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兴亡
周族的崛起
西周的统治
西周的衰亡
宗法社会
分封制
宗法制
井田制
官制
社会生活
周公制礼作乐
西周乐舞
学在官府
农业生产的变革
手工业与商业
贵族生活
以德配天
青铜文化
青铜器铭文
金文中的祭祀与征伐活动
金文中的典章制度
金文中的经济及法律诉讼
朝聘制度
西周朝觐制度
西周聘问制度
西周主管朝聘的职官
西周朝聘的政治功能
图书 | 画说中国(2西周王朝青少彩图版)/青少年历史经典阅读文库 |
内容 | 目录 西周兴亡 周族的崛起 西周的统治 西周的衰亡 宗法社会 分封制 宗法制 井田制 官制 社会生活 周公制礼作乐 西周乐舞 学在官府 农业生产的变革 手工业与商业 贵族生活 以德配天 青铜文化 青铜器铭文 金文中的祭祀与征伐活动 金文中的典章制度 金文中的经济及法律诉讼 朝聘制度 西周朝觐制度 西周聘问制度 西周主管朝聘的职官 西周朝聘的政治功能 精彩页 季历与文王 古公亶父在岐山下建国,开创了剪商霸业。他有3个儿子,分别为长子太伯、次子仲雍(即《史记》所称“虞仲”)及幼子季历。相传大王看到季历的儿子昌有“圣德”的兆象,遂决定把王位传给季历,而太伯和仲雍为了让位给季历而逃亡到“荆蛮”之地,断发文身,建立了后来的吴国。后世史学家认为,太伯、仲雍与季历之间的权位谦让之事可能发生过,但肯定与季历的儿子即后来的文王昌的“圣德”无关,而且太伯、仲雍远避荆蛮之地也不单纯只是退让避嫌之举。事实上,在亶父率族众西迁之时,就对周族的力量进行了部署:一是让太伯继续留守豳地以抵抗戎狄,保持周族原有的影响,后来,出于形势变化和战略考虑,太伯率部分族人从豳地南下,来到今江苏苏州一带建立吴国;二是让次子仲雍西迁之后在岐山西北面的地区开疆拓土,后来建立了矢国;三是让幼子季历和宜父一起营建周原,作为周人的大本营。 为什么在亶父迁岐之时要作兵分三路的部署呢?《诗经·鲁颂·闷宫》说:“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剪商。”即宣父揭开了周人兴盛的序幕,而到了季历、文王之时,周人又把首都向渭水下游的丰、镐一代迁移。这种迁移的趋势与后世秦国为了经营中原而逐步东迁的方略是一致的。亶父让太伯在东南建吴(也称虞国),北可拓土,南可越过黄河进入洛水流域,东则可窥商朝京畿地区,是周向东方开拓的重要据点。同时,太伯南下建国和仲雍西北拓土形成夹辅之势,辅助居于中间的周原。因此季历在父兄的帮助之下,使周国的势力得以迅速发展。其后,文王的经营又为武王的一举灭商进一步做好了准备。 大王死后,三子季历称王,也称王季。古公宣父时期,基本解决了周边夷狄的威胁,而季历在太伯的帮助之下,四处开疆拓土。据《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季历先后为商王朝征讨了鬼方、燕京之戎、余无之戎和始乎之戎。 鬼方是殷周之际居于中国西北方的一个方国部落,他们经常骚扰中原,对商王朝边疆形成威胁。商王武乙统治时期,季历奉商王命令讨伐鬼方,力战3年,俘虏了鬼方二十多个部落首领。继征服鬼方之后,季历又于商王文丁时期进一步征讨山西地区的燕京之戎。燕京之戎是一个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今山西静乐周围、汾水两岸直到祁县以西、邬县以北,方圆两百多里都是他们的活动范围。燕京之戎比较强大,季历曾被打得大败而归。由于征伐燕京之戎受挫,季历转而征伐山西地区的余无之戎,并大获全胜。在这之后,季历又分别征伐位于滹沱河流域的始乎之戎和翳徒之戎,都取得了不俗战绩。 在季历即位的初期,由于商王朝必须联合周人对付进犯中原的戎狄,所以商王对周人很倚重。在季历对鬼方用兵取得初步胜利时,商王武乙曾赐给他土地、玉器以及马匹,以示奖励,后来,商王文丁为了嘉奖季历攻克余无之戎的功劳又命他为诸侯的方伯首领。但是,因伐戎而强大起来的周族也就逐渐成为商王的心头之患。“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季历因其势力的不断扩大招致商王的猜忌,最终被文丁杀死了。 季历被商王文丁囚杀之后,其长子昌继位。昌就是被后人尊奉的周文王。文王继位时已届中年,他当时接管的领土范围不过百里,还远不是商王朝的对手。鉴于父亲季历的悲惨结局,文王一方面小心谨慎地侍奉宗主国——商王朝,以减少商王的顾忌和猜疑;另一方面则暗中壮大实力,积极谋划剪商大业。 文王在位的时间很长,据说有50年之久。他内修政事,建立了一套卿士制度,健全了政权机构,并积极选贤任能,广罗人才,如后世熟知的军师姜子牙、弃商纣而事周的大臣辛甲以及众多方国首领如散宜生、鬻子、闳天、太颠等都被文王所用。此外,文王还勤于政事,废寝忘食地发展农业生产,关怀小民、照顾鳏寡孤独,使万民咸和。在文王的贤明统治下,周的国势蒸蒸日上,在方国部落中的威望也越来越高。相传虞、芮两国争讼,久不能决,便人周请求文王调解。当他们进入周国境内以后,只见“耕者皆让畔,民俗皆让长”,于是惭愧而去。虞、芮争讼的故事传开之后,周文王声名鹊起,据称“天下闻之而归者四十有余”,河东小国纷纷归附到周王旗下。 文王在对外团结诸侯的同时,一直殷勤、恭顺地事奉商王,终于博取了商纣王的信任。纣王册封文王为“西伯”,让他负责征讨叛国事宜。周文王则正好利用这个时机,有计划地用兵西方,解除戎狄对周的威胁。文王先后灭了周以北的犬戎和以西的密须,为东进灭商消除了后顾之忧。犬戎就是古公亶父迁岐之时就为患不宁的混夷,而密须则是居于今甘肃灵台周围的姑姓之国,势力颇为强大,经常骚扰周民,所以文王首先征伐这两地。为了达到东进灭商的目的,文王在打败密须之后,把都邑迁到了位于岐山之南、渭水北岸的程,即《逸周书》所说的“周王宅程”,以图向东发展。 文王宅程之后,积极向东推进。他先东渡黄河,进入河内地区,攻伐黎、邗等国;接着沿渭水东进,拔掉商朝在渭水流域的重要据点崇国。黎又称耆,地处晋东,其地迫近商 导语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泱泱大国。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曲折而厚重,其间发生的历史事件、出现的历史人物错综复杂、头绪繁多,使得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很难找到读史的入门之径,对中国历史的面貌缺乏清晰的认识。在短时间内让读者清晰地了解历史,感悟历史,是李硕主编《画说中国》的初衷。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曲折而厚重,其间发生的历史事件、出现的历史人物层出不穷、错综复杂。《画说中国(2西周王朝青少彩图版)》为第二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方面讲述西周时期的中华文明史。 内容推荐 中国是一个有着久远历史的国家。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幅员辽阔,山河壮丽,气象万千,物产丰富,历史文化绵长。五千年的人文创造和天开万物造就的自然景观为我们留下了景象骄人、数量繁多的名胜古迹,创造了辉煌的文化艺术。 根据考古发现,约在6000年前,中原地区就从母系氏族社会过渡到了父系氏族社会。同时,原始社会的平等体系被打破。据记载,夏朝已经开始君王世袭,周朝建立了完备的封建社会制度,但延续到东周时代便逐渐解体。秦朝统一各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自汉朝起则以文官政治主治国家,直至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同时也结束了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制。 李硕主编的《画说中国(2西周王朝青少彩图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方面讲述西周时期的中华文明史,让读者在短时间内清晰地认知历史。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画说中国(2西周王朝青少彩图版)/青少年历史经典阅读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硕 |
译者 | |
编者 | 李硕 |
绘者 | |
出版社 | 广东旅游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701275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8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62 |
出版时间 | 2018-05-01 |
首版时间 | 2018-05-01 |
印刷时间 | 2018-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少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86 |
CIP核字 | 2018043616 |
中图分类号 | K209 |
丛书名 | |
印张 | 1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东 |
长 | 235 |
宽 | 164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