅反映了早期佛教的基本思想,同时还反映出从早期佛教到部派佛教直至大乘佛教的发展脉络。这也是增一阿含经最为独特的宗教价值。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增一阿含经/中国佛学经典宝藏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耿敬 |
译者 | 译者:耿敬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608655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4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2 |
出版时间 | 2018-08-01 |
首版时间 | 2018-08-01 |
印刷时间 | 2018-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92 |
CIP核字 | 2015267893 |
中图分类号 | B942.2 |
丛书名 | |
印张 | 1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1 |
宽 | 147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