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柯尔蒙家族
内容
作者简介
甘臻,本名甘社会,1963年生,安徽桐城人。安徽大学现当代文学研究生毕业,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历任《安徽日报》编辑、主任助理,《江淮时报》副总编,《新安晚报》副总编,《世界报》社执行社长。曾出版诗集《青春的玫瑰》、《火焰》,报告文学集《十大富豪列传》丛书(与人合著),反腐言情长篇小说《悲情城市》,网络长篇小说《1971,武斗》,长篇武侠小说《英雄帖》。
目录
第一部
乡间泥土,散发苦涩的暗香
第二部
命运多舛,风雨飘摇的年代
第三部
浮生若梦,谁会丢失人生的钥匙
精彩页
听到这话,柯尔蒙似乎有些激动,他嗓门更大了,说道:哪里都是下放,我要他安排做甚?
说话的声音大了,引得巫竹梅瞥了他一眼。柯尔蒙低下头,不再说话了。
他们说的就是刚才站在破败的老屋前面的那个人。他是柯尔蒙的弟弟柯尔明。柯尔明苦着脸站在破败的老屋前面,目送着母亲和哥哥一家从老屋里走出。他鼓足勇气叫了一声“妈”,又叫了一声“哥”,但母亲和哥哥都没有回应,像身边并未站着一个人似的默默地离开了。
出了县城,一条通往安庆市的很直的柏油马路呈现在他们面前。安庆市是春儿、夏儿他们听说过却没有去过的大城市,它是安庆专署所在地,桐城归安庆专署所辖。路的两边排列着一眼见不到底的泡桐和银杏,偶尔相间几棵油桐。泡桐的叶子是最经不起秋天的凉意的,早早地黄了。黄叶纷纷脱离母体,飘落到地上,地上黄灿灿的一片。路上行人仍是稀少。偶尔有一辆解放牌汽车风驰电掣地从他们身边驶过。穿着黄军服聚精会神驾驶着解放牌汽车的中年司机很令春儿、夏儿他们羡慕。春儿一边走,一边扭过头看了一眼父亲,本想说点什么打破这一路沉闷得快要令人窒息的气氛,见父亲皱着眉头,阴沉着脸,话终究没说出口。
太阳似乎很吝啬它在秋天里的光芒,缺少热度地轻拂着这片冰冷的土地。柯尔蒙却走得有些热了,他腾出一只手,解开自己旧得有点发黄的中山装的上衣纽扣。夏儿额上冒出了汗珠,他抬起胳膊用衣袖擦了一把。冬儿坐在车上挪动了一下身子,她被车上的物品挤压得几乎喘不过气来。这辆板车也够柯尔蒙、卫秀兰和春儿推的,上面除坐着一老一小两个人外,最大限度地堆满了家用物品。大米、山芋、炒米都是被布袋装着的;脸盆、塑料桶、茶壶是垛在一起的;棉被、衣物、鞋帽,大包小袋被绳子捆绑得严严实实,占据了板车很大的空间。小的物件还有锅碗瓢盆书包书籍茶杯墨水瓶等等。住家过日子,能带的都带着。
正行走间,突然从路边树丛中蹿出一个人来。此人年龄不大,眼珠深陷,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他蹿到板车前已是无力,更是无语。冬儿被吓了一跳。柯尔蒙停下车。卫秀兰走上前,问:你要做什么?来者不说话,他窸窸窣窣而又痛苦地看了一眼卫秀兰,接着眼睛盯着板车上面。还是巫竹梅最先明白其意,连忙将身前一布袋解开,从里面拿出两个山芋递给来者。来者欣喜若狂,伸出双手接过,向巫竹梅连连点头,感激涕零,就差跪下来,然后转身一溜烟地蹿进树丛之中。冬儿问:奶奶,他是要饭的?巫竹梅看着那人渐渐消失的背影,回过头对冬儿说道:他许是饿极了。
走了一程,柯尔蒙将板车拐上一条土路。土路并不平坦,坑坑洼洼。雨后泥迹随处可见。路的两边是稻田,以及或远或近的一座一座的村庄。田里的水稻被收割了一部分,留下一撮一撮的金黄,被榨干了稻粒的秸秆受雨水的浸泡,松软地散落一地。一些农民兄弟在田里劳作。虽然是秋天的田野,却看不出丰收的迹象。穿过一座村庄,他们看见三三两两的人或坐或卧在村头的草地上,衣衫不整,精神面貌不佳,小声地说着什么事儿,见柯尔蒙他们过来,眼睛齐刷刷地盯着板车上的物什。柯尔蒙还没有走出他们的视野,就听见人群中有人说:下放的,到下面村安家落户的。看来,这些农闲之人早已见识过像柯尔蒙这样举家迁徙的场景。下放户,很多村都有。“下放的”,成了柯尔蒙他们的代名词。
柯尔蒙一路无语。他无语,并板着面孔,其他人怎好说什么?
靠近安庆,离桐城县城大约三十里远的大湖人民公社团结大队湖边生产队便是柯尔蒙一家下放的落脚点。他们到达生产队的时候,已是下午。柯尔蒙走到村口,将板车停下。冬儿迅速从板车上跳下。春儿上前几步,扶奶奶下车。巫竹梅在车上坐久了,腿有些麻,下地后站立不稳,幸亏有春儿搀扶着。柯尔蒙站在车前,一只手仍扶着车把,另一只手用中山装的袖子擦了一把额上的汗珠。他抬头扫了一眼一家人即将赖以生活的村庄,见不远处站着一位瘦削的中年男人,开口问道:这位同志,请问李明波支书住哪儿?
P4-5
导语
甘臻著的《柯尔蒙家族》以柯尔蒙家族五十余年变化历程为线索,以时代的变迁为背景,以人物的命运为主线,以朴实的文字、流畅的语言、细腻的情感叙述复杂的人物动态,彰显文化之乡桐城独特的文化底蕴、风土人情、民风民俗以及质朴的感情。小说情节曲折,起伏跌宕,情感丰富,爱恨如赤,首尾相连,一气呵成。
序言
20世纪60年代,我降生于文化之乡桐城。我是幸
运的。
我出生那年,我们家从城市下放到龙眠河畔的农
村。家徒四壁,一贫如洗,是我儿时的记忆。但是,
父母执意让我读书,他们说,就是要饭,也要让孩子
读书。他们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此,这也是文化之乡所
有人的理念。我的哥哥姐姐和我一样从中受益。我们
这个家族在艰苦的环境中砥砺前行,繁衍生息,枝繁
叶茂。值得我们骄傲的是,我们兄妹多人,勤勤恳恳
,踏踏实实,没有一个给我们家族抹上污点。我的小
说中出现家族个别成员失足之处,那是我的虚构,也
是对世人的警醒,与我的家族无关。我父亲做了半辈
子小职员,无怨无悔,他在96岁高龄去世的时候,给
我们的临终遗言仍然是他常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心
有多宽,世界就有多大。我父亲是老死的,他勤勉一
生,直至身体器官衰竭,寿终正寝。相隔不久,我母
亲因病追随他而去。父爱如山,母爱如河。我爱我的
父母,我爱我的家族。
我整天被困在“马赛克”堆砌的城市丛林,但我
时常眷念我的故乡,那片生我养我、散发着泥土暗香
的乡野。一个人从农村里出来,乡愁是渗透到骨髓里
的,无法割舍,只能由它伴随着自己的一生。因为乡
愁,我有了自我鞭策的力量,有了永往直前的勇气,
也有了探索人生真谛的永恒的动力。桐城派、黄梅戏
、六尺巷、文庙,构成桐城文化的元素。从小,我就
贪娈地呼吸充盈着艺术细胞的新鲜的空气,沐浴着淳
朴的民风民俗的阳光雨露,体会亲人和乡邻“日出而
作,日入而息”的艰辛和欢乐。严凤英的歌声弥漫乡
野,人人传唱。六尺巷的石碑上刻着清代名相张英的
家书——“一纸书来只为墙,让它三尺又何妨,长城
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至今在目。桐城派
的散文,在我心中回荡。我从我的故乡汲取了太多的
营养,我无以为报,只能以我的笔墨倾注我的情感。
我爱我的故乡。
我为什么写作?生活是人生启蒙之师。热爱生活
,追寻现实中的美,与时代和瑟共鸣,便是对写作最
好的注释。从小养成的读书习惯,让我的人生得以充
实,心境怡然。劳于读书,逸于写作。文字生命符,
写作以明志。现实中,有悲欢离合,有情真意切,有
阳光明媚之所,也有昏昧阴暗之角落,所以我写反腐
言情长篇《悲情城市》;生活中,需要公平正义,需
要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情愫,所以我写武侠长篇《英雄
帖》《铁血残阳》;因为乡愁,因为眷恋我的故乡,
因为我想念天堂里的父母,也因为感悟到时代之变迁
、人生之不易,所以我写了这部《柯尔蒙家族》。写
作,志气之所向,对我来说,永远在路上。
内容推荐
甘臻著的《柯尔蒙家族》讲述了二十世纪60年代初,柯尔蒙举家从桐城县学堂巷的老屋下放到大湖人民公社团结大队湖边生产队,被安置在荒废的葫芦岛居住。柯家下放之前,这个生产队都姓李。柯家到来之后,因为贫穷,因为受世俗观念影响,也因为柯家占用生产队的粮食,李姓村民对柯家极为冷漠、排斥甚至敌视。柯家与部分村民之间多次产生矛盾甚至冲突。柯尔蒙夫妇为了养家糊口,起早贪黑,任劳任怨,他们与人为善,忍辱负重,终于赢得村民的尊敬和善意的回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柯尔蒙家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甘臻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649061
开本 16开
页数 38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00
出版时间 2018-07-01
首版时间 2018-07-01
印刷时间 2018-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606
CIP核字 2018031715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24.2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40
170
2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8:13:41