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江西历史文化十二讲 |
内容 | 内容推荐 廖艳彬主编的《江西历史文化十二讲》是为高校学生学习和了解江西历史文化所编写的课程教材,也适合普通读者把它作为学习了解江西历史文化的入门读物。全书采用专题式介绍,在每讲篇末都附有本讲推荐阅读书目,想深入了解本讲内容的读者,不妨找来看看。本书内容文字通俗易懂,是一般读者特别是非江西籍读者了解江西深厚历史文化知识的重要工具。 目录 第一讲 悠久建置:江西历史的演变 第一节 从世界稻作文化起源地到江南青铜王国 第二节从豫章 故郡到洪都新府:江西由边缘到中心区的转变 第三节 江西行省与江有别称:明清至近代江西由中心到边缘之区的转变 第二讲 秀美山水:风景这边独好 第一节 “三面环山”:山岳奇秀冠天下 第二节 “一湖五水”:江湖连襟接四方 第三节 中、北面:盆地平原鱼米乡 第三讲 地域文化:丰富多彩的赣鄱文化 第一节古色与红色齐辉的豫章 文化 第二节 农耕与科举发达的庐陵文化 第三节 “才子、戏曲之乡”的临川文化 第四节 移民与山区特色的客家文化 第五节 山水与中西风情的浔阳文化 第四讲 农耕文化:鱼米之乡话农俗 第一节 农耕生产及其习俗文化 第二节 渔业生产及其习俗文化 第五讲 手工业文化:独特的特产制作技艺与习俗 第一节 制瓷业:“千年瓷都”景德镇 第二节 制茶业:“红绿”茶驰名中外 第三节 制药业:享誉海内外的中药业 第四节 造纸业:江西土纸“名播天下” 第五节 夏布业:“江西之第二特产” 第六节 酿酒业:以稻谷、高粱为主的酒类 第六讲 商业文化:“负贩遍天下”的江右商 第一节 由唐至清:渐趋繁荣的江右商 第二节 双重变奏——衰败与重生的江右商 第三节 江右商人的历史特征和文化精神 第七讲 书院文化:历史上领冠中华的教育文化 第一节 江西书院的兴起和发展 第二节 江西闻名于世的四大书院 第八讲 建筑与古村落:凝固的赣派历史 第一节 赣派风格的传统民居建筑特征 第二节 传统民居建筑的格式和结构 第三节 建筑营建与居住礼仪 第四节 金溪县明清古村落(镇)群 第九讲 家族文化:聚族致祭的族群形态 第一节 家庭构建与分家析产 第二节 聚族而居的组织形态 第三节 宗族组织与地方社会 第十讲 江西历史名人:“俊彩星驰” 第一节 忠义名人:铮铮铁骨照春秋 第二节 政坛名人:国家社稷的栋梁 第三节 文苑名人:各领风骚数百年 第十一讲 饮食文化:舌尖上的江西 第一节 立于地方物产基础上的日常饮食 第二节 糅合乡土和文人气息的赣菜 第十二讲 红色文化:中国革命的摇篮 第一节 安源: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和秋收起义的策源地 第二节 南昌:军旗升起的英雄城 第三节 井冈山:“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 第四节 瑞金:闻名中外的“红色故都” 第五节 赣东北苏区:“苏维埃模范省”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江西历史文化十二讲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廖艳彬 |
译者 | |
编者 | 廖艳彬 |
绘者 | |
出版社 | 江西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010047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1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80 |
出版时间 | 2017-12-01 |
首版时间 | 2017-12-01 |
印刷时间 | 2017-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70 |
CIP核字 | 2017319673 |
中图分类号 | K295.6 |
丛书名 | |
印张 | 10.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西 |
长 | 210 |
宽 | 148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