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蒋氏秘档与蒋介石真相(深挖蒋介石日记、档案,还原一个从浮浪子弟到民国总统的真实蒋介石)
内容
亮点展示

a1321f127c56b634.jpg

编辑推荐

一出版就轰动学术界,十多年来未被超*的蒋介石研究经典

深挖蒋介石日记、档案,还原一个从浮浪子弟到民国总统的真实蒋介石

还原真实的蒋介石,打捞近现代史上的一些历史真相

2002年,杨天石先生的《蒋氏秘档与蒋介石真相》出版,书刚问世,在海内外学术界就引起了很大反响。20世纪八九十年代杨天石先后参加《中华民国史》和《中国国民党史》的写作,断断续续阅览过蒋介石交给毛思诚保存的日记、文稿和来往函电等资料,发现它们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于是,以之为基础,进一步在海内外广泛收集相关档案、文献,从事专题研究,一篇篇地写作,一篇篇地积累。《中山舰事件之迷》一文就是作者在中国第二历史档馆无意间读到了毛思诚原藏的上述资料,其中《日记类钞》收有蒋介石中山舰事件期间的日记,他便结合该馆收藏的中山舰事件档案等资料,写成《中山舰事件之谜》。胡乔木同志生前读到了本书中《中山舰事件之迷》一文,赞誉这是一篇“不可多得”,是具有“世界水平”的好文章。

由于书中提出了一些与传统不同的新看法,书出版后不久的2003年,有人捏造理由,化名向中央揭发,并在个别网站上狂批3个月,指责作者“吹捧蒋介石为民族英雄”,但经权*部门认真审读,最终认定“这是一本扎实的学术著作”,“是研究,不是吹捧”。国外有些用心不良的人甚至发表了断章取义、无中生有、强人就己的“书评”,逼得杨天石先生不得不写文回应,“严正声明”。2014年,又有人再次指名批判此书,而此书始终未倒。

《蒋氏秘档与蒋介石真相》不仅想要寻找“真实的蒋介石”,而且想要进一步准确地阐述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虽然十几年过去,今天看来本书本书无疑已经成为一本蒋介石研究的经典。2015年,重庆出版社准备再版《蒋氏秘档和蒋介石真相》一书,杨天石先生为了以2002年被攻击时的原貌示人,决定除改正个别错字外,不做其他更动。相信时间是检验经典的永恒标准。

作者简介

杨天石

江苏人。现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研究生院教授、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清华大学兼职教授、浙江大学客座教授。

作者长期研究中国文化史、中国近代史、民国史、国民党史,合著有《中国通史》第12册、《中华民国史》第一卷、第六卷等,个人著作有《揭开民国史的真相》《杨天石近代史文存》《蒋氏秘档与蒋介石真相》《海外访史录》《从帝制走向共和》《帝制的终结》《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还原13个历史真相》《当代中华诗词名家精品集.杨天石卷》等。

作品《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获中国2008年十大图书奖、香港2008年十大图书奖,第二辑获南方读书节*受读者关注的历史著作奖;其近著《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还原13个历史真相》获2014年《作家文摘》及香港《亚洲周刊》“十大图书奖”。

内容简介

蒋介石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也是一位复杂人物。他的一生,有功有过。杨天石先生的《蒋氏秘档与蒋介石真相》一书,就是关于蒋介石研究的重要成果。本书利用在国内第二历史档案馆、台湾国民党党史会档案、大溪档案,美国哈佛大学、国会图书馆等地所藏档案,结合具体历史事件,分专题对蒋介石进行了深入探讨——如蒋介石刺杀陶成章事件、蒋介石在上海办交易所事、中山舰事件中的蒋介石、蒋介石与胡汉民的矛盾冲突、北伐中蒋介石与国民党左派的矛盾冲突、蒋介石的对日战略,等等。这些专题研究有的具有独*性,填补了以往蒋介石研究的空白,有的则因新材料的发现,而对老问题又提出了新见解,订正了以住的偏颇或模糊不清之处。胡乔木同志生前读到了本书中《中山舰事件之谜》一文,曾经赞誉它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具有世界水平”的著作。

目录

宋明道学与蒋介石的早年修身

——读蒋介石未刊日记

儒家学派认为:修身是人生的第一大事,也是各项事业的起点。《大学》有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说法,又有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程序。到了宋明时代,道学家提出了以“存天理,去人欲”为核心的一系列修身主张,一方面将儒学伦理规范上升到“天理”的高度,一方面则前所未有地细密设计了各种遏制“人欲”的办法。

蒋介石很早就接触宋明道学,不仅是服膺者,而且是身体力行者。在他的日记里,有大量修身的记载。从中不仅可以看出他的个人修养历程和极为隐秘的内心世界,而且可以看出他早年的三重性格特征:上海洋场的浮浪子弟,道学信徒,追随孙中山的革命志士。

一 重视修身,按照道学家的要求进行修养

蒋介石年轻时没有受过良好教育,养成了许多坏毛病。1919年7月24日,他回忆辛亥革命时的个人经历,在日记中对自己写下了“荒淫无度,堕事乖方”的八字考语。由于这些坏毛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朋友们不大看得起他。1920年3月,戴季陶醉酒,“以狗牛乱骂”,蒋介石一时激动,闪过与戴拼命的念头,但他旋即冷静下来,检讨自己,“彼平时以我为恶劣,轻侮我之心理,于此可以推知”,“我岂可不痛自警惕乎!” 一直到30年代,蒋介石想起早年种种劣迹,还痛自悔恨。日记云:“少年师友不良,德业不讲,及至今日,欲正心修身,困知勉行,已失之晚矣!”又云:“余少年未闻君子大道,自修不力”,“迄今悔已难追”。一言之不足,反复言之,当系出于内心,而非泛泛虚语。

为了克服年轻时期形成的这些坏毛病,蒋介石曾以相当精力阅读道学著作,企图从中汲取营养。1919年5月24日日记云:“今日研究性理书,思发愤改过,以自振拔,甚矣不求放心也久矣。”所谓“性理书”,指的就是宋明以来道学家的著作。蒋介石不仅读,而且选抄对自己进德有用的语录,写入日记,甚至作为自己的箴言或座右铭。例如,1919年,他为自己选择的箴言是“静敬澹一”四字,同年8月,增改为“精浑澹定,敬庶俭勤”八字。1923年1月5日,他模仿道学家的做法,自制铭文:“优游涵泳,夷旷空明,晔然自充,悠然自得,此养性之功候也。提纲挈领,析缕分条,先后本末,慎始图终,此办事之方法也。”在此之后,他仍然觉得意有未足,又抄录道学家常说的“修己以严,待人以诚,处事以公,学道以专,应战以一”诸语,作为对自己立身处世的要求。

宋明道学有所谓理学和心学两派。前者以朱熹为代表,后者以陆九渊、王阳明为代表。蒋介石涉猎过朱熹的著作,例如1923年1月4日日记云:“晨兴,思良友,窃取乎朱子‘从容乎礼法之场,沉潜乎仁义之府’二语以自循省。”可见,他对朱熹的学说有所了解。哲学史上有所谓朱陆异同之争,或是朱非陆,或是陆非朱,蒋介石对两派均无所轩轾,日记中也常有读王阳明著作的记载。如:1926年11月17日日记云:“车中闷坐,深思看阳明格言。”

在这一方面,他是兼收并蓄的。

宋明以后的道学家中,蒋介石最喜欢曾国藩,很早就用功研习他的著作。1921年日记云:“晚标签《曾文正公全集》。此书曾经一番用功,甚叹遗失于永泰之役。今得复见,不啻旧友重逢也。”永泰之役,指1918年9月蒋介石在福建讨伐李厚基的一次战斗。此战中,蒋介石中敌缓兵之计,仓促中弃城出走,仅以身免,随身携带的曾国藩著作连同日记等物遗失殆尽。蒋既自称“此书曾经一番用功”,可见,他在曾著上是下过大功夫的。

20年代,蒋介石仍然喜读曾国藩的著作。1922年岁首,他曾节录曾国藩的“嘉言”作为自己的“借镜”。其内容有:“虑忘兴释,念尽境空”;“涵咏体察,潇洒澹定”;“韬光养晦,忍辱负重”;“以志帅气,以静制动”;“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言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做官以不爱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军事之要,必有所忍,乃能有所济;必有所舍,乃能有所全”等。1925年1月2日,他又将曾国藩的“惩忿窒欲”、“逆来顺受”、“虚心实力”、“存心养性”、“殚精竭力”、“立志安命”等“嘉言”抄在当年日记卷首。可见,他在力图按曾国藩的训导立身处世。其后,蒋介石多次在日记中给予曾国藩以高度评价,如:

1925年1月9日日记云:“看曾文正杂著,其文章真是千古。”

1925年2月10日云:“终日在常平、候东看曾文正日记,公以勤、恕、敬三字自勖,可为规范矣。”

1926年3月8日云:“昨今两日,看曾文正《嘉言抄》,乃知其拂逆之甚,谤毁之来,不一而足。而公劝其弟以咬牙立志,悔字与硬字诀,徐图自强而已。”

曾国藩之外,蒋介石也很敬佩胡林翼。胡有云:“林翼至愚,当不自作聪明;亦惟林翼颇聪明,当不自用其愚。”1922年3月,蒋介石读到这段话,不禁悚然叹惜,日记云:“乃知我自作聪明,实为至愚之人,以后当知针砭也。”胡集中曾论及“愚公移山”、“精卫衔石”等古代寓言或神话,蒋介石读后深有所感。日记云:“因知成功之难,非一朝一夕之可能也。凡吾今日之事,计须三五年,始得告一段落,岂可意马心猿,犹豫不决,轻举妄动,去就随便乎!以后应不再作回家扫墓之想,想吾母有灵,当亦以此为慰也。”胡集书牍中云:“所望有兵柄者,日夜悬一死字于卧榻之旁,知此身之必死则于以求生,或有生机。”蒋介石读后特别将它们节录下来,用以自励。

道学著作中有《菜根谭》一书,蒋介石也很喜欢。1926年3月7日日记云:“看《菜根谭》,以毋忧弗逆与不为物役二语为最能动心。”

蒋介石不仅认真读道学书,而且也真像道学家一样进行修身。道学家中朱熹一派普遍主张“省、察、克、治”,蒋介石也照此办理。1919年10月23日日记云:“从前过恶未蠲,今兹私欲犹炽,进德修业之谓何,而竟颠蹶至此!”

1920年1月17日日记云:“中夜自检过失,反复不能成寐。”

1922年10月25日日记云:“今日仍有几过,慎之!”

1925年2月4日日记云:“存养省察工夫,近日未能致力。”

1925年9月8日日记云:“每日作事,自问有无疚心,朝夕以为相惕。”

上述日记表明,蒋介石是经常检讨自己的。

蒋介石之所以重视个人修养,不同时期有不同作用。早年是为了做“古来第一圣贤豪杰”。五四运动爆发,蒋介石从中看出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他当时在修身上对自己的要求,应是上进、自强的表现。其后,蒋介石投身国民革命,参加广东革命根据地建设,反映出传统道学中“民胞物与,宏济群伦”思想对他的影响。北伐战争期间,国共矛盾逐渐尖锐,蒋介石处境困难,他企图通过修养锤炼自己,应付环境,获取突破难关的意志和力量 3 。1927年以后,蒋之地位已定,继续修养则是为了做“中华民国代表”。

二 戒色

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很早就承认,人有两种天性:食与色。但是,孟子又主张,人必须遵守道德规范,否则和禽兽就没有差别。从蒋介石的日记里可以看出,他好色,但是,同时又努力戒色。为此,他和自己的欲念进行过长达数年的斗争。

1919年3月5日,蒋介石从福建前线请假回沪,途经香港。8日日记云:“好色为自污自贱之端,戒之慎之!”这一天,他因“见色起意”,在日记中为自己“记过一次”。次日,又勉励自己要经受花花世界的考验,在日记中写道:“日读曾文正书,而未能守其窒欲之箴,在闽不见可欲,故无邪心。今初抵香港,游思顿起。吾人砥砺德行,乃在繁华之境乎!”

到上海后,蒋介石与恋人介眉相会。4月23日,蒋介石返闽,介眉于清晨3时送蒋介石上船,蒋因“船位太脏,不愿其偕至厦门”,二人难舍难分,介眉留蒋在沪再住几天,蒋先是同意,继而又后悔。日记云:“吾领其情,竟与之同归香巢。事后思之,实无以对吾母与诸友也。”此后的几天内,蒋介石一面沉湎欲海,一面又力图自拔。日记云:“情思缠绵,苦难解脱,乃以观书自遣。嗟乎!情之累人,古今一辙耳,岂独余一人哉!”

在反复思想斗争后,蒋介石终于决定与介眉断绝关系。5月2日,介眉用“吴侬软语”致函蒋介石,以终身相许,函云:

介石亲阿哥呀:照倷说起来,我是只想铜钿,弗讲情义,当我禽兽一样。倷个闲话说得脱过分哉!为仔正约弗寄拔倷,倷就要搭我断绝往来。

我个终身早已告代拔倷哉。不过少一张正约。倘然我死,亦是蒋家门里个鬼,我活是蒋家个人。

从信中所述分析,介眉的身份属于青楼女子。蒋有过和介眉办理正式婚娶手续的打算,但介眉不肯订立“正约”(婚约)。蒋批评介眉“只想铜钿,弗讲情义”,而介眉则自誓,不论死活,都是蒋家人。

蒋介石收到此信后,不为所动,决心以个人志业为重,斩断情丝。1919年5月25日日记云:“蝮蛇蛰手,则壮士断腕,所以全生也;不忘介眉,何以励志立业!”同年9月27日,蒋介石自福建回沪。旧地重游,免不了勾起往事。日记中有几条记载:

10月1日:“妓女昵客,热情冷态,随金钱为转移,明昭人觑破此点,

则恋爱嚼蜡矣!

10月2日:“以后禁入花街为狎邪之行。其能乎,请试之!”

10月5日:“其有始终如一结果美满者又几何?噫!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世人可以醒悟矣!”

10月7日:“无穷孽障,皆由一爱字演成。”

上述各条,可能都是蒋介石为割断与介眉的关系而留下的思想斗争记录。从中可见,蒋介石为了摆脱情网,连佛家的“色空观念”都动用了。值得注意的是10月12日的日记:“潜寓季陶处,半避豺狼政府之攫人,半避狐媚妓女之圈术。”当时,北京政府在抓捕作为革命者的蒋介石,而青楼女子介眉则在寻找“负心汉”蒋介石,迫使蒋不得不躲进戴季陶的寓所……

精彩书评

杨天石的文章思路清晰,明白晓畅,读起来没有沉闷的感觉,容易引人入胜。

——金冲及(原中国史学会会长、中央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

对蒋介石的研究,使得一些学者有了真正理论上的勇气,去面对一个真正的蒋介石。在这个过程里,杨天石先生起了很大、很好的作用。

——耿云志(胡适研究专家。社科院近史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委员)

我赞成杨先生的三句话。*一句话,蒋介石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第二句话,蒋介石是一个很复杂的人物;第三句话,蒋介石是有功也有过,有大功也有大过的人物。这三句话很能概括蒋介石的特点。

——陈铁健(社科院近史所研究员)

《评〈中国之命运〉》、《窍国大盗袁世凯》、《人民公敌蒋介石》、《中国(蒋、宋、孔、陈)四大家族》这几本书在国共内战中起了很大的政治宣传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这几本书被当作真实的历史全盘加以接受,很少人想到,这一个政治化以后的蒋介石和真实的蒋中正之间存在着难以跨越的鸿沟,更少有人以公正持平的态度,尽可能地把历史真相呈现出来。杨天石这一本书标明“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运用解密的蒋中正的日记,终于把真实的蒋中正从深锁于各种政治迷雾和个人私密之中找寻了回来。

——陈永发(台北中研院院士、近代史研究所所长)

在风起云涌的中国现代史上,蒋介石无疑是*为重要、复杂的“风云人物”之一,如果对蒋介石没有深入研究,对中国现代史的理解也就不会十分深刻。但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蒋氏始终是一个被高度“漫画化”的政治符号,而缺乏客观、深入的研究。在这部近50万字的著作中,杨天石以大量未刊日记和难得一见的原始档案为基础,对蒋的方方面面都做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研究。

——雷颐(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著名历史学者)

天石参与民国史的工作,涉猎的范围,从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到抗日战争、国民党派系斗争,等等,特别是对蒋介石的研究,都下过很深的功夫,有很多的发现和创见。由于彼此的行道不谋而合,所以我对天石的发现和创见,体会较深,受益更多。

——蒋永敬 (台湾政治大学教授)

作为历史学家,杨天石先生的优点在于,他具有发现重要问题,在中国乃至广阔的海外发掘*新资料,并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独*性论文的能力。这种能力并非一日可就,它的背后是敏锐的历史感和日积月累的知识与教养。

——山田辰雄 (日本放送大学教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蒋氏秘档与蒋介石真相(深挖蒋介石日记、档案,还原一个从浮浪子弟到民国总统的真实蒋介石)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天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9102975
开本
页数
版次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19-06-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4:5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