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诸子学刊(第17辑第二届庄子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专号) |
内容 | 内容推荐 方勇主编的《诸子学刊(第17辑第二届庄子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专号)》所选三十篇论文中台湾学人之作占半数,另有澳门、韩国庄子学学者的论文选入,其余为大陆学人之作。论题立足于庄子文本,从哲学、经学、理学、文学、学术史、东亚学术交流等方面,视角或大或小,研究对象起于庄子,遍涉汉之淮南学派、晋之郭象阮籍、宋元时期之褚伯秀、丘处机,明清时期的陈继儒、茆泮林,乃至西人海德格尔、韩国儒者韩元震。 目录 從老子的“道法自然”到莊子的“法天貴真 一一審美“自然”論哲學依據的再認識 散文化的詩與詩化的散文 一一简論《老子》與《莊子》的文學特質 莊子學派對老子無為思想的拓展 莊子逍遥齊物的無用之用 道樞之應:《莊子》經世要義初識 莊子的哲學思想價值與文學特徵 莊子論技藝與身體 《莊子》身體技藝中的天理與物性 莊子思想視域中的匠人精神 一一兼論其歷史淵源與當代困境 《莊子》外雜篇中的黃老理論 《莊子》雜篇莊老學派時空詩學研究 一一無為、衛生之經與至人 遊於邊際 一一《莊子》解說的一個嘗試 莊子“漆園”小考 論《淮南子》對《莊子》在禮學思想方面的闡發 從《聲無哀樂論》之“和聲”義看嵇康對莊子思想的傳承與轉化 從莊子“形就心和”到阮籍“應變順和 “郭象注《莊子》”與“《莊子》注郭象”之議辯内涵的轉變與意義 纂微與新解 一一褚伯秀對《莊子》注解的繼承與補充 宋元時期莊子齊物思想批判析論 “以儒解莊”的詮釋策略 一一宋代莊子學研究回顧與展望(1981—2016) 丘處機西遊詩對《莊子》理念的闡發 陳繼儒生命情境中的《莊子》解讀 桐城派《莊子》文學經典化建構及其文學史意義 茆泮林《司馬彪莊子注》輯本析探 莊子與海德格爾:無用之用、以明、物化 自我與超我的蝶變 一一内向傳播視角下的莊子之夢新探 嚴靈峰《老》《莊》學研究 《莊子辨解》中韓元震對莊子思想的理解 書評 南華學案之極軌 一一評方勇教授《莊子學史》(增補版) 编後語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诸子学刊(第17辑第二届庄子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专号)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方勇 |
译者 | |
编者 | 方勇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59059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4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94 |
出版时间 | 2018-12-01 |
首版时间 | 2018-12-01 |
印刷时间 | 2018-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812 |
CIP核字 | 2018270736 |
中图分类号 | B220.5-55 |
丛书名 | |
印张 | 2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60 |
宽 | 190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