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新诗评论(2018年总第22辑)
内容
目录
【诗、剧场与行动】
面向诗歌的剧场与面向剧场的诗歌——《随黄公望游富春山》札记 (陈思安)
“我们的才能和无能的故事”——从“各种未来”到《诗剧三种》 (王炜、冯俊华)
关于“实践论”和“诗剧三种”——答雅昌记者问(2016年1月) (冯俊华)
王炜的诗剧:在政治和地缘之间 (王年军)
【孙文波研究专辑】
认同之诗,或经验主义的四重根——读孙文波长诗《长途汽车上的笔记》 (一行)
远游风景的叙事之维——孙文波与新诗的山水纪游传统 (朱钦运)
“在风景中成为风景”:旅途中的自我身份认同——以孙文波《长途汽车上的笔记》为例 (纪梅)
【问题与事件】
铁做的月亮——《我的诗篇》英文版和同名纪录片的书评兼影评 (柯雷[Maghiel van Crevel];张雅秋译)
【两岸诗的视野】
翻译的政治:冷战初期台湾和香港对现代诗的译介及其差异 (刘奎)
80年代后两岸政治诗中的暴力修辞 (吴丹鸿)
【当代诗研究】
界内/界外:论李亚伟诗作中的历史狂想与地理移动 (林佩珊)
一种古老的成熟—— 论现代汉诗的句法 (赵飞)
【访谈】
八个问题的回答及其他:卞之琳访谈
我记忆中的卞之琳先生 (三木直大)
本辑作者/ 译者简介
编后记
导语
谢冕、孙玉石、洪子诚主编的《新诗评论(2018年总第22辑)》持续关注诗歌研究的学术性面向的同时,也关注诗歌创作发生的动态现场。重点专题探讨了诗歌/诗剧与剧场及其实践行动的关系;常设栏目当代诗人研究及其他几个专题都是当下诗歌研究、中国当代文学文论研究的兴趣点所在。特别收录了三木直大先生1980年代初对卞之琳先生采访的珍贵录音,首次整理刊发。
内容推荐
诗人研究专题是《新诗评论》常设栏目。一行、朱钦运和纪梅对孙文波的写作语言、创作风格和风景、自我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青年学者林佩珊对李亚伟诗作的分析,体现出因“不在地”的距离而形成的更具整体感的研究视角。谢冕、孙玉石、洪子诚主编的《新诗评论(2018年总第22辑)》特别收录了三木直大先生与卞之琳先生的珍贵访谈录音,以及三木先生撰写的回忆文章,使读者能更全面地了解80年代初期老诗人对于诗歌及自身创作的所思所想。
柯雷教授考察《我的诗篇》及同名影片的研究论文兼具“书评”与“影评”的价值,旨在通过对此一主题的讨论,挖掘出“工人诗歌”美学与社会价值之外的文化主体性的本质与定位。
刘奎、吴丹鸿围绕两岸诗研究的文章虽选题不同,但都立足文本,从修辞学、意识形态面向考察诗歌在不同历史语境中的应对与变化,恰好形成呼应。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新诗评论(2018年总第22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谢冕//孙玉石//洪子诚
译者
编者 谢冕//孙玉石//洪子诚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299296
开本 16开
页数 29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18-11-01
首版时间 2018-11-01
印刷时间 2018-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334
CIP核字 2018223625
中图分类号 I207.25-55
丛书名
印张 1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54
16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4:0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