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革命家的品格
内容
内容简介

 《革命家的品格》从近年来所研究的党和人中,选取了21位有关情操修养的理论与实践的活动片断,包括中国的领袖人物、人民解放军元帅和少数大将等。每篇分为四部分:部分是主人公情操修养经典提要,第二部分是主要经历,第三部分是情操实践,第四部分是历史评说。这样设计篇章结构,力求做到:通过部分介绍,使读者大体了解主人公情操修养的主要内容;通过第二部分介绍,使读者大体了解主人公的人生经历;通过第三部分介绍,使读者深入了解主人公的修养实践和人格魅力;通过第四部分介绍,使读者了解主人公的历史贡献和社会影响,从伟人的人生实践中进一步感受革命修养的伟大力量,从中受到教益,增长智慧。

作者简介

作者:王尧,法学研究生,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长期从事党史研究,研究方向为民主革命时期党史。参与了《一代伟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图画读本》、《高层决策60年》、《科学社会主义疑难问题新解》等书的编写。主要著作:《毛泽完胜蒋介石》《危机处理中的领袖们》《蒋介石与合作岁月》《1936:历史在这里拐弯》等。

目录

序言 
第一编 
    谁赢得人民,谁就赢得未来 
        学不成名誓不还 
        愚公移山为人民 
        团结——批评——团结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要立大“志”,不要存大“已” 
        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 
        永远不脱离群众并帮助他们 
    历史是人民写的 
        坚持真理的马克思主义品格 
        “对人民忠心耿耿、鞠躬尽瘁”的员党性 
        处理与领袖、群众、亲友关系中的人格魅力 
    要革命的跟我走 
        政治原则:对马克思主义和矢志不移 
        是非原则:坚持真理,求真、求实、求是 
        治军原则:党指挥枪,勇敢加技术 
        党性原则:善于团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任弼时:一切工作都要从群众的利益出发 
        勤奋成就“青年亲密的导师” 
        奋斗不息的“骆驼精神” 
        视“名誉为第二生命”的革命者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一百年不动摇”的坚定意志 
        “三落”能“三起”中的乐观主义因素 
        终生不返乡的人民情怀 
    陈云:讲真理,不讲面子 
        探求真理——“用90%以上的时间做调查研究” 
        发展真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对待真理——“论事不论脸” 
    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身体力行: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突出素质 
        坚持深入基层体察民情的表率 
        带头到线抓落实解难题 
第二编 
    我不能白吃人民的东西 
        面对民族危难——敢于“横刀立马” 
        “九死其犹未悔” 
        与士兵关系——“有盐同咸、无盐同淡” 
        拒他的宣传——“我不过是路线的追随者和执行者” 
        遭遇磨难之后——“不要因为我给他们留下什么牵连” 
    做“中国的布尔什维克” 
        做“中国的布尔什维克”,多次丢官,信念弥坚 
        “治军必先治校”,不计个人得失,主动请缨办军校 
    怕死不革命 
        “两把菜刀闹革命”,南昌中的非员总指挥 
        挫败张国焘的阴谋,顶住的淫威,绝不允许“军权高于一切” 
        官兵一致,爱兵如子,人格魅力产生巨大凝聚力、战斗力 
    人民“重生亲父母” 
        勇改己过,“道歉亲上门” 
        待人以宽、以信、以诚,“周围是友情” 
        生活俭朴,“勤俭是吾宗” 
        重学习、修养:留下历史箴言 
    有一份精力,就要为党多做一点工作 
        忠诚令感动:“国有疑难可问谁?” 
        厚德溶化分歧:“善于团结的楷模” 
        严师与慈父齐名:“永远干革命”成为留给子女的后遗言 
    任务重于生命 
        同张国焘共事五年多,50%不能合作。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 
        严于责己,让功揽过,对红四方面军南下和西路军失败后执行返回陕北的“决议”“抱憾终身” 
        对部下“教之严,爱之深”,对群众温暖如春,“是帅又是兵” 
    功劳是大家的,责任是自己的 
        原则性的分歧必须讨论清楚,工作上的意见分歧不可盛气凌人,个人之间的分歧“和为贵” 
        “政治食粮和吃饭一样重要”,在危机和困难面前,靠什么鼓舞士气?的方法就是做思想政治工作 
        “人是不可以一天没有精神食粮的”,我一辈子从事革命活动,怎么能不知道不关心国家大事呢? 
    虚心劲节是吾师 
        人生定向:为人民“矢志共产宏图业” 
        关键时刻:“吕端大事不糊涂” 
        伟人暮年:“应向青年寻后继” 
第三编 
    张闻天:要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奋斗到底 
        赤心向党,年轻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毕生不悔 
        淡泊名利,三让“总负责”,被称为“明君” 
        勤于学习,博学多才,为党留下丰富精神财富 
        “诲人不倦”的“红色教授” 
    李先念:不能把成功的事业当成自己私人的家当 
        为革命发奋学习 
        为信仰历尽艰辛 
        为维护真实的历史挺身而出 
        为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殚精竭虑 
    杨尚昆:为人民甘当“马掌铁,磨灭方休” 
        破数万卷书,秘诀在于“精读加速读” 
        尽“听用”之责:中办的工作必须忠诚和低调 
        靠清白传家,“廉洁是根本” 
    粟裕:勤勤恳恳打仗,战战兢兢做人 
        勇于探索,百战百胜 
        忠诚为国,三次直陈 
        淡泊名利,三次让贤 
    黄克诚:写历史人物,要学司马迁 
        不盲从,不苟同,勇于坚持真理 
        不谋私,不懈怠,对党赤胆忠心 
        不居功,不擅权,终始谦虚谨慎 

精彩摘录

    第一编 
    谁赢得人民,谁就赢得未来 
    经典语录 
    ☆对以前的错误一定要揭发,不讲情面,要以科学的态度来分析批判过去的坏东西,以便使后来的工作慎重些,做得好些。这就是“惩前毖后”的意思。但是我们揭发错误、批判缺点的目的,好像医生治病一样,完全是为了救人,而不是为了把人整死。任何犯错误的人,只要他不讳疾忌医,不固执错误,以至于达到不可救药的地步,而是老老实实,愿意医治,愿意改正,我们就要欢迎他,把他的毛病治好,使他变为一个好同志。这个工作决不是痛快一时,乱打一顿,所能奏效的。对待思想上的毛病和政治上的毛病,决不能采用鲁莽的态度,必须采用“治病救人”的态度,才是正确有效的方法。 
    ☆要用民主的方法,用“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作为从政治上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则;解决经济领域中的矛盾,应依据发展生产,统筹安排,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原则;科学文化上的问题,应采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民族关系中的矛盾,应采取加强民族团结,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的方针;在与派关系上,应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我赞成有些者研究各种教的经典,研究佛教、伊斯兰教、耶稣教等等的经典。因为这是个群众问题,群众有那样多人信教,我们要做群众工作,我们却不懂得宗教,只红不专。 
    主要经历 
    汉族,1893年12月26日生,湖南湘潭人,原字咏芝,后改润之。是中国的创始人之一。 
    1921年7月,出席次全国代表大会。1923年6月,在三大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会后被选为中央局成员,任中央局秘书,首次进入中央领导层。“八七会议”后,作为中央特派员领导湘赣边秋收,创建工农革命军师,在井冈山创立了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30年1月,写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宣告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正式确立。1931年11月起,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中央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主席。1935年1月,在遵义会议上,确立了他在红军和的领导地位。1936年12月至1976年9月,任中央。1945年4月至6月,在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思想被确定为中国的指导思想。在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选为中央人民主席。是第六届主席、处主席,第七届、八届、九届、十届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任主席,政协届全国委员会主席,政协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名誉主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主要著作有:《选集》《文集》《建国以来文稿》《外交文选》《诗词》等。 
    情操实践 
    学不成名誓不还 
    童年时代大部分时间是在外婆家度过的。外婆虽然是农民,但有一个开馆教书的舅舅,这使有机会较早地接受一些新知识。1902年,在9岁时,正式入私塾读书。天资聪颖的很快读完了《三字经》《幼学琼林》《论语》《孟子》《中庸之道》《大学》等儒家经典。学问不深的老师以出对联、背书难为,都被他轻松应对。1904年秋,转学到关公桥私塾。不到半年,再次转学。然而,老师所授的课程仍然不能满足他饥渴的求知欲。于是,开始利用课余时间读一些被视为“杂书”的《精忠传》《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等。这些书对培养对英雄的崇拜,激发他对改造客观世界的历史使命感,产生了重要作用。的同窗好友邹普勋回忆起时说:“他读书时,十分认真,特别是善于独立思考,经常在书上打圈点,写批语。他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非常强,除了老师授的经书外,还喜欢看《水浒》《三国演义》等小说。”龙剑宇著:《与蒋介石的人生道路》,经济日报出版社2010年版,12页。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的知识增多,越来越感到私塾教育不能适应他的求知欲望。1906年,他在井湾里私塾呈毛宇居老师诗一首: 
    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 
    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 
    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龙剑宇著:《与蒋介石的人生道路》,经济日报出版社2010年版,19页。 
    这首诗充分反映了对学习现状的不满和对新生活的渴望。 
    四年后,所渴望的新生活终于来到,他考入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这是人生道路上的一次重要转折。行前,他曾抄诗一首送给父亲: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这首诗表达了一心向学、志在四方的决心。 
    走出韶山冲的,果然如鱼得水。1912年上半年,他读了《资治通鉴》中一则“商鞅徙木立信”的故事,讲的是公元前359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准备实行变法。变法令公布之前,为了展示朝廷的决心,获取公众的信任,就贴出告示:凡能把“三丈之木”从国都市南门搬到北门者重奖“十金”。搬一段木头能得到这样的重赏,这使很多人不敢相信。于是,朝廷又下令:“能徙者予五十金!”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结果,有一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把“三丈之木”从国都市南门搬到北门,朝廷果真“辄予五十金”。“徙木即赐”,让人们亲眼看见并且相信朝廷颁布的任何命令都是要执行的,从而为变法实行新政作了思想准备。 
    这则故事蕴含的道理并不深奥,但却运用他所知道的美国民主政治制度和当时世界上崇尚的民主、法制等比较先进的治国理念,与这则故事联系起来,写了一篇寄托着他的远大抱负的天下奇文《商鞅徙木立信论》,全文如下: 
    吾读史至商鞅徙木立信一事,而叹吾国国民之愚也,而叹执政者之煞费苦心也,而叹数千年来民智之不开、国几蹈于沦亡之惨也。谓予不信,请罄其说。 
    法令者,代谋幸福之具也。法令而善,其幸福吾民也必多,吾民方恐其不布此法令,或布而恐其不生效力,必竭全力以保障之,维持之,务使达到完善之目的而止。国民互相倚系,安有不信之理?法令而不善,则不惟无幸福之可言,且有危害之足惧,吾民又必竭全力以阻止此法令。虽欲吾信,又安有信之之理?乃若商鞅之与秦民适成此比例之反对,抑又何哉? 
    商鞅之法,良法也。今试一披吾国四千余年之纪载,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鞅当孝公之世,中原鼎沸,战事正殷。举国疲劳,不堪言状。于是而欲战胜诸国,统一中原,不綦难哉?于是而变法之令出,其法惩奸宄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而不信?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于是知执政者之具费苦心也,吾于是知吾国国民之愚也,吾于是知数千年来民智黑闇、国几蹈于沦亡之惨境有由来也。 
    虽然,非常之原,黎民惧焉。民是此民矣,法是彼法矣,吾又何怪焉?吾特恐此徙木立信一事,若令彼东西各国文明国民闻之,当必捧腹而笑,噭舌而讥矣。乌乎!吾欲无言。 
    此文虽然只有400多字,但紧密联系中国社会的实际,借鉴美国等西方法制国家理念,提出了救国安邦的思路,表现出了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和“利国福民”的改革抱负。文章切中时弊,道出中国的根本问题是“国民之愚”“民智黑暗”,高当局未能唤醒民众、开启人们参与政治和追求幸福的热忱。国文教员柳潜看到此文后,十分高兴。1912年6月28日,柳潜将此作评为100分的满分,批示:“传观”,并作了很长的评语。评语说:此文:“实切社会立论,目光如炬,落墨大方,恰似报笔,而义法亦入古。逆折而入,笔力挺拔。历观生作,练成一色文字,自是伟大之器,再加功候,吾不知其所至。力能扛鼎,积理宏富。有法律知识,具哲理思想,借题发挥,纯以唱叹之笔出之,是为压题(点题)法,至推论商君之法为从来未有之大政策,言之凿凿,绝无浮烟涨墨绕其笔端,是有功于社会文字”。 
    柳潜将此作评为100分,是基于怎样的考虑,后人无法得知,但他评价“自是伟大之器……吾不知其所至。力能扛鼎,积理宏富”则体现了他的“目光如炬”,有先见之明。后来果然如他预见,“力能扛鼎”,成为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 
    P1-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革命家的品格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尧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0100772
开本 16开
页数 316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320
出版时间 2021-04-01
首版时间 2021-04-01
印刷时间 2021-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图书小类
重量 584
CIP核字 2017066416
中图分类号 D642-49
丛书名
印张 20.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41
171
23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0: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