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流动的图像(当代中国视觉文化再解读)(精) |
内容 | 内容推荐 当代中国纷繁的艺术创新和视觉环境,蕴涵着怎样的历史经验和逻辑?“视觉文化”这个概念,能让我们看到什么?唐小兵著的《流动的图像(当代中国视觉文化再解读)(精)》以富于同情的眼光,全球化的视野,追溯多种视觉艺术形式的创作实践和历史语境,呈现出当代中国视觉文化的丰富多彩与鲜活可观。书中所展开的“再解读”,不仅是文化研究的方法,也可以是当代中国读者在自身文化经验中收获认同与震撼的“再发现”。 作者简介 唐小兵,1984年北京大学英语系本科毕业,1991年获美国杜克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科罗拉多大学、芝加哥大学、南加州大学,2008年迄今为密歇根大学亚洲语言文化系及比较文学系讲席教授。已出版《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杰姆逊教授讲演录》(1986 )、《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1993)、《全球空间与现代性的民族主义话语:梁启超的历史思维》(1996)、《中国现代:英雄的与凡人的》(2000)、《中国先锋艺术的起源:现代木刻运动》(2008)、《多重印象:当代中国木版版画)(2011)等。 目录 中文版序 英文版鸣谢 引言 关于当代中国视觉文化简史的构想 第一章 社会主义视觉文化是怎样创造出来的(之一): 一种艺术式样的启示 第二章 社会主义视觉文化是怎样创造出来的(之二): 一幅历史画的启示 第三章 在新中国电影里我们看的是到什么 第四章 社会主义视觉经验在当代艺术里意味着什么 第五章 怎样(学会)看一部中国大片 第六章 到哪里去寻找当代中国艺术 结语 从远处看中国 插图详情 参考书目 导语 唐小兵著的《流动的图像(当代中国视觉文化再解读)(精)》是一部极具野心和洞察力的作品,不仅抽丝剥茧地解读了当代中国视觉文化的建构过程,而且把这些视觉秩序与新中国创造新文化的宏伟规划联系起来。作者在批判性地反思美国观者对当代中国视觉文本的“文化偏见”的同时,尝试建立一种历史化地阅读新中国版画、电影、先锋艺术等视觉媒介的“观看之道”。这对更加辩证地理解当代中国的文化史及其海外传播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流动的图像(当代中国视觉文化再解读)(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唐小兵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913124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82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309 |
出版时间 | 2018-07-01 |
首版时间 | 2018-07-01 |
印刷时间 | 2018-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920 |
CIP核字 | 2017173945 |
中图分类号 | J06 |
丛书名 | |
印张 | 25.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39 |
宽 | 166 |
高 | 28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9-2017-178号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