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朴婉绪在韩国文坛享有“文坛常青树”和“永远的现役作家”的盛誉。她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被翻译介绍到了中国。
杨磊著的《朴婉绪小说汉译研究》以朴婉绪小说的汉译作品作为研究对象,从翻译美学入手,梳理译者采用的翻译手法和策略;力图找出实现佳译和再现经典需要遵循的方法和应避免的误区,旨在为韩国文学汉译研究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参考。
图书 | 朴婉绪小说汉译研究 |
内容 | 内容推荐 作家朴婉绪在韩国文坛享有“文坛常青树”和“永远的现役作家”的盛誉。她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被翻译介绍到了中国。 杨磊著的《朴婉绪小说汉译研究》以朴婉绪小说的汉译作品作为研究对象,从翻译美学入手,梳理译者采用的翻译手法和策略;力图找出实现佳译和再现经典需要遵循的方法和应避免的误区,旨在为韩国文学汉译研究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简介 杨磊,1978年生,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朝鲜语系副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学士、韩国首尔国立大学比较文学硕士、北京大学中韩翻译研究博士。著有学术专著《中韩比较文学研究管窥》、译著《从代理满足到现实批判》、《无情》(合译)等。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韩国小说汉译的“时空抗译性”研究》、《韩国小说翻译忠实维度研究》、《朴婉绪小说汉译本中的文化要素翻译研究》等学术论文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韩国文学翻译院“海外原语民翻译家邀请研修”等多个国内外项目。并应邀赴韩国首尔国立大学、韩国外国语大学、韩国文学翻译院、台湾政治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访学。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朴婉绪生平及其作品考 第一节 朴婉绪的生平 第二节 朴婉绪小说的思想价值 第三节 朴婉绪小说的艺术特征 第二章 朴婉绪小说汉译的历时性考察 第一节 起步期(1992-1999年) 第二节 发展期(2000-2006年) 第三节 繁荣期(2007-2013年) 第三章 朴婉绪小说汉译策略分析 第一节 小说翻译的审美再现 第二节 朴婉绪小说的汉译方法 第三节 朴婉绪小说的汉译策略 第四章 朴婉绪小说抗译性的研究 第一节 文学翻译与抗译性 第二节 朴婉绪小说的抗译性 第三节 应对小说抗译性的总体策略 第五章 朴婉绪小说汉译的忠实维度与经典再现 第一节 小说翻译的多维特征 第二节 朴婉绪小说汉译的忠实维度 第三节 朴婉绪小说汉译的经典再现途径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导语 杨磊著的《朴婉绪小说汉译研究》以朴婉绪作品汉译本为聚焦点,从文本细读比较入手,向翻译实践的关键环节和翻译理论的前沿问题展开深入探析,梳理和揭示了韩语文学译成汉语、韩国文学传入中国的语言文化、审美习惯和社会意义等多重转换机制与多层面的接受效应,展示了开阔、深入的学术视野,对现代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关系研究有方法论上的独特启益。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朴婉绪小说汉译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杨磊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29616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2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20 |
出版时间 | 2018-09-01 |
首版时间 | 2018-09-01 |
印刷时间 | 2018-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28 |
CIP核字 | 2018123905 |
中图分类号 | I312.607.4 |
丛书名 | |
印张 | 14.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55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