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野圭吾,日本作家。
1985年,《放学后》获第31届江户川乱步奖,开始专职写作;
1999年,《白夜行》领衔年度周刊文春推理小说榜,《秘密》获第52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
2005年出版的《嫌疑人X的献身》同时获得第134届直木奖、第6届本格推理小说大奖,并领衔年度三大推理小说排行榜;
2008年,《流星之绊》获第43届新风奖;
2009年出版的《新参者》领衔年度两大推理小说排行榜;
2012年,《解忧杂货店》获第7届中央公论文艺奖;
2014年,《祈祷落幕时》获第48届吉川英治文学奖。
图书 | 从前我死去的家 |
内容 | 作者简介 东野圭吾,日本作家。 1985年,《放学后》获第31届江户川乱步奖,开始专职写作; 1999年,《白夜行》领衔年度周刊文春推理小说榜,《秘密》获第52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 2005年出版的《嫌疑人X的献身》同时获得第134届直木奖、第6届本格推理小说大奖,并领衔年度三大推理小说排行榜; 2008年,《流星之绊》获第43届新风奖; 2009年出版的《新参者》领衔年度两大推理小说排行榜; 2012年,《解忧杂货店》获第7届中央公论文艺奖; 2014年,《祈祷落幕时》获第48届吉川英治文学奖。 内容简介 我对儿时的记忆一片空白。一天,我在父亲生前留下的背包里找到一把钥匙和一张地图。直觉告诉我,这把钥匙可以帮我找回记忆。按照地图的指示,我来到一栋无人居住的白屋。一种难以言喻的恐惧压迫着我:未收拾的咖啡杯、没织完的毛衣、做到一半的作业、所有指针都停在同一时刻的钟表。这栋房子似乎在一瞬间死去了。我来到一架钢琴前,刹那间生出似曾相识的感觉:从前我来过这里。 编辑推荐 《从前我死去的家》是东野圭吾钟爱之作,他曾这样评价道:“《从前我死去的家》包含了我各种各样的思考,是我的自信之作,却遭到了冷遇。我开始以怀疑的目光看待评论家。” 《从前我死去的家》是一个找回自己的故事,一段拯救自我的旅程。我们每个人或许都有过那种一颗心没有着落的感觉,会突然莫名觉得孤独、恐惧。那是因为,我们和故事的主人公一样,丢掉了曾经的自己。 直面曾经的伤痛非常艰难,很多人会选择回避、努力忘记,但要想获得长久的幸福和安宁,必须直面并跨越伤痛,将心中的恐惧赶到角落里,给过去的自己好好打个样,坚强地活下去。 精彩书评 《从前我死去的家》包含了我各种各样的思考,是我的自信之作,却遭到了冷遇。我开始以怀疑的目光看待评论家。——东野圭吾 《从前我死去的家》是一个找回自己的故事,一段拯救自我的旅程。我们每个人或许都有过那种一颗心没有着落的感觉,会突然莫名觉得孤独、恐惧。那是因为,我们和故事的主人公一样,丢掉了曾经的自己。——本书责编 东野圭吾没有描写残酷的场面,但一种无法言喻的恐怖感贯串始终。东野圭吾把伏笔一直埋到了读者的五感深处。——东野圭吾粉丝网站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从前我死去的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日] 东野圭吾 |
译者 | 李盈春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021842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56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50千字 |
出版时间 | 2018-08-01 |
首版时间 | 2018-08-01 |
印刷时间 | 2018-08-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轻型纸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