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香港叶问咏春 |
内容 | 内容推荐 叶问咏春拳是咏春拳流派之一,主要在中同香港、台湾地区流传,一叶问为咏春派佛山梁赞先生之徒孙,于香港发扬咏春拳,著名传人有梁相、骆耀、黄淳梁、徐尚田、招允、李振藩一李小龙一、梁挺等,他们把咏春拳发展至世界各个角落。一代宗师叶问更是改良了咏春拳和木人桩,并在其将咏春拳带到香港后,建立了完整开放的传承体系,使之白成一脉、一香港叶问咏春更以其无与伦比的技击魅力享誉世界,成为风靡全球的技击珍宝。李健魁编著的《香港叶问咏春》所授咏春继承一代宗师叶问的技击精髓和风貌,是初学者习练咏春拳的必备教程。 作者简介 李健魁,叶问咏春第四代传人,天津咏春拳协会会长,师承黄淳梁弟子李恒昌,后随李恒昌师兄陈俭文深造,专攻咏春。黄淳梁系叶问的最得意弟子之一,被誉为香港“讲手王”的咏春技击家。学成任教,2003年起率徒多次参加武水赛事并荣获多类奖项。2006年在深圳武馆任教,2007年获国内首届武术搏击精英赛成年组冠军。 目录 第一章 为实战而创的功能——咏春拳 一、众说纷纭话咏春 二、套路少而精的咏春拳 三、咏春拳的搏击原理 四、练习咏春拳的基本要求 五、香港叶问咏春拳与早期佛山咏春拳的区别 第二章 持之以恒——香港叶问咏春拳的基本功能 一、咏春马步规范与训练 ●二字钳阳马 ●前后进退马 ●转马 二、发拳技巧与训练 ●日字冲拳 ●钳阳马引靶训练 ●定步引靶训练 ●转马发拳 ●引靶训练 三、直踢腿法与训练 ●单人空练 ●引靶训练 四、单黐手对练 ●外门手 五、双黐手对练 ●内外门换手 第三章 动作身形,立念为上——咏春拳套路之小念头 一、何谓“念头不正,终归不正” 二、守中用中,意念为主——小念头的特点 三、用意不用力——小念头的练习要点 四、小念头套路详解 ●松体及卸力 开马 分中手 发拳+圈手 摊手+护手+伏手+拍手+正掌 ●发力习惯 四向擒手+拂掌+拦手 双枕手+双窒手+标指+抹手+弹手 ●攻防技法 拍手横掌 摊手+枕手+摊手+圈手+斜掌 摊手+耕手+摊手+圈手+斜掌 ●换手连击 膀手+摊手+底掌+圈手 削手+日字连环拳+收拳 导语 李健魁编著的《香港叶问咏春》为实战而生咏春拳套路少儿精,小念头、寻桥、标指,明晰拳理、特点、习练要求,领悟香港叶问咏春之独特!当持之以恒学好基本功法马步、拳法、腿法,从“小练头”到“小念头”,再到寻桥。以立念为上松体及卸力、发力习惯、攻防技法、换手连击……跟随名师习练小念头套路,同时兼修理论精髓。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香港叶问咏春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健魁 |
译者 | |
编者 | 李健魁 |
绘者 | |
出版社 | 成都时代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641998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8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10 |
出版时间 | 2018-02-01 |
首版时间 | 2018-02-01 |
印刷时间 | 2018-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体育运动-体育理论与规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15 |
CIP核字 | 2017307571 |
中图分类号 | G852.131.9 |
丛书名 | |
印张 | 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四川 |
长 | 230 |
宽 | 170 |
高 | 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