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百年共和之义(增订本)(精)/六点评论 |
内容 | 内容推荐 辛亥革命以来,中国走过了百年共和之路。本书作者刘小枫教授围绕百年共和之义,专门写了一组思考的文章作者以敏锐的眼光,选取关键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考察中国百年共和历史发展的经纬,分析百年共和之路如何使中国最终走向和平崛起的大国之理由。 目录 增订本说明 [初版]弁言 引论五篇 毛泽东与中国的“国家理由” 科耶夫与毛泽东 风流人物古难数 当代的文史 康有为有如一面镜子 新中国与政治史学 谁能使中国恢复“大国”地位 如何认识百年共和的历史含义 智深勇沉的革命文人 我们为什么有必要学习古代世界历史 开放时代的政治德性 负薪救火立此存照 以改革开放的名义 历史中的隐情 走出伤痕思维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百年共和之义(增订本)(精)/六点评论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小枫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753267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78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38 |
出版时间 | 2015-05-01 |
首版时间 | 2015-05-01 |
印刷时间 | 2019-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74 |
CIP核字 | 2015056854 |
中图分类号 | K250.7-53 |
丛书名 | |
印张 | 9.2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0 |
宽 | 135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