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莒县知青
内容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上山下乡
第一节 时代背景
第二节 下乡莒县
第二章 接收安置
第一节 莒县时况
第二节 安置保障
第三节 管理机构
第四节 插队劳动
第五节 管理教育
第六节 劳动分配
第七节 读书学习
第八节 文体活动
第九节 各级关怀
第三章 成长之路
第一节 表彰奖励
第二节 入党入团
第三节 选拔任用
第四节 关爱之心
第五节 奋发图强
第六节 城乡婚恋
第四章 返城之旅
第一节 征工招干
第二节 招考升学
第三节 参军入伍
第四节 辗转返城
第五章 往事印记
我们刘家菜园知青组
上山下乡第一夜
上山下乡的前前后后
过沭河
我与独轮车
打场
养猪
做饭趣事
知青精神
我的农民兄弟
我的中考和高考
初为人师
梦中惊魂
咀嚼百味人生
雪中送炭
下乡插曲
插队杂记
知青生活回忆
一锅鸡汤
五井矿区运煤
在庄科大队演出
开凿山石
换化肥
修水库
知青生活中的自力更生
我给大队卖小鸡
艰苦的磨炼
大寨与爱国村的交融
知青生活
学拉二胡的那段日子
测报地震
我的田大娘
1974,一段返校的经历
导语
宋君、唐正立编著的《莒县知青》记述的是莒县上山下乡知青的经历、故事、情感,以及知青们的一些作品。
从20世纪六十年代末始,来自济南、青岛、莒县,以及北京、辽宁、浙江、四川、湖北、福建、山西等省的知青共3100多人,来到地处沂蒙山区的莒县插队落户。他们怀着一颗一辈子扎根农村的心,战天斗地,不怕苦,不怕累,在这里留下了自己青春的足迹。为了不忘初心,弘扬美德,也是为了圆当年那代上山下乡人的一个梦,莒县有关部门决定,编纂出版这本《莒县知青》。
内容推荐
宋君、唐正立编著的《莒县知青》记录了城市上山下乡的知青们到莒县农村插队落户、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历史。知识青年到莒县的插队的时间上迄1968年4月26日,莒县迎来第一批济南知识青年,到1978年10月28日,莒县安置第五批知识青年到各大队插队落户,前后共10年时间。此后进入集中安置阶段,直至1981年4月25日,莒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并入县劳动局。莒县先后接收了来自济南、青岛、本县籍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以及北京市、辽宁省、浙江省、四川省、湖北省、福建省、山西省、贵州省、河南省等城市有关单位回乡知识青年共3116人。
莒县知青已成为历史,他们对莒县的付出和贡献,他们的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团结友爱、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永远留在莒县人民的记忆里,激励着莒县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创造新的业绩,建设美丽富饶新莒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莒县知青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宋君//唐正立
译者
编者 宋君//唐正立
绘者
出版社 经济日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9604257
开本 16开
页数 56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86
出版时间 2018-11-01
首版时间 2018-11-01
印刷时间 2018-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894
CIP核字 2018223645
中图分类号 D432.9
丛书名
印张 3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6
171
2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2:5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