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古典文学论集/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术文库 |
内容 | 内容推荐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术文库”自面世以来,在学术界引起深刻反响,同时也在不断鞭策专家学者在继续努力拼搏。第四辑专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中青年博导而设,吴振华著的这本《古典文学论集》为其中一种。本书是一部论文选集,主要涉及几个方面:一、关于李商隐、韩愈诗歌虚词艺术的研究;二、关于韩愈诗歌意象特征、文学观念及乐府诗成就的研究;三、关于柳宗元、李贺乐府诗艺术特色的研究;四、关于先唐诗序、唐代诗序及其文化意蕴的研究;五、关于王国维、陈廷焯词学观念及梦窗词艺术成就的研究。 作者简介 吴振华(1964- ),男,安徽宿松人。1982年中师毕业,曾在中小学任教16年。1991年安徽教育学院中文本科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2001—2008年先后在安徽师范大学获文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任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诗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硕导。担任孟浩然、王维、李白、韩愈、刘禹锡、李商隐等研究学会的理事。 在《文学遗产》、《文艺理论研究》、《学术月刊》、《文学评论丛刊》、《词学》、《北京大学学报》、《中国文学研究》、《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中国诗学》、《唐代文学研究》、《文史知识》、《古典文学知识》等杂志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20世纪中国诗学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与人合著),《李商隐诗歌艺术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古代娴雅小品赏读·序跋》(中州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韩愈诗歌艺术研究》(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参编《唐宋八大家散文品读辞典》(现代出版社2008年版)。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教育部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安徽省社科基金规划项目等五项。 目录 考论“序”的含义 “序”体溯源及先唐诗序的流变历程 论唐代帝王诗序 论王勃的诗序 论柳宗元创作唐雅的现实意义及其艺术特点 论李贺的奉礼郎经历与其诗歌中的音乐描写 李商隐近体诗运用虚词的艺术成就 虚词所表现的情感与心态 李商隐近体诗运用虚词的艺术手法 绮窗凄梦:词中之商隐——论义山诗对梦窗词的影响 韩愈诗歌奇险意象的艺术特征 韩愈诗歌的虚词艺术成就 韩愈对元好问的影响 韩愈的文学观念 试论元稹的文学思想——以《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为中心 “不著织女襄”试解 试论陈廷焯的词学观念——以《白雨斋词话》对吴文英的评论为中心 论刘熙载《艺概》对王国维《人间词话》的影响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古典文学论集/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术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吴振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763785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3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28 |
出版时间 | 2019-01-01 |
首版时间 | 2019-01-01 |
印刷时间 | 2019-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98 |
CIP核字 | 2018215334 |
中图分类号 | I206.2 |
丛书名 | |
印张 | 2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安徽 |
长 | 241 |
宽 | 170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