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迈向意义的世界--生存论哲学视野下的课程诠释/教育博士文库
内容
内容推荐
苏鸿著的《迈向意义的世界--生存论哲学视野下的课程诠释/教育博士文库》以西方当代思想中的生存论哲学为基本的理论资源,并通过批评性思考建构课程分析的理论框架。分析框架的建构主要考虑两个维度:一是中国语境,由于生存论哲学主要是西方的理论资源,在分析中国课程问题时充分考虑中西哲学思想的对话;二是教育学立场,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品性,在运用哲学概念工具分析课程问题时需要进行适当的转化。
本书的中心主题是课程意义世界的建构。在生存论哲学看来,人之生存是一种意义性生存,课程作为育人的指南,同样也蕴涵着人之诗意栖居的意义世界。因此,意义世界应该成为重要的课程研究主题,并在对课程意义世界的开显中引导学生获得生命意义的领会与生命境界的提升。
作者简介
苏鸿,男,湖北宜昌人,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副教授。现任职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育学院,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课程与教学理论、学校教育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等。主编和参编学术性著作6部,代表性专著包括《教师的教育研究》(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高效课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教师领导与学校改进》(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等。在《课程·教材·教法》《教育发展研究》《江苏高教》《教育理论与实践》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近年来,主持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广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2项)、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等共计5项。
目录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技术时代的生存忧思
第一节 人的问题:一个时代的主题
第二节 意义的迷失:“技术人”及其生存困境
第三节 “技术人”及其在课程中的反映
第二章 生存论哲学:内涵与意蕴
第一节 超越知识论哲学的窠臼
第二节 意义的探询:生存论哲学的意蕴
第三节 迈向意义性生存
第四节 补充与说明
第三章 “精神的旅程”:课程愿景的建构
第一节 传统课程观的反思与批判
第二节 意义世界:课程话语的拓展
第三节 基于意义世界的课程愿景
第四章 “本真的人”:课程目标的反思
第一节 课程目标的人性假设
第二节 课程目标的内容架构
第三节 课程目标的价值抉择
第五章 “意义的世界”:课程知识的阐释
第一节 知识与存在:教育学的视域
第二节 知识意义性的理论视角
第三节 课程知识的智慧意蕴
第四节 课程知识的文化意蕴
第五节 课程知识的伦理意蕴
第六节 课程知识的审美意蕴
第六章 “对话”与“召唤”:教材设计的变革
第一节 知识的选择:从逻辑到人文
第二节 知识的组织:从分科到统整
第三节 知识的学习:从占有到对话
第四节 知识的呈现:从“告诉”到“召唤”
第七章 “存在的追问”:课程范式的转换
第一节 科技主义探究范式的哲学反思
第二节 课程与存在:课程探究的生存论路向
第三节 现象学视域中的课程探究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迈向意义的世界--生存论哲学视野下的课程诠释/教育博士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苏鸿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9111465
开本 16开
页数 20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9
出版时间 2017-11-01
首版时间 2017-11-01
印刷时间 2017-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358
CIP核字 2017170148
中图分类号 G423.04
丛书名
印张 1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1
1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8: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